刘氏:“那当然,分了家我跟大儿媳妇,两个孙子孙女没人看顾,再说了,我老了,就只有二郎那么一个亲生的孩儿了,我怎么舍得……”
柯氏:“那你就只能拉下脸去谢家跟二郎媳妇谢二娘赔罪了,再请谢乙夫妻别生气,别往心里去,跟他们也说一说软话,只要他们一家人见谅了,松了口,你家二郎也接回来了媳妇,这事情才算过去了。”
刘氏听了不满:“我偌大的年纪,还要去跟媳妇赔罪,以后我在媳妇眼里成甚么了,还有外面的人会如何笑话我,我不去!”
“你不去就等着分家吧,我也没甚好法子了。”
“……”
柯氏瞧着刘氏为难的样子,停了停又说:“若是你拉不下脸去谢家赔罪,那还有一个法子,那就是同意你家二郎分家,然而这分家是分小家不分大家,你不是看不惯谢二娘么,那就让她跟你家二郎分出去住,大家眼不见心不烦。这么一来,家也保住了,你也有面子了,也顺了你家二郎的心意,他不会把事情做绝的。毕竟分家对于喜家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外人还是要对着你家二郎跟谢二娘指指点点的,不孝顺的名声可不是谁都能承受的啊。”
“……这样真能行么?”刘氏拧眉问。
柯氏:“你好好想想,要不跟你大媳妇商量商量?”
刘氏站了一小会儿,考虑了下柯氏的说法,然后去找到齐氏,把自己刚才跟柯氏谈话的内容告诉了齐氏,问她怎么选,反正一共就是四条路,前两条是顺娘说的,反正都是要分家,后面两条是柯氏说的,自己拉下脸去赔罪,然后以后一家人继续在一起过日子,还有就是分小家不分大家。
齐氏当然是不愿意分家,不愿意离开杨柳镇的,至于让婆婆拉下脸去赔罪她也不敢说,最后就只有同意分小家不分大家了,那样一来,尽管不能时时见到顺娘,可也不会见到跟顺娘恩爱,让她心里难受的谢二娘了。
刘氏听大儿媳妇说她愿意接受最后一种分大家不分小家,自己思索了一阵儿,觉得目前来说这法子也算是可以将这一次由自己掀起的风波平静下来的法子。只要她去找顺娘,口气软和点儿,好好说道说道,她应该能同意的。
现在分开住,以后也不是不能在一起,最关键的是,只要家不分,以后孙子可成就是顺娘挣下的家业最正当的继承人,毕竟顺娘跟谢二娘生不下亲生孩子,即便是她们收养了孩子,也还是争不过可成的。无论如何,她不能容忍顺娘挣下的家业落到不属于喜家血脉的人的手里去。
于是,等到顺娘睡醒了一觉,醒来下楼时,就看到了她娘坐在了堂屋的桌子边平静地喝茶,一看见她,就叫她过去,和声告诉她:“为娘想好了,愿意跟你分开住,你可以跟你媳妇住到别处去,逢年过节来瞧瞧我这个老不死的娘就成。闹到要去请郭里正来作见证分家,会让镇子上的人都瞧不上咱们,你也不想跟谢二娘真落下个不孝顺的名声吧?还有就是,闹归闹,为娘舍不得你,你可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也不是大路边儿捡的。既然为娘跟你媳妇八字相冲,过不到一块儿,就成全你们吧。分家,就别分了,成不?”
第87章
顺娘倒是没想到便宜娘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法子来回应自己的分家的要求。
分小家不分大家, 自己跟二娘搬出去住, 便宜娘和嫂子等人还是在这里住,这样一来貌似不用请郭里正来见证分家, 弄得整个杨柳镇的人都知道, 二娘跟便宜娘之间两不相见, 也不容易再有矛盾再起争执。
不得不说, 这个法子可谓是最大程度上的顾及了大家的脸面,也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说婆媳因为同在一个屋檐下,因为一些琐碎的日常生活产生小矛盾,然后变成大矛盾, 最后斗起来,弄得不可收拾。
可是顺娘却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就这样过去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上次遗留下来的家庭财产的分配和继承权没有解决,以及这一次二娘名誉受损没个说法。若是自己真听了便宜娘的分小家不分大家, 这两个遗留问题不得到解决,始终会是遗患。
所以,顺娘在听了刘氏的话之后, 并没有立即答覆她,刘氏见顺娘犹豫, 便又可怜兮兮地说:“顺娘,你想一想,咱家离了你,你以后带着谢二娘去了城里, 我跟你嫂嫂,还有可成和慧儿,这日子该咋过……”
“娘,你既然早晓得这个,为何一次两次地要欺负二娘呢,你晓得我钟情与她,这一世就想跟她一起白头到老。说句实在话,娘还有嫂子,还有可成和慧儿,在我心里分量一丁点儿都不比二娘轻。你以前说的那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话真得是冤枉我了,我真是很想伺候娘到老,让你享福,把可成和慧儿养大,也能跟我娘子恩爱一世。若是不能两全,我只能选我娘子了。这一回的事情,我也不多说了,二娘现如今都还在谢家呢,娘提出来的这个法子我得跟她商量一下才能答覆你。我这就过去瞧瞧她,顺便跟她说说分小家不分大家的话,看她怎么说。”
“喜家的事情甚么时候轮到要跟一个外人商量了?”
“娘,你怎么能说她是外人?她进了喜家门儿,成了我的娘子,这家里的事情怎么就不能听一听她咋说了?”
“依你所言,那就应把你嫂嫂叫来让她也说一说了这家该不该分。别的不说,单说这种生买卖做起来,她也没少出力,早起晚睡的,你才有今日。即便你买卖做大了,如今雇了人,你嫂子干的活儿少些了,可她成日家不也在家做饭浆洗么?你娶了谢二娘才多久,你嫂嫂又干了多久。做人得讲良心,你不能娶了媳妇进门,把啥都忘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