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读梦的行家可不仅仅只有白鹿。”一个男人的声音在陆许背后响起,阿史那琼瞬间起身,正要出飞刀时那男人却伸手凌空一化,阿史那琼顿时被拦到一旁。陆许面朝那男人的顷刻,感觉到一股柔和却又浑厚的力量张开,自己就像个初生的婴儿,在这宏大的梦境乱流中,近乎无法自主。
那男人一头黑色长发飞扬,眼上蒙着黑色的布条,脸色英俊而白得近乎病态,一身黑袍。
陆许想起了鸿俊曾经的描述。
“你是鲲……鲲神……”
“不错。”袁昆低声道,“此乃庄周梦蝶之术,现在,莫要吵醒了他,接下来,有一半法术需要你的协助。”
李景珑沉睡之中,意识不断远离,周遭景色瞬间变幻,回到小时李家大宅之中,他面朝头顶的香樟树,一脸迷茫,记忆仿佛发生了某种错乱。
“李景珑。”
袁昆与陆许站在他的身后,九岁的李景珑转过身,瞬间吓了一跳。
“你们……你们是谁?”
陆许眉头深锁,低声道:“记得我么?”
小李景珑:“……”
小李景珑抬头打量二人,仿佛想起了什么,却又渐渐变得更迷茫了。他自言自语道:“我……我是谁?这是哪儿?”
袁昆缓缓道:“你常为自己犯下的错而自责,恨不得能回到过去,改变既成的事实,你不曾想替狄仁杰下手,诛杀鸿俊,更不曾想与他就此分离。”
小李景珑刹那间想起了所有的往事,颤声道:“对……这是哪儿?鸿俊呢?”
“现在。”袁昆沉声道,“安禄山已到长安城外,魔种与魔气,将彻底结合,在这一天里,诞生新的天魔。”
小李景珑声音稚嫩,带着不合时宜的老成与怒气,喝道:“不!我不会让他成魔!我们一路已经走到了这里!”
“所以,我给你这个机会。”袁昆毫不客气地打断道,他的语气十分平淡、冷静,“燃烧你的元神,将心灯催动到极致,借此分离出第二枚火种。用这枚火种,为他再铸三魂七魄,替代他体内的魔种。”
一墙之隔的巷外传来马车声响,孔宣与贾毓泽谈话声传来,正值孔家搬家之日,袁昆沉声道:“开始罢。”继而与陆许转身,消失在夏夜黄昏朦胧的光线之中。
血雨铺天盖地,越下越大,城中人心惶惶。
“要么全死在这儿。”莫日根沉声道,“要么从今天下午就开始撤离,驱魔司为你们断后。”
鸿俊说道:“我们会回来的,殿下。”
漫长的沉默后,李亨终于道:“吩咐下去,召集文武百官,到金花落外听旨。”
金花落,那银杏树凋零枯萎,y-in影重重,外头士兵喧哗无比。
李亨带着莫日根与鸿俊穿过长廊,到得御花园外,只见六军卫士围住了内宫,人声鼎沸,李亨吼道:“大胆!谁让你们在此喧哗?!”
军人不敢违拗太子,只得纷纷退去,李亨带兵多年,终究镇住了这群武人。
“他们想做什么?”莫日根说。
李亨一瞥两人,没有回答。
“人呢?”李亨到得金花落外,见零星几名官员以及高力士正等着。
“就这么点人了?”李亨颤声道。
高力士说:“陛下要亲征,殿下,这……”
鸿俊转身面朝金花落,庭院中竟依旧传来乐声,李龟年还在,尚未离开,不待内里通传,鸿俊已抬脚迈了进去。
“鸿俊?”杨贵妃道,“是你吗?孔鸿俊?”
鸿俊怔怔看着金花落中央榻上的李隆基,李隆基一身金铠,面南而坐,手持天子剑,口中念念有词。头盔放在一旁,他苍老无比,满头白发,手上、脸上尽是黑斑。
莫日根跟上,站在鸿俊身后。
“你来了。”李隆基说,“李景珑。”
鸿俊:“……”
鸿俊回头看莫日根,再转头看李隆基,隐隐约约生出不祥预感。
“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鸿俊眯起眼道。
“两年前。”杨贵妃泫然道。
“你哥呢?”鸿俊不禁又问。
“这事儿与他没有关系……”杨贵妃颤声道,“大哥不是妖怪!鸿俊!你不能怪他!”
“我知道没有关系。”鸿俊答道,“生老病死,乃是天道。”
“朕没有老!没有老!”李隆基倏然间歇斯底里,怒吼道,“召集六军!随我剿去太平公主!牡j-i司晨!这江山!绝不容毁在她们手中!”
莫日根也看出,李隆基竟是痴呆了。
第175章 皇室迁都
鸿俊就这么静静看着李隆基,对这名老人充满了陌生感, 毕竟三年前, 他在骊山行宫中见天子亲征,远远不像今日这么老态龙钟,每次来到金花落觐见时, 李隆基虽渐现颓老之态, 却也不像眼下如此明显。
鸿俊在医书上读到过, 人间有病症老来昏聩, 被称作“失魂忘语症”,时而将回忆统统忘得干干净净;时而脾气暴躁, 不问缘由便独断专行……而李氏一族自李渊起, 偌大皇族中, 便似乎常出现家族病史。
杨国忠纵有通天之能,人间天子乃紫微星托生, 一条妖蛟也决计无法毒害人皇。
“李景珑。”李隆基朝莫日根一指, 缓缓道,“你往黄河去, 召那黑龙出来, 为朕助阵。”
莫日根不答,眯起眼仍在思考, 李隆基突然大怒,吼道:“反了!反了!你们一个两个,都有不臣之心!尤其是你!李景珑!来人——!给我拉下去——”
“陛下息怒!”杨贵妃慌忙拉着李隆基袍袖,李隆基欲持剑斩鸿俊二人, 却又重重跌坐回去,只不住喘气。
“父皇!”此时李亨带着一众官员进了金花落,李隆基怒道:“兵呢?!朕让你去点兵!”
李亨身后大臣零零落落,只有一名高力士说得上话,余下俱是些近臣内侍,以及大理寺黄庸,六军统领竟无一人在场。
鸿俊再迟钝也能感觉到,两年未见,李隆基竟已接近众叛亲离。更何况稍微有点眼色的大臣也能看出李隆基病重,一世英杰,临到老时,竟只有一个杨玉环守在身边。
然而想到被斩首的高仙芝与封常清,此刻他面对李隆基,竟是再同情不起来。
“雅丹侯病重。”李亨朝众人说,“副使莫日根承诺,会尽力掩护全长安的百姓撤离。”
黄庸万万没想到,当初被所有人一致不看好的李景珑与驱魔司,在这国难当头时,竟成为他们唯一的救命稻Cao。李亨又镇定道:“各位,不妨现在马上安排,全部撤离长安。”
“撤去何处?”高力士哆嗦道,“长安就不能守了么?”
“守不住了。”莫日根沉声道,“愿留的请便,就以亲征之名,请六军护送皇室暂时迁都。”
李亨深呼吸,说:“且先兵分两路,朝廷迁往灵武,等待郭子仪将军回来勤王;六军护送陛下,撤入巴蜀。”
黄庸忍不住道:“若安禄山渡黄河而来,又当如何?”
“那便再撤。”李亨冷冷道,“撤往凉州,直至李景珑醒来,能妥当对付安禄山为止。”
灵武距离长安不远,有黄河天险守护,撤往西陲,是最好的办法。然而若驱魔司收拾不下安禄山,叛军再度西来,就只能撤往凉州了。再撤,则只能撤出关外……众臣想到此处,不禁心生一股荒唐感。
“朕要亲征……”金花落中榻上,传来李隆基颓老之声,众人却只得充耳不闻。
“动身罢。”李亨一瞥中榻,目光扫过杨玉环,冷漠说道,“孔鸿俊,你答应我,定守护父皇撤出长安。”
鸿俊倒是不担心李隆基,毕竟他虽然老了,却还是紫微星,妖怪再怎么样也不敢直接攻击他,便“嗯”了声。众臣纷纷散了,李亨正要离开时,杨玉环却说:“殿下请留步,臣妾有几句话想说。”
鸿俊正要请杨玉环动身,闻言便停下脚步。
“弃都城而去,宗庙、社稷怎么办?”杨玉环道,“若安禄山效法董卓,李唐宗庙一朝尽毁,你父皇他日九泉之下,如何见列祖列宗?”
李亨被杨家欺压已久,归根到底仍因杨玉环,杨国忠派系方在朝中得势,如今老父失魂忘语,虽情知不与杨家相干,乃是自然现象人力不可违,却终究无法说服自己,减轻几分对杨玉环的厌恶感。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李亨沉声道,“李家列祖列宗,还被你们这群妖怪斗法羞辱得不够么?!”
杨玉环闻言色变,鸿俊听不下去,正要出言劝阻之时,杨玉环却一改温婉神色,厉声道:“太子殿下若疑心我是妖怪,不如令驱魔师一试便知。若我身为凡人又如何?”
李亨心中郁火已到了极限,瞬间以手按太子剑,鸿俊马上转身,挡在杨贵妃身前道:“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