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作者:瑞纱(三)【完结】(12)

2019-05-20  作者|标签:瑞纱 重生 情有独钟 种田文 生子

  叶君书点点头,一脸受教,“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明大人亦是在国子监任职先生吧,明大人不愧是明相之子,果真有其风范,是咱们文人的楷模!”叶君书真诚赞道,语气中有些仰慕。

  “世人谬赞,称明相为文人第一人,或许有几分夸张,但明相的风采,确实寻常人可望可不及的。”万修和笑着赞道,然后话题一转,“不过叶弟也不遑多让。未及弱冠,就蟾宫折桂探花郎,天下文人谁不钦羡?”

  叶君书被夸赞得心花怒放,不过还是矜持着表情,“万兄盛誉了。我何德何能与明大人相比?这不是折煞我吗?”

  “叶弟谦虚了。”

  “哪里哪里,万兄才是德才兼备……”

  两人谦虚着互相赞许,一时之间,两人的气氛更加其乐融融。

  万修和在叶家待了半个上午才离开。

  叶君书欢送走人,回到书房,若有所思,倒没看出来,这个万修和竟然是明相那边的人,这是来拉拢他了?

  他们看似聊得火热,当言语间却是在互相试探。

  还不着痕迹的挑拨离间,试图让他倾向明家那边。

  看来即使明面上还风平浪静,私底下的派系之争早露苗头。

  也就陛下的几个儿子只有大皇子成年,已隐隐以皇太子自居,等过几年底下的弟弟长成,斗争恐会更激烈。

  叶君书并不看好大皇子。

  泰安帝正值壮年,绝不会容许有人觊觎他的皇座,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年纪占长,或许有好处,但更多的,却是坏处。

  或许一开始还想再观望观望,但看到他似乎亲近李家派系的人,就坐不住了,所以急急让万修和前来探他口风。

  自从金榜题名后,叶君书就有些放肆了,言行间和李玙的相处不再掩饰。

  他在乡下的所作所为,估计也会入某些人的眼。

  叶君书衡量了下自己的价值。

  发现多番对比之下,自己的确是个很好的拉拢对象,他肯定在对方重点观察值得拉拢的名单中。

  余茂林的身世背景太过复杂,哪怕看着比他还有前途也不好拉拢。

  但是他就不一样了,简单的家世,证明他背后没有靠山,还没入哪个派系。

  虽然他师从左贤之,但是他并不入朝为官,在朝廷的影响有限,而同门师兄方大人,是个实打实的中立派,甚至隐隐算是保皇派。

  如果能将叶君书拉入明家一脉,无疑让他们如虎添翼。

  而和叶君书关系密切的人,只要不彻底断绝关系,只要感情没变,多多少少也会因他的关系偏向明家这边。

  明家一派打得好主意。

  叶君书唇角挑起一抹笑,真是有趣。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廖副尉在黄昏时刻拎着两坛酒吊儿郎当的叩开叶家大门。

  贵客来临, 叶家自然郑重以待。

  叶君书让人整好一大桌菜,盛情招待。

  叶君山几个孩子,正心虚着呢,便没上桌。

  偌大的一桌菜, 只有叶君书和廖副尉你来我往喝酒。

  “来, 尝尝, 我家老头子珍藏的上等佳酿,我好不容易偷出来的,得在他发现之前全部喝完,嘿嘿!”

  廖副尉一脸的得色和炫耀, 显然觉得能从他老子手里偷出好酒来,是多么伟大的事, 然后迫不及待的和叶君书分享。

  “听闻你千杯不醉,一直没机会喝一杯,今晚咱们不喝趴不散!”

  叶君书回乡事情太多,路上也不方便喝酒, 所以一直没有好机会见识见识叶君书的酒量。这会儿受到邀请,就知机会来了。

  叶君书含笑的看着廖副尉将桌面的两只大碗满上酒,“奉陪到底。”

  此次邀请廖副尉过府一聚,除了感谢他这一路上的照拂,便是询问了解一下小山他们两个当兵的事。

  不过这事不急, 现在还不是谈事的好时机。

  叶君书和廖副尉一边闲聊,一边你来我往的一碗接着一碗喝,桌面丰盛的菜色都没怎么动。

  直到喝上兴头, 廖副尉酒气上头,说话都有些大舌头了,叶君书才漫不经心的道,“听小山他们说,你似乎邀请他们进军营当兵?”

  “对啊!”廖副尉想也不想地应道,“你家这两小孩,是当兵的料子。”

  “那两崽子到了咱军营,一定好好栽培。再说,凭你和三公子的关系,他们进营不跟回家一样自在?”

  廖副尉也是爱才心切,和两崽子切磋还有入山打猎时,看得出他们身手敏捷,脑子也灵活,行事沉稳不冒进,就随口跟他们提了下这事,那时他们没有满口答应,不过明显心动了,只说要先问过大哥的意见。

  廖副尉还想寻个间隙找叶君书说这事,这会儿叶君书率先提起,廖副尉就一股脑说了,还劝说上叶君书。

  他知道大夏近年来一直重文轻武,稍微有点底子的人家,都会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从文,而从武的,基本上只有武将出来的后人。

  武官光是地位上就差文官一大截,在朝廷上并没那么受重视,而且还有生命风险。廖副尉还真担心叶君书不愿让那两孩子从武。

  廖副尉说得口沫横飞,叶君书慢悠悠给他续上一碗酒。

  等他告一段落,叶君书才c-h-a话道,“我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他们想当兵,我并无意见。”他莞尔一笑,“只是我作为家长,总要深入了解一下。我听说威武军制度森严,并不是走后门就能入的,他们如何能进?如果因为他们两个,破坏威武军的制度,我是不愿的。”

  叶君书想得多,万一威武军乃是军队精英中的精英,里面很大一部分军源是从其他军队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还是由李家人统领。

  如果突然被塞去两个新兵,别人一看就知道是走后门进来,万一以此被人攻讦打小报告了怎么办?叶君书是不愿意拖累别人的。

  “这个你不必担心。”廖副尉摆摆手,“我们军营再过不久会补充进一批兵源,到时候崽子们去报个名,以他们的资质,一定能通过考核。到时我会注意的。”

  叶君书一听,顿时放心了。不是明目张胆的走后门就好,不过他们这个军营保密工作做得挺好的,到现在都没风声传出来。

  而听廖副尉的口吻,似乎他会参与进新兵考核,有他暗地里照拂,小山他们只要资质不差,进威武军是铁钉板板的事了。

  思及此,叶君书举起碗敬道,“劳廖副尉费心了。”

  廖副尉满目通红,举碗回敬,“不客气,应该的。”

  一顿晚宴吃到月上柳梢头,直到廖副尉喝到彻底昏睡过去,叶君书吩咐人用马车将廖副尉送回去,收拾好残局,叶君书只是微醺。

  他泡个热水澡,酒气就挥发出去了,美美的睡上一觉,第二天精神奕奕。

  他已经回到上京,再不去翰林院报道,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叶君书一大早上,吃了顿早膳,就赶到翰林院销了假,然后去上班。

  翰林院与皇城仅一墙之隔,位于内城东区。基本上朝廷的六大部院都在这块区域。

  此地离叶君书家并不算很远,骑马仅半个小时就到了。

  他如今只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是没资格上朝听政的,所以只需在卯时到达翰林院即可。

  一般来说辰时之前点卯都不算迟到,叶君书今天是要先去销假,所以来得早些。

  叶君书暗暗庆幸,幸好他买下的房子是在东区的,相对其他人,距离短好多,他不用每天早上那么赶。

  这一路上,他碰到很多同路的官员。

  年老体弱的官员一般都是坐的马车或是轿子。骑马的基本都是年轻力壮的。

  叶君书暗暗观察一下,从官服上就能分辨出来,坐马车坐轿子的,基本都是文官。

  而武官,只要不是老得骑不动的,都是骑马上朝上班的。

  需要上朝的官员,得更早起来。离得远的官员,估计寅时就要出门了。

  文官们体质上本就比不上长期锻炼的武官,之所以坐马车,很大可能是在里面睡个回笼觉,不然,每天那么早赶起来,长期下来身体也吃不消。

  当官也不容易。

  这么一对比,身为文官却骑着马的自己,就显得有点突兀了。

  叶君书即使因为这样被注目了下,依然面不改色。

  反正又没规定文臣就一定要坐马车轿子,他觉得骑马更方便些,早就决定好了除非天气恶劣异常,其他时间上下班都是骑马了。

  少见多怪,见多就不怪了。

  叶君书早已将官场礼仪背得滚瓜烂熟,马车上都有各家的标记,叶君书一时还看不出哪家跟哪家,文武百官那么多人,他只能从他们的官服判断他们的级别。

  不过他是官场新人,反正遇到需要让路的,就自己谦让准没错。

  叶君书是回乡探亲进士中回来得不早不晚的,基本上大部分已经在翰林院待了一段时日了。

  这次科举最后进入翰林院的,除了一甲的三人,二甲之后的其他进士有十个人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

  余茂林还在回京的路上,叶君书便先来适应环境。

  销完假后,叶君书便在一同僚的带领下进入翰林院。

  翰林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房屋格局就是规规矩矩的四合院,只是看着大气一些。

  叶君书经过一侧拱门,就先到一间门房。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2/7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