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四十九剑 作者:弄清风(一)【完结】(6)

2019-05-20  作者|标签:弄清风 爽文 强强 打脸 仙侠修真

  “是寻踪!”方才痛拍栏杆的那位为众人解惑道:“这不正是寻踪么,踏雪的每次落点都有剑气落下,不知不觉间便将对手网罗在内。只是以前的寻踪威力更大,直接生成剑罡将人绞杀,是为无痕!”

  一些不曾见过剑阁往昔辉煌的年轻修者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杀人无形,这可太狠了。

  于是大家看着已然落败的蔡穆,心中也多了几分同情。幸好徒有穷修为不够高,否则就不是现在这般场景了。

  可蒋斜与北斗门中人不这么想,看到蔡穆失魂落魄地归来,好似还看不清自己是如何输的样子,就心生不满。但这种不满被压制着,谁都没有表现出来。

  蒋斜冷冷地扫了活蹦乱跳咋呼着的徒有穷一眼,便带人拂袖而去。

  徒有穷少年正得志,哼了一声朝他扮了个鬼脸,而后继续大方接受师兄师姐和周围修者们的恭维和夸奖。

  “戴师兄,你可一定要记得把大仙借给我骑啊!”

  戴小山哭笑不得,“记得记得,一定记得。”

  陈伯衍却似在思量别的东西,唤来一个王家的下人,问:“方才是谁在弹琴?”

  “回仙君大人,是府中的乐师。”下人恭敬作答。

  陈伯衍若有所思,透过半掩的隔窗望里看,梅树下却已空无一人。

  那厢徒有穷还在飘飘然,陈伯衍一个眼神扫过去,教人乖乖闭嘴。

  众人很快都散了,姚关看了场好戏,也并未再纠缠孟七七一事。而剑阁诸人还对新来的小师妹好奇得紧,问这问那,问小师叔。一行五人中唯一的女弟子宋茹板起脸来一声轻叱,才把人解救出来。

  “有什么话明日再说。”宋茹正值芳华,却已有不怒自威之势,比起陈伯衍来都更显严肃。她是师姐,师弟们自然只有听命的份儿。

  待所有人都去歇息了,宋茹却单独来找陈伯衍,“你说小师叔这是什么意思?他现在到底在哪里?”

  孟七七将归的消息目前只有陈伯衍一个人知道,但那位的心思,旁人又怎么猜得出来?陈伯衍不禁又回想起多年前的种种,许多困惑仍在心头无法解除。

  孟七七这个名字,在孤山代表着神秘。孤山那么多弟子,见过他真容的人竟寥寥无几。更奇妙的是,剑阁连着几代都有一个特殊现象,便是无论其他弟子如何优秀,修为最高的,必定是小师叔。

  上一代的小师叔,惊才绝艳,名动四海。孟七七是他带回孤山的,可不知为何却没有拜在他的门下,而是拜了当时的剑阁阁主为师,成了现在的小师叔。

  陈伯衍四年前拜入孤山,原本是想拜孟七七为师的。因为那个奇怪的现象,也因为整个孤山只有孟七七一人学会了孤山剑诀中最精妙的一招——莲华。

  可是孟七七见都没见他一面,就直接拒绝了他。

  那是陈伯衍人生中第一次尝到被拒绝的滋味,他恭敬地跪在那个名为“白云深处”的小楼前,听到那人淡漠的声音从楼里传来。

  “你回罢,我不会收你为徒的。”

  那人的声音仿佛隔得很远很远,飘渺不可及。陈伯衍抬起头来看向大门紧闭的小楼,透过轻透的纸窗看到楼里摇曳的薄纱,他的身影在薄纱后,模糊得好像天边一片云。

  陈伯衍忍不住问他为何,他却没有回答,也不曾出来见他一面。即使是刚继任阁主之位的他的大师兄过来相劝,他也没松口。

  那时老阁主刚刚逝世,孟七七紧接着开始闭关,陈伯衍就更无缘见他了。一年后孟七七出关,却又要带着老阁主的骨灰去北海归冢,自此一去三年。

  陈伯衍只在他走的那天见到了他,在场的只有他师父、几位师叔伯。孟七七戴着幂篱,薄纱遮面,就跟那日小楼里一样,把陈伯衍的视线隔绝在外。

  孟七七究竟长什么样子,陈伯衍自始至终只能在师父的嘴里探得一二。而他当年坚决不肯收自己为徒,如今却又冒出来一个小师妹?

  陈伯衍不禁又要在心里问一句“为何”,他难道比不上这年幼的小师妹吗?

  “大师兄?”宋茹诧异,大师兄是在想何事竟如此出神。

  陈伯衍回过神来,也为自己竟又因此事乱了心绪而感到无奈,道:“小师叔应当有自己的思量,且看着罢。”

第4章 疯狗者

  翌日,旭日初升,莫愁湖上烟波浩渺。

  缠花楼外,木质的游廊一直延伸向烟波深处。年轻的修士们早早地便在游廊上等候,却并不敢往烟波里走。

  辰时一刻,一艘巨大的楼船从东面行来。眼尖的修士很快便从桅杆上看到了琅琊王氏的族徽,以及站在甲板上白衣飘飘的女修士们。

  “是蕊珠宫的人,她们昨夜果然宿在王府,难怪楼里瞧不见一个。”

  “谁叫王夫人是睿珠宫的女弟子呢。”

  细碎的议论声中,楼船靠岸了。

  女修士们鱼贯而下,长长的黑发被银冠扎起,利落地垂于脑后,一丝遗漏也无。一身白衣亦是最干练帅气的样式,银丝织带,手执佩剑,各个英姿飒爽,不输男儿。

  修士们纷纷见礼,待蕊珠宫的女修士走过,便是各门各派带队前来的长辈们。

  王氏族长王常林以及王夫人和一干王氏族老最后才从船上下来,各个锦衣华贵,端看表面,还真是与凡尘中贵族王侯一般无二。

  王常林今年三十有九,正值壮年,蓄了一把美髯,也算是个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其为人豪气大方,就是喜好长篇大论,尤其是今日这般盛会,最讲究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再辅以真情惬意,务必使人闻之动容。

  徒有穷站在陈伯衍身后,看着笔挺如青松般的大师兄,不由伸手揉了揉脖子。立于王常林身后的王子灵也不好过,他这叔叔最重仪表和排场,可今儿这身新衣服实在勒得慌。

  “……今日相聚于此叩仙问道,望诸位皆有所获,不虚此行。”好不容易,王常林以一句祝词结束了冗长的开头,随即大手一挥,“开仙门!”

  话音落下,湖边两岸鼓声忽起,那晨雾中也不知藏了多少敲鼓的力士。一时间鼓声雷动,烟波翻滚。昏昏欲睡者立时精神抖擞,就连王子灵这般更向往俗世生活之人,都不免感觉到一丝热血沸腾。

  在仙门中,一些大门大派通常都有自己的仙府秘境。它不在凡尘中,需要用特定的方式才能打开,而在这一个又一个秘境里,不光光有更浓郁的天地元气、世间罕见的天材地宝,还生活着无数凶猛妖兽。

  叩仙大会的宗旨就在于历练,九州四海年轻有为的修士们齐聚一堂,共同进入秘境面对万千妖兽,在鏖战中寻求机缘,叩仙问道。

  此时,一块巴掌大的黑色玉牌被王常林抛向半空,五位王氏族老自发地在他身后分开站定,一手捏诀一手甩出,六道元力流光不约而同向玉牌涌去。

  黑色玉牌悬于半空散发出莹润光泽,游廊上的烟波便以r_ou_眼可见的速度在鼓声中后退,露出了长长的、仿佛永无止境的水上长廊。

  五位族老的鬓角落下细小的汗珠,唯有王常林面不改色,片刻后收掌召回玉牌,仍是风度翩翩地抬手,“诸位请。”

  长廊很长,两侧仍有烟波缭绕,教人看不清水面动静。如此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众人终于抵达目的地。

  那是一处水面上的圆台,开阔不知几许。圆台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石像,粗粗看去,竟是比缠花楼还高。人站在石像边上,便生出一股渺小之感。

  “这就是缠花仙子?”徒有穷小声问戴小山。

  “是啊。”戴小山仰视着拈花不语仿佛下一瞬便要腾云归去的仙子石像,心中对这位传奇人物也颇多向往。

  这时素来沉默的另一位剑阁弟子穆归年忽然开口道:“这样一尊毫无生气的石像,又怎能代替得了她?”

  戴小山和徒有穷皆讶异,不曾想他竟对缠花仙子如此推崇。只是穆归年说了这一句之后便不再言语,两人也问不出什么来。

  陈伯衍心中记挂着未曾露面的小师叔,扫视一周,却没有看到天姥山的人。方才他们明明就走在后面,缘何还未到?

  恰在此时,青姑惊喜的声音打断了陈伯衍的沉思,“师弟!”

  师弟?陈伯衍回眸,就见方才还寻不见人的天姥山诸人正缓缓走来,而青姑惊喜的对象,是走在他们中间的一个俊朗青年。

  青姑快步过去,“师弟你怎么现在才来啊,还有青崖大哥,好久不见!”

  沈青崖温和地笑着,“许久不见,青姑都快长成个大姑娘了。”

  “哪有,我还小哩。”大姑娘脸上害羞地浮起红霞,过了片刻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正事,于是忙拉着师弟向已经愣住了的孤山师兄弟们见礼。

  “这是师弟萧潇!”

  萧潇潇洒拱手,“师弟见过诸位师兄,家师孟秀,代他老人家向诸位问好。”

  “嗳?师弟?”徒有穷傻眼,孤山弟子均傻眼。陈伯衍亦沉默无言,只在心中连连发问:为何?

  三年而已,他竟已有了两个弟子。

  徒有穷不知为何,感觉此刻的大师兄有点可怕。他缩了缩脖子,目光扫到正从他们身边走过的天姥山诸人。

  为首的沈青崖温和有礼地向他们点头,却也并未与任何人多热络,兀自占据圆台一角,显得与世无争。

  圆台另一角,是散修们的聚集地。

  一个独眼少年混在人堆里,与同伴说着悄悄话,“师父,你为何要接二连三地把师兄师姐都送过去啊?我们一起行动不好么?”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6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