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官府给我们盐了,让我们分了。
好,兄弟们,一定把盐都分给百姓,不能浪费大人的一片苦心。
好,听大哥的,还有少东家那、、、、、、、、。
一并送去。
好嘞,小弟我现在就去。
、、、、、、、、、、、、、、、、、、、、、、、、、、、、、、、、、、、、、、、
百姓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过上好日子,能够生存,养活一家人的生计,吃饱穿暖,吃不饱穿不暖,人们会闹起义的,就像曾经青城那样。
百姓们怕的是“苛政猛于虎”,这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好在,当今圣上是一个明君,爱民如子。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古往今来,百姓起义,推翻一个王朝,伤的,是人心,伤的,更是民心,让多少人因此而流离失所,有家难回。
总之,历史会见证,后人会做出一个评价,城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作者有话要说: 此篇提到了另外一个城,青城,也是四城系列的一个,后面会写到的。
☆、旧友来访
一大清早,就有人敲我的门,扰了我的清梦,砰——砰——砰。
我一头蒙,揉了揉眼,伸了伸懒腰,打开了门,见到来人,我先是一惊,他已然和我打了一声招呼,他道:“阿进,自京都一别数几载,别来无恙啊”。
原来是秉川兄
我拱了拱手,回应着道,他姓范,名彦正,字秉川,与我同朝为官,但,他与我不同,他祖上便是做大官的,官族世家,代代为官,典型的贵族公子,到了他这一代,做了尚书。
“秉川兄,你怎会来此”我问道。
“哈哈,阿进想不到吧,是李伯告诉我你在这的”。
原来是这样啊,秉川兄,前朝可是有事,是否为了公事而来。
怎么,阿进,无事就不能来你这转转,要不是李伯告诉我你在这,我还不知道嘞,阿进,我也想在你这了。
“别,可别,你们代代在朝堂为官,可别在你这里毁了百年祖业”我连忙摆了摆手说道。
阿进,听说万城有个莲棋山,近日又恰逢是重阳佳节,咱们兄弟两人去爬山如何。
好啊。
我们一边爬山,一边说着话,他问我:“阿进,你今后有何打算”。
打算?是啊,我应该谋算一番的,但是,我却迷茫了,我便说道:“就这样吧,挺好的”。
在这万城,要不、、、、、你、、、算了。
他止了话,也不再说什么了,他张了张嘴,又想说些什么,又道:“你别怪李伯”。
我不怪他,我现在已经没有理由怪他了,当然,我后面那句话,始终没有说出口,恨别离,伤别离,相见不如不见,我只希望她能够幸福。
临行前,他向我告别。
阿进,保重。
秉川兄,珍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回忆录(一)
别看阿进一本正经的,其实,小时候,他很顽皮,伯父、伯母一向对阿进很严格,每次做错了事,都要打手板子的,我不知道从何时起,跟你生分了,大概是你辞官之后吧。
我们一块在学堂里读书,长大了以后,一块谈天论地,饮酒赋诗,他,在我面前,更像是孩子般的童趣,大概是最真实的吧。
阿进,我终于可以和你一样,归园田居了,可惜,你已不在了。
是的,阿进不在了,那个与我谈天论地的阿进不在了。
宜昌十五年,他便去了。
我还记得,那一天,乌云密布,我们为你送行,那一年,他才享年五十五岁,我,六十岁,那一年,她也来了。
阿进,你该知足意义了。
阿进,你为何走得这么早,等等为兄,黄泉路上,y-in曹地府,为兄陪你一起,下辈子,我还要当你的亲兄弟呢。
阿进,你好狠的心,你忍心离他们而去,又怎舍我而去。
“父母在,不远游”,我上有高堂,还有那诺大的家业需要我来支撑,我身为家中的嫡长子,我应该为这个家负责,当我辞官浪迹之时,你却离我而去。
我携妻儿回万城,给你奔丧,你知不知道阿淼、执香都哭红了眼,你知不知道杨小哥关门十日为你处理后事,你知不知道先生为你诗词一赋,你知不知道陈家为你供奉牌位,你知不知道………这些,你不知道。
阿进,你不是一个人,有人为你守墓。
阿进,你在天之灵,可以告慰了。
阿进,你该和伯父、伯母团聚了吧。
阿进,我很羡慕你。
☆、回忆录(二)
师傅常常和我说些圣人之话,教导我们师兄弟,我身为大师兄,又是知丞大人,我应该以身作则,我更应该为城中百姓谋福,让他们过得幸福安康。
在我眼里,柳小哥就像是救星一般,我该感谢柳小哥,因为他,让我们父子相聚,我知足了。
我对万城有着不一样的情怀,我感谢万城,让我遇见了小哥,让我认识了师傅,我感谢万城所带给我的一切。
当了知丞,身上的担子就重了,我有空闲时,便去找师傅,那时候,他们还未曾离世,我觉得那段时光是多么的短暂而又美好,我便把这段美好的记忆当作了人生的一件趣事,爹死后,我好久没有开心过了。
知丞的任期是三年,但我上奏天子,让我多在万城几年,我不想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天堂般的城堡,离开这个大家庭。
我在万城中,建了个墓园子,阿宝自告奋勇当了守墓人,他说:“我要守着”。
是的,每个人都有要守的东西,一份友谊,一份亲情,都是一分不可剥夺的宝藏,我更应该守着。
一个三年,两个三年,三个三年,四个三年,五个三年……,我老了,走不动了,我辞官后,留在了万城,待在了私塾,和杨哥儿他们共同守着这个家。
阿宝,阿宝,你是一个老顽固。
小哥,谢谢你的恩情。
师傅,谢谢你的培育。
小哥,你可知,我进京报丧之时,我的双脚早已麻木,两条腿也不是自己的了,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告诉王爷和王妃,我怕,王妃与你虽不是亲兄妹,却胜似亲情,头七那一天,凡是认识你的人,都来为你奔丧,甚至是身为一国之君的他。
小哥,我们会一起守着墓园,直到死去的那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卷三 秋的内容也写完了,整体充满着悲凉的气氛,烘托秋季,最后这两篇是作为回忆录写的,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
☆、宋爷
万城的冬季银装素裹,街上的人们裹着厚厚的一层袄,虽进入冬季,路边街上的叫卖声还在吆喝着。
“卖馄饨了,卖馄饨了”。
“宋爷,这下着雪,您还是别去了,东家那,我小四可没法交代”。一位小厮从马厩里牵来一匹马,递给了他。
“没事,和东家说一声,我很快就会回来的,驾,驾,驾、、、、、、、、、、”。
“宋爷,您慢着点”。但不知,他,是否听见小厮的话,马蹄声越来越远了,远远的望去,只留下整齐的脚印,印在白雪之上。
小厮叹了口气,嘟囔着道:“唉,这宋爷就是倔脾气,我该怎么向东家交代啊”。
我走在街上,碰巧遇到了,看小四哥的模样,宋爷八成是去送货了,我上前搭话,道:“小四哥,宋爷是不是又去送货了”。
“谁说不是啊,今年万城的雪下的格外的大,却苦了宋爷,东家下的绸缎铺子已断了货,宋爷是个管事,他便亲自去了”。
我听了便道:“宋爷是个好管事,东家都对他以礼相待啊”。
小四哥说道:“谁说不是呢,宋爷也是好脾气的,我还记得宋爷第一次去送货,差点翻了y-in沟里,那次还惊动了知丞大人,最后还是宋爷不追究了呢”。
“是吗”我问道。
“那一年,宋爷半路上遭了劫,那匪抢了绸缎,事后才知道,那一年,是青城的大雪之年,穿不暖的,奈何,他们做了贼,宋爷见他们可怜,便给了他们,宋爷空手而归,也惊动了知丞大人,以为东家丢了什么东西,事后,东家知道了,也不追究,发了善心,施舍了青城”。小四哥这才娓娓道来。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小四又道:“宋爷也不容易,他是秀才出身,有一子一女,每年才回家一次,甚至不回家,东家信任宋爷,让他做了管事”。
我问道:“小四哥,宋爷怕是有没告诉东家,又去送货了吧”。
“可不是么,这次又没有告诉东家,宋爷说走就走,没有人可以干涉他,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又能说什么呢,有这么一位踏实能干的好管事,是我们的福气,也是我们东家的福气,东家若是知道宋爷又去送货,指不定怎么训我们呢”小四叹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