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种豆》作者:人生江月
晋江VIP2016.4.4完结
当前被收藏数:834 文章积分:12,949,973
文案
六儿这面团子性子一辈子的要强都耍在了那狼崽子身上!
四月的阳光驱走了冬日最后一丝寒冷,边春晗的娘坐在院子门口,一边麻利的纳着鞋底儿,一边跟旁边翻花一样编着竹篮的中年男子叹了一句。
满脸沧桑的中年男子微微眯起眼睛,迎着明亮的阳光看了一眼正背着一个半岁多的婴儿跟着村子里一群半大小子玩闹的老六,因为他老顾着背上的娃娃,几个小子不肯跟他耍,叫嚷着赶他走,他也不闹,就站在边上一边哄那狼崽子,一边看他们玩,等他们缺人的时候叫他替一会儿,就能让老六高兴一整天
注意:攻疯子,受面团
公告:因为某些缘故,原名《命根子》不能用了,更改为《种豆》
内容标签:种田文 乡村爱情
搜索关键字:主角:边春晗、塔塔兀儿 ┃ 配角:边存志、刘芳娥、边远等 ┃ 其它:养成
晋江书号:2367198
第1章 晚归
天边最后一丝亮光也渐渐被吞没,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远远的只能依稀看见一个小黑点跳动着。
这天是八岁的边春晗第一天上学,也是家里已经上学的兄弟中上学最晚的一个。这时候,绝大部分农村还没有落实满七岁上小学的规定,缴了学费就能上学。边春晗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不上不下正好正中间。
一九八七年,改革开放八年,中央实施分田到户政策八年,这个囊括了大大小小几十座山峰由七八十户人家组成的卢林村才刚刚在昨天分了地,为了这个事,村里的老村长和支书跑了整整六天才通知到每家每户。没到过这样的山村的人永远想象不到,一个大队不到一百户,分成十几处散居在各处山脚,嫁在同一个村的姑娘回娘家,可能要从早上走到下晌,在户籍本上属于同一个村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碰过面是什么样的情景。
即使如此,边春晗家在卢林村也是鼎鼎有名的,不为别的就是那一溜整个足球队的带把儿的儿子。边春晗的娘二十岁跟他爹回家后,从第二年到现在二十年期间,给老边家生了足足十一个儿子,在这样一个几乎全村一个姓的地方,即使整个村只有一家姓边的,仍然没人敢小瞧边春晗他爹,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边春晗上头几个哥哥都是五六岁就去读了小学,卢林村最近的小学是五年制,边春晗五岁的时候,他三哥十一岁,刚小学毕业,是家里第三个考上镇中心中学的人。
爹,咱们就是都光着屁股出不了门,也得把三儿送去镇上上学!十七岁的大哥对沉默的坐在烛光阴影处的边爹坚决地说。
卢林村和附近好十几个山村只有一个由一栋摇摇欲坠的两层楼房组成的初中,全校才不到五十个学生,已经好几年没一个考上高中了。
大哥边远当年因为家里别说给他一周带两斤粮食,就是一粒也拿不出来,那时候全家人顿顿吃稀的一年到头也够呛,而况还有远高于山里的学费等开销;两年后二哥边浩一样以毕业考试全校第一的成绩被胡集镇一中录取,家里勒着裤腰带省了七八斤粮食,又借遍了附近十几户人家,凑够了七八十元的学杂费,却怎么也没办法再给二哥置办两套齐整的衣服。
边存志沉思了片刻,今年你几个的娘喂了几只鸡,卖鸡蛋钱都攒了下来,老六上小学还能等一年,我们爷儿俩再趁着秋收前去抗半个月包,就成了。
大哥、二哥都在只在村里附近的初中读到了中考,连镇上最差的高中录取线都没上 。
于是,边春晗就继续在家帮忙带了一年的弟弟们。
去年三哥边俊由于成绩优异,老师帮他申请了特困生减免了部分学杂费,边俊又自己天天去镇上拾废品攒下了另一部分,只是边娘生了老十奶水不够,家里鸡蛋大部分都换了白米回来熬米糊糊,边春晗就又在家抱了一年因为没奶吃格外喜欢哭的十弟。
今年不管怎么样,老六都得去上学,打欠条也先去学校。边存志在边春晗吃着八岁生日面条的时候就摞下了话。
但比边春晗大三岁的五哥边明继大哥、二哥、三哥后也以第二名的毕业考成绩上了镇上的初中。
镇上一中一年就在卢林村中心小学录两个人。
四哥边虎自小就不爱读书,他跟边明一块儿上的学,小学毕业考两门将将及格,死活要留在家里挖蝎子去卖。
那会儿在这个闭塞的山村虽然还停留在集体劳动时期,虽然由于住的太分散,并没有全大队烧大锅,也照着村支书划得片,十来户人家一起垦荒种地,没法算出工的日头,就按着收成记工分分粮食,边家在的这一片没有水田,连黄壤都少,都是现开出来的小山包,年年收成垫底,边家嘴多劳动力少,没哪一年分的粮食是够吃的。但是外头,哪怕是几十里开外的地势平坦些,路稍稍好走的村子都开始有了集市,有人专门来收蝎子,大的三只一毛钱,小的五只一毛钱,山里到处是胆子大翻蝎子洞的半大小子,甚至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连人家祖坟都挖了一半。
大哥举着柴火棒子追了半座山把鬼哭狼嚎的四哥硬赶进了村里的初中。
书肯定都得读,初中读完了,你们各凭本事,没考上高中就自个儿去挣口粮,只要考上高中你爹砸锅卖铁都叫你们去读。边存志时常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边家老爷子原先是就私塾的先生,早先说还当过教授,□□的时候跟边爹一起发放到卢林村,叫老人家彻底心灰意冷的是一辈子的收藏都叫烧了个精光,来卢林村没几年就撒了手。
边存志年轻的时候虽然跟着个满腹才学的爹,自己却不爱读书,但从老爷子哪儿得来的见识和执念却是他跟这里土生土长的山民最大的不同。
今年,家里从六月底毕业考成绩出来就开始犯愁。
天不怕地不怕的边虎叫蝎子钳了一下,手肿的筷子都不能拿,边存志带着他跑了好几个山头,找了几个据说会老方子的人又是给放血又是敷草泥、喝土疙瘩水才看着没那么吓人了,自此大哥边远就再不许几个弟弟去抓蝎子,至于先前换来的一块多钱,大哥做主割了一条肉回来,一家人都好好吃了一顿,还留了半罐子猪油,每次煮疙瘩汤的时候加一勺进去,滋味不知道有多美。
边春晗还以为自己又要等一年的时候,去年去服兵役的二哥寄了一张汇款单回来,二哥一年三百多的补贴一分不少的汇了回来,即使爹又央着邮局的鼻孔朝天的工作人员帮忙填了一张汇款单,返了一百块回去,也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去年村里支书来通知征兵的时候,二哥其实还不到年龄,大哥坚持他是长子,该留在家里,硬给二哥报了名。
这时候,各地算年龄的法子都不一样,甚至有虚算三四岁的,二哥这样差了一岁,其他体检都合格的,很容易就过了。
边春晗用力的往前迈着腿,身边的树枝和茅草飞快的朝后退,但前方已经看不清的山路却仿佛一点儿也没缩短。边春晗不经有些心急了,暗暗后悔不该看别人弹玻璃珠子看那么久。
不过玻璃珠子可真好看!
边春晗又忍不住乐了起来,决定明天放学后再去看一小会儿。
八月底九月初,正是抢收黄豆和玉米的时候,今春又刚分了地,地里的收成除了交农业税,收多收少都是自己的,地是按着人头分的,这时候边家才算是吃到了儿子多的实惠,一共十三口人该分两亩多水田和近二十亩旱田。卢林村的好地都散布在山间各处,边家住的两座大山包中是没有的,若真要分那少的可怜的好田,那田地就全部打散在了十几座山间,一整天看够不够跑个来回,更别说好好种地了。老村长和村支书挨家挨户的讲明了,愿意这样分的也成,等量清楚了找个日子一起抓阄,第二种办法就是就近选,依着田地划等,分不到好田的能多得几亩。
边存志选了后一种,除了没法替代的水田,还有三十亩山地分布在附近的两座山上,连带着自己门口的两面没开过的山坡也该边家管着。
边存志两口子跟边远成天在地里耕种,靠双手和一把子力气把所有地都翻种可不是简单的事。
村里总共就六头耕牛,抓阄没抓到的,都开了公家仓补粮食。
天黑的看不见的时候,边存志、刘芳娥跟边远一人背着一筐堆得高过人头的黄豆杆儿佝偻着腰进了院子。
六儿,饿了没?
刘芳娥把背篓解下来,利索的从井里提了半桶水出来,洗过手后一边快步进了厨房,一边吆喝道。
娘,六哥还没回来,幺弟哼哼老半天了,怎么哄都不好!老七边长纪搂着才半岁的边家老幺咋咋呼呼的跑进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