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燕王想不明白啊,他追问道:“利有什么?弊有什么?”
张唐组织了下语言,缓缓说道:“假使合纵成功,燕国能得到我秦国的一部分土地,这是利。”
燕王点头道:“不错。”
“那么陛下认为,合纵能成功吗?”
燕王当然认为能,不过当着张唐的面他并没有明说,只是他的神情表露出了这一点。
张唐这会儿不直言了,他先婉转地问道:“陛下认为燕国比臣厉害的将领有谁?”
这个问题都是问倒燕王了,他脑子里过了一圈,一下子竟然真的找不出几个能和张唐相提并论的。其实燕国并不是真的没有像样的将领,但如今已经死的死,走的走了,不然先前对上虚弱的赵国也不会输得如此彻底。
燕王的脸色不好看,他强硬道:“合纵有春申君等人指挥。”
张唐轻嗤一声,稍稍抬高了声音说道:“将自己的兵都交给别人,您放心吗?”
在有张唐这几番诱导的言辞之下,燕王怎么可能放心!
他没吭声,示意张唐继续说。
“那您觉得,这样的情况下,燕国能得多少利呢?”
燕王抿着嘴,脸色更难看了。
“便是得了不小的利,”张唐话锋一转,“您的觉得您的国家分裂成两个,一个在这,一个在那,会是什么后果呢?”
燕国和秦国不接壤,国土不接壤甚至远离的后果,看看如今只剩下小小一块的韩国就知道了。
而且到时候那片地上根本不是燕国子民,几乎不会有什么反抗,而他们出兵又要路经三晋,到那时只怕三晋也等着分羹呢。
是了,如此想来,就算合纵成功了,与燕国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好处。
“而且这还是合纵成功了的结果。”张唐提醒道。
这时候甚至不用张唐说,燕王就已经能想到输了之后的一大堆弊处了。
既然赢了没好处,输了更是坏处多多,为什么还要参加合纵呢?
燕王终于明白张唐先前那句话了。
他吐出一口浊气,脸色稍微舒缓了点,但相比最开始仍旧不怎么好看,“张将军,你说的没错,燕国不会参与合纵。”
“臣告……”目的已经达到,张唐起身正要告辞,就听到外面的内侍又通传道:“太子殿下求见——”
想想燕丹之前一直唆使他合纵,燕王就气不打一处来,怒哼一声,厉声道:“不见!”
说完他又神情一个大变,对张唐和颜悦色道:“张将军慢走。”
张唐出门,见燕丹脸色y-in沉地站在哪儿,他只当做没看到,从燕丹边上走了过去。
燕丹是得知了张唐入宫后急忙赶来的,现在见燕王和张唐的反应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的计划被坏了,他心中暗恨,又给秦国记上了一笔。
回了自己的宫殿里,他气不过,便把一些门客找来,再寻对策。
说会儿情况后,“莫不是有探子知会他了不成?”燕丹觉得自己瞒的好好的,张唐不应该会知道才对。
各个国家都有探子,这点其实在场人都心知肚明,但到底是谁、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有位门客却在听了燕丹一番前因后果之后,哀叹道:“知会他的人不就是您吗?”
燕丹疑惑道,“我怎么可能会去告诉他。”
门客道:“但是您把甘罗送来的东西给了他。”
燕丹点头,不解道:“我已经检查过了,给他又如何?扣着不定还叫他起疑呢。”燕丹也是知道甘罗经常会传书给张唐的。
门客摇摇头道:“那盒子上可雕有燕子?”
燕丹一时也想不起来,但是既然雕刻的是花鸟,那多半是有的。
门客回道:“燕与兵刃,那张唐还猜不出来吗?如果是秦国要攻打燕国,怎么会用如此隐晦方式传递消息呢?这是因为秦国知道燕国在防备他们,那么显然并非是秦国要攻打燕国,而是燕国要攻打秦国。燕国其实没有理由要打秦国,唯一的可能就只有燕国要合纵了。如此,即便您不说,但是张唐看到了盒子与短剑,仍旧会知道。”
燕丹听后,懊恼不已,咬牙道:“秦人果然狡猾!”
那门客有长叹一声道:“您若是想要王上狠下决心攻秦,何不一开始就杀了那张唐呢?”
燕丹完全愣住了,“但那样一来,秦国就……”记恨上燕国了。
门客看到燕丹的反应,心中直摇头,他们的太子殿下其实也承了燕王的x-ing格。
燕丹想要报复秦国,准确点说是报复嬴政,但是他同样惧怕强大的秦国,更何况现在秦燕的关系还没有到势不两立的地步,所以他才不敢直接让燕国去对上秦国,而是选择了在合纵中报复。
只是接下来,就算燕丹想要杀掉张唐以此来刺激他父王也不成了,一方面是因为张唐有了十足的戒心,另一方面是他父王的已经做下了决定,态度异常坚决,无论燕丹怎么说都无法说动。
在张唐说服燕国的消息传回秦国之后不久,韩国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应——不参与合纵。
赵魏楚眼看五国合纵快成了笑话,不得不拉上全国人口加起来也才几万人、兵力更是少的可怜的卫国一起进来。秦国虽然没有直接灭掉卫国,可是却把卫国的都城濮阳给吞了,使得卫王只能待在野王邑,全然是名存实亡了,合纵对于卫王来说是个好机会,大概也是他唯一的机会了。
这样一个四国合纵攻秦,在开始前就已经输掉了一部分,就算留下来的其实是合纵的主力,可是声势却弱了一大截。
就算如此,在秦国看来,他们要面对的仍然是不知数的几十万大军。
战争,这才要开始。
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路万事毕
在得知了合纵的最新动向后,秦国这边的调兵差不多也进入到了最后的环节——将领的选择。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小步骤,他们得先定好大致战略。
韩国与燕国不参加, 虽然从兵力上来说对秦国并没有太大的减压, 可是从战略上却是有这不小的作用。
叶煜看着那竖立着的巨大地图, 寻思片刻说道:“魏军约十五万之众。”
这个数量的兵力相较于魏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其实并不多, 看起来似乎不够尽心,可是却是最有可能的数字。
因为韩国没有参与这场合纵,偏偏魏韩边境一直不宁, 魏国可不会傻到半点都不对韩国设防, 相反,魏国还会留守不少兵力, 以免韩国趁虚而入。再加上先前和秦国打的时候损失不少以及其他一些用到兵力的地方,零零总总减下来,魏国这次能拿出十五万已经是个大数字了。
就如同韩国牵制了魏国一样, 燕国也同样牵制住了赵国, 赵国北有匈奴, 东有燕国,都不是能够安然相处的家伙,所以他大抵也只能拿出二十来万的兵力。
唯独楚国,这个一直盘踞在南方的大国,这些年养精蓄锐,未曾与秦国有什么大的摩擦,也无可牵制,实在是让秦国摸不透。
静静地听完了将领们的的分析,嬴政锁眉深思,又看了一圈面前站着的这些人,轻启双唇道:“蒙帅蒙将军奔魏,武襄君与王将军抗赵。”
蒙骜、蒙武、乐乘、王翦纷纷应承下来。
鉴于四国会和之后秦国必然讨不了好,所以秦国这边打从一开始就准备逐个击破。
燕国和韩国是早早地被秦国拽了出去,但是剩下四国却不得不在战场上见分晓了。
四国之中毫无疑问是楚国最为强劲,不过嬴政既然把乐乘王翦放去赵国战场、蒙骜蒙武放去魏卫战场,自然是有他的理由。
楚国要攻秦,仅从地图上来说最快的方法是直接北上,直指咸阳,可实际上,这条路线被山峦和江河阻拦,除非是小队奇兵,不然大军想从这边走是极其困难的,而且这条路上还有秦国的武关。
武关是秦国要塞,这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其天然的地理形势就足以抵挡楚国,故而,就算是纸上谈兵之辈也不会策划出这等路线,更何况是睿智过人、集思广益的春申君了。
楚国要攻秦,或者与其他国家会和,肯定要先去魏卫的战场,这时候最近的路线是直接西向,虽然同样有秦国要塞之称的函谷关阻拦,可却没了重峦叠嶂,只要攻破函谷关,秦国就会一下子处于极端劣势。
这也是嬴政为什么会派蒙骜去魏卫战场的缘故,一方面就是因为可以先快速击破这一支,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阻拦楚国,更可以鼎助乐乘那边,这才诠了蒙骜的主帅之名。
而派遣乐乘、王翦去赵国,则是因为从赵国西下攻秦不存在这样的险关要塞,这一直是秦国非常忌惮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