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他是温良如玉的八贤王。
你若说要,便是这条命你也可拿了去。
皇位于我,从来都只为你。
注:猫是铁铮铮的四八党,偏四偏八肯定有。喜欢请收藏。
有雷,嫌雷请点叉。
(HE)
内容标签: 强强 前世今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胤禛,胤禩 ┃ 配角:胤禟,胤祯,胤誐,胤祥,康熙等 ┃ 其它:清朝,HE
第1章:人生若只如初见
“德妃娘娘,良贵人诞下一个小阿哥!”跑去良贵人寝宫打探消息的小太监匆匆跑回来向德妃汇报。
难得回到额娘身边请安的四阿哥胤禛抬起头,好奇的看了一眼小太监,然后又回过头看向一脸隐怒的德妃。
“额娘,良贵人生了个弟弟吗?”
德妃不耐烦的看了一眼胤禛,皱眉说道:“什么弟弟!那个辛者库出来的贱人真的以为自己能够母凭子贵,一步登天吗?你该干嘛干嘛去,本宫今天没有时间陪你耍!”
“额娘您歇着,胤禛改日再来看您。”胤禛认认真真给德妃跪安。
虽然仅仅才三岁,可是看人脸色的本领他倒是学的十成十。
自小就被佟贵妃抱去养的他自是跟生母德妃不是很亲。
德妃盯着他看了看,摆了摆手。
这个儿子算是替佟贵妃生的,将来怕是要指望不上了。看来还得努力,除了老四老六还得赶紧再生个阿哥留下来给自己养才是。
“四阿哥,您接下来想去哪里?”身边一直跟着的小太监小高鞠躬问道。
胤禛歪着头想了一下,笑了:“良贵人不是生了个弟弟吗?我们过去凑个热闹吧。”
小高紧忙阻止:“四阿哥,这良贵人刚刚生产完毕,小孩子就忌讳这个。怕是对您不好。”
胤禛摇头:“不是要去良贵人那里,我是要看看弟弟而已。他应该不是在良贵人身边吧?”
小高一看拦不住这向来固执的四阿哥,只好引着胤禛向育婴房走去。
“四阿哥。”守在育婴房外的宫女太监们一见到他赶紧请安。
他点点头,问道就近的一个宫女:“良贵人刚刚诞下的阿哥是在这里吧?”
宫女赶紧点头回答:“刚刚送来不久。”
“皇阿玛来看过了?”他又问道。
宫女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他有些惊讶,皇阿玛这两年不是很宠良贵人的吗?怎么诞下了龙子竟然不被重视?
虽是不解,但他向来不是多嘴多问之人,推门进去。
育婴房内的奶妈回过头来,有些惶恐,想要起身请安。
他摆了摆手,笑道:“不用请安了,好好护着小阿哥才是。”
奶妈点了点头,把怀中刚刚喝足奶的小阿哥放进小摇篮里边。
胤禛轻轻慢慢的走过去,扒着摇篮看。
刚刚吃饱了的奶娃餍足的舔了舔唇,眼睛一会儿眯上一会儿睁开。虽然还有那刚生下婴儿的红红皱皱,但是自五官和轮廓不难看出日后绝对是个美男子。
胤禛探过手去,轻轻的摸了摸奶娃的小脸,温温热热的。
小奶娃咧开没牙的嘴对他笑了起来,咯咯吱吱的甚是好听。然后抬起肉肉小小的小胖手攥住胤禛的手指头。
胤禛瞪大眼睛,看了看自己另一只也不甚大的小手,再看看奶娃那更小的小小手,心里莫名的柔软起来。
康熙帝来的时候怕吵吓到刚刚生出来小阿哥,所以挥手没让一干人给他请安。
推开门却看到了这样温暖的一幕,他勾了勾唇角,也放轻了动作。
仅仅三岁的胤禛想要亲到摇篮里的小奶娃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他用力的点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将身体拉伸到最长,却还是够不到。
康熙笑着走过去,抱起摇篮里的奶娃举到胤禛面前说道:“这回亲吧。”
胤禛对皇阿玛笑了笑,然后轻轻的在奶娃脸上亲了一口。
康熙这才仔细端详起怀里小小肉肉的奶娃,奶娃也盯着他看。
“嗯,这眉毛嘴巴倒是十分像朕,眼睛鼻子却是像极了良贵人。不错。”
胤禛拉了拉康熙的衣角,抬头问道:“皇阿玛,弟弟起好名字了吗?”
康熙点了点头,笑着对他说道:“胤禩。”
他瞪大了眼睛,在嘴里默念里几下。
“你怎么知道良贵人诞下了个小阿哥呀?”康熙状似不经意的问道。
胤禛自是不能把额娘给供出来,只是回答:“出来玩耍,看到良贵人寝宫甚是热闹,就拉住一人问了问,这才知道。”
康熙知道肯定没这么简单,却笑着继续问道:“今天这日子,你该回德妃那里看看了吧?”
胤禛点头:“刚刚已经请过安了。额娘今天似乎身子不太舒服,所以儿臣就早早跪安了。”
康熙冷笑了一下。身子不太舒服?怕是心里更不舒服吧?
这话和个三岁小孩说也没什么意义,康熙一边抱着胤禩,一边低下头对胤禛说道:“朕还要在这里待一会儿,你先回去吧。”
胤禛给康熙跪安。
走到门口,他又回过头,喏喏的问道:“皇阿玛,我能经常来看看胤禩吗?”
康熙没回头也没说话,胤禛却清楚的看到了皇阿玛在点头。
他扬起了微笑,退出育婴房,然后轻轻的将门关上。
走出来的他,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默默念道:“八弟,胤禩。”
康熙二十五年。
八岁的胤禛虽然年幼,却已是饱读诗书兵法。康熙每每去书房视察考核,总会对这聪慧努力却不多言语的四儿子大大的夸奖上一番。
这日,康熙又过来看看各位阿哥读书的情况。
“你等这几日跟着师傅学的是什么呀?”康熙坐下之后,面色威严的看着一众儿子。
“礼教。”众阿哥回答的倒也整齐。
康熙点了点头,扫视了一下整个书房,发现所有阿哥都是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跃跃欲试。
只有那待在角落里的胤禛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康熙顿了一下,朗声说道:“胤禛,你来说一下你的看法。”
胤禛连忙站起身来,对着康熙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
“儿臣尚年幼,对礼教的见解颇为浅薄,不敢在皇阿玛和各位兄弟面前卖弄。但儿臣记得皇阿玛曾在十八年间下过一诏,其曰‘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岁,率致流移。夫兴俭化民,食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儿臣曾经深思其中意味,也觉如此。治国之道,无非就是兴民爱民。兴民之根本即为兴礼教。礼教兴则民善且知法守德,如此小则兴家,大则兴国。上古圣王所以治民者,后世圣贤之所以教民者,一礼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