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知道先祖的故事吗?
你们原是伏羲氏的子孙。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巴人帮助周武王,讨伐无道的商纣。
他们跳着巴渝舞,是善歌舞,骁勇善战而又睿智的民族。
周室衰微,巴人为楚国所逼不断西迁入蜀,就像东吴现在压迫你们一样。
秦国灭亡了巴国。从此巴国不复存在…然而巴人还在蜀中,世代繁衍。
我朝高皇帝入蜀,率领巴人灭了暴虐的秦国,击杀楚国的项羽。建立大汉王朝。
前汉二百年而倾覆,光武皇帝派遣马援前来,
而你们也诚心归顺,协助他中兴汉室。
后汉二百年而倾复,幸有汉左将军治理荆州,夷汉安乐。
他在蜀中称帝,恩泽两川。巴人与武陵的你们都受其恩育教化。
你们忘了先祖神文圣武,协助我大汉的功绩伟业吗?
你们忘了大汉列位圣明的先帝与当今陛下对你们的恩德吗?
为什么大汉天子派了使者前来,助你们反吴兴汉,你们却将他囚禁于此?
这一段歌词,是马良自己所作,以蛮语吟唱。羽林兄弟二人一字也没能听懂。只觉马良琴声动人,歌喉亦是悠扬清远。马良反复吟唱,顷刻间吊脚楼四邻左右的百姓都打开了窗户,或走出门来聆听。马良的蛮语咬字并不准确,甚至还因为久居成都,跟随巴人学习,而渗入了巴人的口音。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下里巴人,从战国时开始便是楚地家喻户晓的通俗民谣。在五溪蛮中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巴人的后代。马良喜爱民间歌谣,他在蜀中弹琴而歌时,往往也有许多百姓相和而歌。刘备曾开玩笑,言道孔明所好,乃阳春白雪,大雅之音。而季常所喜,乃是下里巴人,郑卫之声。此言诚然不虚,然而马良之琴艺,乃诸葛亮所授。
“就像是屈原与宋玉。”刘备笑道。当时群臣在堂,商议庙堂乐舞之事,刘备笑望着马良,赞其有司马相如之才。而马良即笑而对诸葛亮一揖,叫了一声先生。引得大家都笑了。只见诸葛亮羽扇轻摇,笑道:“郑卫之声,为孔圣人所鄙。然究其被称为亡国之音的原因,乃因郑卫之地为商代遗民所居,其乐舞狂热欢愉,用以祭神娱人,故广为人所喜爱。亮亦非不喜郑卫之声,只是相较之下,更爱雅乐罢了,故一同教给了季常。季常非不能为雅乐也,只是相较之下,他更喜新乐。”
“这跟孝直一样,是也不是?”刘备笑望一旁的法正:“孤听说,孝直曾去季常府上,只为一闻他所奏的郑卫之声。”
“哈哈哈哈…”群臣皆笑了起来。
“那主公呢?”法正笑问刘备:“主公爱听什么?”
刘备笑道:“孤年轻时与季常一样,更喜新乐。但遇着孔明之后,他给孤讲解雅乐教化之寓意,几通圣人治国之道。所以啊,孤也学会了欣赏雅乐。”他说着,温和望向诸葛亮:“只要是军师所奏之曲,孤都爱听。”
诸葛亮笑叹:“雅乐之相较于新乐,并无高下之分。亮之所以好雅乐,乃取其教化之功,治乱之能。若世无战乱,百姓温饱知礼义,强不侵弱,天下大治,则日日欢歌宴舞,奏那郑卫之声,又有何不可呢?”
刘备笑望着诸葛亮,眉眼间满是暖意。天下太平,河海晏清,乃至一个再也不需尊雅乐,鄙郑声的世间,那是一个多么飘渺虚无的梦想。可有他的孔明在一旁,彷佛就不再遥远。诸葛亮便是有这样的坚定信念与绝世才华,要让这一切都一一实现。那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此刻壶头山脚下的百姓,聆听着马良的歌声,片刻后,纷纷相和而歌。没有多久,便传到了村寨长老耳中。
须发皆白的蛮族长老拄杖前来吊脚楼下,聆听了片刻,终于叹道:“这是真正的巴人口音。他是从蜀中来的,假不了。这是怎样一位使者啊!竟然熟悉我族古老的故事,还能吟唱出这样感人的曲调。”
他当即遣人飞报蛮王沙摩柯。马良停止弦歌,放下弦鞀,笑看二位羽林郎。兄弟二人只觉此刻马良盈盈笑意,耀眼有过于窗外艳阳。
但闻马良叹一声:“乐竟为章,止戈为武。礼乐可息兵戈,信矣!想良自幼随尊兄习琴,后亦以瑶琴一曲,初见陛下,得同奏管弦之至,牙旷之调,良…不枉此生!”
* * *
马良一首蛮语吟唱的《下里巴人》惊动了全寨中的五溪百姓。在蛮兵打开吊脚楼之门,恭迎马良三人时,百姓们与长老皆围了过来,延颈观看这位特别的汉使。但见汉使一身汉家布衣,虽年轻而气度豁达,步履整肃,笑意温和。即使不持节,不捧剑,亦已显上国气度。
蛮王沙摩柯闻长老报信,此时早已乘马前来相迎。他虽生得魁梧雄壮,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不似汉民,然久慕王化,喜好汉朝风俗,远在马上望见马良,不由对左右叹道:“真国士也。”
他来至近前,下得马来,便上前亲热地握住马良之手,笑道:“汉使啊,你不持节,又不捧印。我便不以寻常礼节接待你了。你到我们寨中,就是我的客人。你不会介意吧?”
两位羽林郎皆是皱了眉。侍中何等尊贵,大汉国上下,敢这样直接拉马良的手的,也就是自家陛下与丞相。就是马家兄弟当着外人,因敬马良位尊,也都不敢过于亲密。
岂知马良不以为意,笑道:“陛下待人,亦不喜拘礼。大王若见陛下,定然投契。”
沙摩柯仰天大笑:“哈哈哈…汉使,请!”
沙摩柯将马良迎至寨中正厅坐定,出口便笑而诘问:“马侍中,为什么独自潜行来此?不但忘带兵马,连金银蜀锦也忘了带了。使得相将军认不出您为汉使,亏待了您。本王在此,替他表示歉意。”
两个羽林郎皆是有些愤愤然,一开口就要金银蜀锦,实在无礼之至…!
马良起身,步于室中:“大王从我要金银爵赏,可此时非我有求于大王,而是大王有求于我。我是来帮助大王的。”
沙摩柯一懔,诸蛮将也皆收回了笑意。心想这汉使虽容貌清秀,x_ing情温和,可不卑不亢,三言两语间切入正题,竟教人不敢轻侮,不得不认真以对。
“大王试想,您此时困守此山间小寨,无数子民随时可沦落为佣兵农奴。再想要过山野间自由自在的日子,怕是不能了。大王今日会落到此地,不就是因为没有一个优秀的统帅,来协助你团结军队?也没有一个能言善辩的使者,来替你团结各部族的长老?”
“这…”沙摩柯怔然看着马良。对方将他所烦恼的事情完全摊在台面上说出来,致使他不得不随着马良切入正题。
但听马良又道:“良此来,不带金银蜀锦,不带兵众。是违背了陛下本意。我汉军在秭归战场,只有四万。而吴人有五万军队,且内援不绝。当此时我再带走兵马,虽可自保,然窃为陛下不安,是以甘冒艰险独自来此。其二,大王,”马良看着沙摩柯:“良知道大王心慕王化,故而来此,不愿教大王违背先王之教:大汉子民无功不受禄。若大王能举兵北上佷山,与陛下声势相连,共讨凶逆,则必然可震摄陆逊,措动吴军锐气!则我收复荆州,令各部子民得免于吴人之暴,从此安居乐业。大王立下大功,受我大汉印授,拜将封侯,自当不在话下!”
沙摩柯激动起来,亦拍案起身:“好!可本王若率兵北上,谁来替我守这五溪?若吴人再来侵犯,百姓们要依靠谁?!”
马良微笑:“我留在此,为大王暂摄军事。此武陵,零陵,桂阳三郡多有大汉子民官吏迫于大势而降者,内心并不愿服事孙权。吾当说之令其复归陛下。至于零桂五溪各部族长老,也由我去说之,必当团结三郡之兵力,直捣长沙!后与陛下会师建业,共取孙权之首级!”
沙摩柯心潮澎湃,猛一击掌,转身望向厅中诸蛮将长老:“我带兵走后,由马侍中带领你们,你们可安心?”
长老们皆笑:“汉使会唱我们的歌谣,说我们的语言,就像我们自己的人一样。”
沙摩柯点了点头,心想难怪刘备派马良前来。这位马侍中,的确不简单啊。在说服他这个大王之前,竟然先已经令百姓与长老心服。
但他仍有一事不放心,转而问马良:“侍中,可否告知本王,陛下会给我多少赏赐?”
马良道:“陛下许你官封列侯,永远替他带领守护五溪百姓。至于金银蜀锦,当以军功而计。”
“那你呢?”沙摩柯问道:“马侍中不惜身命,独自前来。又有何爵赏?”
马良垂目片刻,想起刘备曾出豪言壮语,许他永为荆州之主。天子无戏言,况是恩信着于四海的刘备。他沉思片刻,便对沙摩柯道:“陛下曾言,若我得策反荆南三郡,而后北上襄樊,当命我永为荆州之主。然而,大王何必曰利?但有仁义足矣。先圣孟子曾言: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如果轻义而重利,则人人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绝不会满足。乱世将因此而不能终止,黎民无法免于倒悬之危。昔者五霸强,七雄出。今者天下大乱,四海不宁,不都是因为不尊天子,不讲仁义,士大夫各自只想到自己的利益?”
沙摩柯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又笑而诘问:“若如马侍中所言,汉皇为何还要封你我以爵赏,诱我以金银?”
马良不慌不忙答道:“明赏罚,察善恶。擢有功之臣,黜有过之吏,此先圣治国之道也。若有功不举,有罪不罚,何以着威信于天下?再者,高皇帝曾作歌言: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倘圣君需我等为他治国理民,镇守疆土。你我志士,当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