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别开枪! 作者:洋梨子OvO(下)【完结】(42)

2019-06-13  作者|标签:洋梨子OvO 快穿 情有独钟 强强 系统

  周澜沧表面波澜不惊,心中却是七上八下。

  听那名太监的说法,李元胤早有预料他会入宫,还提前跟底下的人打了招呼。他抬头望向前方,寝宫里模模糊糊透出昏黄的光线。

  李元胤的意思,难道是认真打算让他侍寝吗?

  他们还没抵达寝宫,迎面就碰上两个太监,看样子是从寝殿的方向过来巡夜的。

  替周澜沧领路的内侍上前招呼,三个人碰在一起,交头接耳了好半晌,那太监又折了回来,略带歉意地说:“抱歉,先前给周大人指错了方向,皇上安排见您的地点该往这里走。”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偏殿的建筑群,重重飞檐在夜幕中堆叠出暗影。

  周澜沧跟在他身后拐了个弯,离开了宽阔的砖道,周围的宫灯也从五步一盏变成十步一盏,再往后走下去,灯影更加稀疏,路径也变得昏暗起来。

  周澜沧心中逐渐生出疑惑。都什么时辰了,李元胤要见他,就算不在寝殿,也不该安排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敢问公公,我们这是要往哪一处去?”

  “这……周大人到了那里,自会见分晓。”

  领路的太监不肯回答,周澜沧只得想办法自己辨别他们所走的路线。

  他作为朝臣,平日不可能将深宫禁院当成自家花园闲逛,除了早朝议事的太和殿外,最常涉足的也就只有皇帝私下接见朝臣的文华殿。

  但此时他略有些惊讶地发现,眼前的花Cao亭阁看起来都异常熟悉。

  空旷却华美巍峨的宫殿建筑矗立在黑暗中,唤起了久远的印象。

  周澜沧恍然想起来,这里是东宫,是当朝历代太子起居之所。也是他作为侍读生活了将近七个年头的地方。

  先帝过世之后,太子即位为延熙帝。换了个身分,居住的地方也得跟着改,原本随侍在侧的宫女太监甚至侍卫都从东宫迁离。

  原本按太后的意思,是希望李元胤尽快立妃立后,诞下天家子嗣。但是李元胤对太后替他选来的宫嫔压根没有兴趣,每天若不是批阅奏摺到深夜,就是在宫外妓坊厮混。是以皇后之位始终空悬,东宫也一直无人入主。

  与过往宫人侍从来回穿梭的热闹景象相比,现在的东宫堪称冷清,只留了一小队侍卫巡夜,还有些年老色衰的宫女留驻在宫内,做些日常洒扫清洁的工作。

  领路的太监从滴水檐前走过,前方有个窗格显露着光亮。周澜沧依循着过往的印象,猜测那是书房的位置。

  李元胤遣人替他领路,却不往寝殿,也不带他去议事常用的文华殿,却把他带到杳无人烟的东宫来,究竟是想做什么?

  心底的不安像墨汁染在白纸上,越扩越大。一个模糊的猜测隐约成形,但是他努力抑制住思绪,不往那个方向去想。

  自古以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替皇帝办事,尤其是办些上不得台面的事,这些人多半没有什么好下场。诛杀功臣,一来是为灭口,以免夜长梦多,二来是能给的赏赐已经到了头,功高震主,赏无可赏,于是物极必反,只能狠下心来除掉昔日的左膀右臂。

  周澜沧虽然不爱读书,却也被太傅逼着读遍了前朝史书,立下功业却没有好下场的例子太多了,简直数不胜数。但是李元胤跟历朝历代的皇帝不一样,跟为谋大位不择手段的暴君不一样。

  李元胤不会这样对他的。

  周澜沧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惴栗,在太监指引下踏入了书房。

  不同于户外夜色深沉,书房之内,灯烛通明,加上十来颗夜明珠悬于壁上,将房中照得亮如白昼。

  他才刚踏入房内便是一愣。再细看下去,更是惊讶疑惑。

  李元胤不知道怎么吩咐的,竟然将整间书房布置得与他们少年读书时并无二致,无论是房中的摆设、墙上的字画,甚至架上的典籍,都与他的记忆完全契合起来。

  周澜沧出神地取起多宝格架上一块方砚把玩,那块紫金石砚是他从父亲的收藏中得来,私底下送给李元胤的。李元胤没拿来用,一直放在架上。后来书房换了几次摆设,多宝格也收了起来。他原以为那块砚台必定是丢失了,没想到还保存得好好的。

  再往前,书桌上散落着一沓r-u白洒金宫宣,纸质是上好的质地,只不过细看之下,边缘略有些泛黄,似乎已有不少年头了。

  他好奇地拾起纸页查看,这一看不得了,惊得他手一松差点把整叠纸张都散落到地上去。

  纸上满满当当都是他自己的墨迹。有被太傅罚抄的圣贤章句,也有他自己空暇时练字的习作。他写字不得章法,不管怎么写都达不到标准,心生烦躁的时候,就会在纸页边缘乱涂乱画。最后还得李元胤手把手教着他写。

  他看着纸上乱涂的一只乌龟,还有满纸拙劣稚嫩的字样,想起自己过去斑斑劣迹,又是惭愧又是好笑。

  过于沉浸在回忆之中,让他没有发现身后房门悄悄打开。

  替他领路的那位公公进了房内,身后跟着另一位内侍,是皇帝寝殿的内务总管,也是李元胤的心腹之一。

  “周大人。”

  苍老的嗓音将他唤回现实。

  周澜沧猛然回头,看见总管太监手中捧着一件物事。

  看来李元胤总算让人传旨来了。遣人来传达消息,而不是亲自来见他,这样一来,他想见到对方的期望就得落空了。但是期望落空总比从头到尾云里雾里,摸不清对方的意图还要舒坦。

  所以周澜沧安静地跪了下来,等待总管太监向他宣读天子的旨意。

  “……周大人。”

  等了半晌,对方没有宣旨,而是又喊了他一声,语带催促之意。

  他抬起头,发现内务总管手上捧的是一个木盘,上面没有什么圣旨,只有一杯酒。

  “这是什么意思!?”周澜沧缓缓站起来,感觉自己就连呼吸都在颤抖。“圣上就让你拿这个来给我,没有别的了?圣上还说了些什么?”

  天子赐酒,不喝乃为不敬。

  可是从来只有听过在筵席间赐酒,没有听说过深夜里把人领到偏殿再赐下酒来的。

  除非这杯酒是鸩酒,除非李元胤真的存了心要对他下手。

  “皇上只说,让您把这杯酒给喝了。”总管太监上前一步,弯下腰,将酒杯端至他眼前,“周大人,莫要违抗了圣上的意思,请吧。”

  周澜沧喉头动了动,咽了口唾沫。酒液澄黄清澈,香气扑鼻,判断得出是上等佳酿,可是里头八成掺了断肠□□。

  李元胤算计自己的舅舅和母后,重掌权柄,于情于理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地方,但好事者深究起来,终算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往大里说,甚至可以冠上不孝的名号。所以对于全程参与密谋的周澜沧,李元胤想要将他鸩杀封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我不懂圣上的意思。”

  只是周澜沧无法接受事实。

  李元胤深夜等着他入宫,又将他引到静僻之处,因顾念着往日情份,不忍让他见血,也不愿意罗织罪名污蔑他的名声,而是选择让他在充满两人回忆的地方,安静体面地死去。

  这样解释起来,种种蹊跷之处都变得合理许多。

  君王无情,单就李元胤还记挂着他们少时相处的时光,便已经是圣眷浩荡,深恩难偿。但周澜沧仍旧不甘心,他仍然觉得自己跟对方,本不该仅只于此。

  “行,我喝。但是在那之前,我想见圣上一面。”他定定神,抹了把脸,哽着声音说道。

  “周大人,这使不得。”总管看着他,缓缓摇了摇头。“您有什么话,也得喝了再说。”言下之意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周澜沧的眼眶一下子红了。

  李元胤就连一点选择的余地也没有留给他,而且就连最后一面也不打算见他。

  “既然如此,你帮我带句话,总可以吧?”

  周澜沧端详着总管太监的神色,只见对方略微犹豫了一下,接着轻轻颔首。

  他松了口气,勉强笑了笑,开始搜肠刮肚想着要请对方带什么话给李元胤。

  假如李元胤就在眼前,他会想对对方说些什么呢?

  埋怨的话想必少不了的。如果担心自己泄漏消息,李元胤大可以直接让他辞官,放归乡里,逍遥余生,如今却备下毒酒要来封他的口,难道在对方心中,自己就这么不可靠,无法全心信任吗?

  尽管有所埋怨,单就君臣分际而言,李元胤真的待他不薄,一直以来都让他深受重用。甚至在他表明了逾矩的心思之后,李元胤对他也没有任何轻侮之心,而是给他机会,让他能一展长才。

  所以,唯一的缺憾,大约就是自己对对方的感情,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

  但是周澜沧虽说没有能够与李元胤两情相悦,最起码李元胤对他十分纵容,让他在私底下不需要过于克制自己的情感。

  他身为臣子,对圣上抱有恋慕之心,原本就于礼不容。李元胤却自始至终没有苛责过他。

  这样细细想来,对于最后的结局,周澜沧觉得自己似乎也释怀了。

  “你若见了圣上,便帮我带上这句话。”周澜沧端起酒杯,遥遥向皇帝寝殿的方向敬了酒,皱起眉头一滴不漏将杯中酒液给喝得精光。

  酒气在腹中翻涌。一声脆响,他将那只白玉杯放回木盘上。

  “敢问大人要带的是什么话?”

  “……我不后悔。”

  ……

  内务总管确认过杯中一滴不剩,便向周澜沧行了一礼,告退而出。

  周澜沧扶在桌案边缘,等着药酒毒x_ing发作。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2/5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