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九渊知道顾缜决心有多坚定,二人也已经因为这个问题争论多次,再提出来,除了徒增烦恼外没有别的用处,于是顺着顾缜的话头避而不谈,玩笑道:“陛下这是嫌弃臣,人老珠黄?”
顾缜偎过来和他肩靠肩,闻言乐了,一本正经地接道:“阁老放宽心,朕定不会辜负糟糠。”
“学坏了”,谢九渊点他的鼻子。
顾缜一挑眉,反手扣锅:“都是老师教学有方。”
二人低声胡闹着,三宝公公隔了老远通传道:“猿斗大人觐见。”
猿斗好不容易在北斗军校熬满了两年,一到期就催促着内政部给办了手续,望眼欲穿地要回漠北,昨天手续刚下来,他就跑来辞行了,一脸的喜气洋洋,显然是十分思念塞外的风沙。
俗话说,打扰情人胡闹的人都该被驴踢,顾缜看着喜气洋洋的猿斗十分手痒,可毕竟小猿将军是大楚栋梁之才,而且这人在政务上比他哥嗅觉灵敏,在俗事上却是憨呆得叫人唏嘘,跟阿大卜羲朵住了两年隔壁,昨儿临走了还表示“我真佩服你们的朋友情谊,经常打架感情还那么好”,什么叫呆头鹅,这就是。
顾缜有模有样指点激励了两句,挥挥手让人赶紧滚了。
话音刚落,猿斗一溜烟就跑没了人影,顾缜看着好笑,转头想起了谢十一回朝的事,询问谢九渊的意见。
谢十一体恤民心的清官名声都传进了京城,功绩自然是好看得很,再加上有谢九渊坐镇内阁,基本上落在什么好位置都不会有大声质疑。
谢九渊信顾缜自有安排,只说:“凭陛下做主。”
顾缜知道他是不想干扰自己的判断,也就干脆道:“那朕就派他去跟着江大人了,到时候大石头带出小石头,你可不要怪我。”
这与谢九渊的猜测一致,谢九渊笑道:“他本来就是颗石头,合适。”
被兄“嫂”打趣的谢十一,此刻正赤足走在田埂上,观察引进作物的生长情况,他官袍下摆撩起塞在腰带里,身边跟着两个老乡,三人时不时走进田中具体勘察,等摸清了情况,谢十一才走回田边,在流经的水渠中洗了脚,穿回鞋袜,拒绝了老乡的留饭,回了府。
简单用过清粥小菜,谢十一翻开记录册,将今日观察到的情况一一记录,一式两份,一份准备移交给下一位赴任的官员,一份带回京中交给科技发展部旗下的农机属。
月上中天时,谢十一才熄灯睡下,次日天蒙蒙亮就起床,练武健身后又去了田间,这次是要查看水渠的使用状况。
半月后,圣旨到,消息没半日就传遍了黔西,小谢大人被陛下钦点,要回京做官啦!百姓们带着杂七杂八的心意呼啦啦都赶到了府衙。一到府衙,差役们不用百姓询问就连忙摆手,大人不在,去哪儿啦?去上面帮大家催促落实试点新作物的减|税去了。
小谢大人真是个好官呐,百姓们一面感叹,一面千方百计地绕过差役把胡萝卜、辣椒串、粗糖饼等等心意塞进府衙大门。
谢十一回来一看,哭笑不得,留在府衙等待继任来交接的下一个月,府衙一棵菜都没买,到最后吃了还有剩余,就留下当做给继任的见面礼了。
继任是个在京中锻炼得很充分的年轻人,未免糟蹋谢十一在黔西的心血,顾缜特地派了个靠谱青年来接手,谢十一仔细地与他交接了政|务,靠谱青年被感动得拍胸脯保证,谢十一还是半悬着心,但也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小谢大人离开的那天,送行的百姓可谓是人山人海,他们也不打搅谢十一赶路,也不听谢十一的劝说离开,一直将谢十一送离黔省。
这事迹一路传回京城,官员们都挺佩服,再怎么眼红人家有个首辅哥哥,民心究竟有多难得,做到这份上的有几个,他们心里账目清楚得很,这可是从科举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不服不行。
谢十一抵达的那日,谢九渊一下早朝就换了衣服在城门口等着,陪他等着的还有燕王顾无忌,没一会儿刚起床的谢镜清也赶来了。
将近晌午,风尘仆仆的谢十一终于出现在进城的道上,一走近,就扑进了谢九渊怀里,一声“大哥”激动得几乎破音。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谢九渊一时口拙,只知道拍着小弟的背说这句话。
谢镜清在一旁吃醋,“小侄子,还有我哪?还有我哪?”
燕王站在一边,笑而不语。
等谢十一平复了情绪,讪讪地从谢九渊怀里出来,又恢复了一本正经的模样,认真地看着三人,“大哥”,他看向谢九渊,“小叔”,看向谢镜清,视线转到燕王身上,他顿了顿,没有喊燕王的名字,“我回来了。”
谢九渊和谢镜清都拍拍他的肩膀,燕王与他相视而笑,没有说话。
然后谢十一肃然起来,复又行礼道:“下官谢光,参见首辅,参见燕王殿下。官员外派回京,需得第一时间赶往内政部述职,下官先行一步。”
谢镜清瞪大了眼,谢九渊点点头,燕王道:“小谢大人自便。”
谢十一一拱手,风尘仆仆地往宫城去了。
“这孩子养得像谁呢,咱家没这么正经的人啊”,谢镜清百思不得其解,回到秦府,对着下朝回来睡回笼觉的秦大人直感叹。
秦俭被烦得不行,一个枕头砸他脸上,嫌弃道:“你们家除了你,都挺正经的。”
谢镜清走到床边坐下,给他揉腰,边揉边摆八卦:“这就是秦秦你没清他们的真面目了,看人啊不能浮于表面,比方说我那个大侄子啊,啧啧啧啧啧……”
秦俭静静听着,半睡半醒,困得也没发现他乱喊名字。
此时顾缜在御书房,手里拿着的就是秦俭直呈的奏折,里面写着基础建设耗资甚巨,陛下还应当开源节流,如今商贸兴起,秦俭认为应当加重商税,从工厂土地、营业规模、生产价值等当面一一增税,一方面是增加税收,更重要的是方便朝廷从各方面掌握私人工厂的生产经营状况,达到监管的目的。
谢九渊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三宝公公特意准备的一碗乳冰,顾缜抬头,对他感叹:“咱小婶真是当家好手。”
谢九渊走到桌边,放下托盘,俯身亲吻顾缜的额头,笑着应道:“我们谢家人没别的,就是找媳妇儿的眼光特别好。”
窗外是七月骄阳,微风吹过珠镜台的桃花,吹过太液池的莲花,带着香气在御书房中拂过,而后扫过宫城锃亮的琉璃碧瓦,扫过京师,扫过焕发着勃勃生机的神州大地。
这是大楚高速发展的起|点,人们在变化中习惯不断变化,在前进中习惯不断前进,时代洪流被布局者计划着奔袭而来,要这个古老国家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千古之变。
作者有话要说:
*洗过澡的旺财一身毛真是纵享丝滑,于是我荒废了一个周末,我忏悔……争取明晚更到完结
第95章 启元电台讲话
启元十七年的除夕夜, 正是万家团圆之时, 神州大地却丝毫不见喧嚣,所有人, 或是守在家中的收音机边, 或是聚集在绑着扩音器的广场上, 人生中第一次收听广播,而且, 是来自启元帝的亲口玉言。
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启元电台讲话”, 这次电台广播,不仅是开了帝王直面百姓的先河, 更是大楚彻底走上君主立宪道路、变革国体的开端。
在这次讲话中, 启元帝宣布改国号为中华, 以龙为徽,以雅音为乐,公元与启元纪年并行,不分汉|夷, 不论贵贱, 同拜炎黄先祖,共享四海九州。
而最令后世震惊的, 是启元帝在讲话中,阐明了抑制皇|权的后续道路。
“……秦皇汉武, 丰功伟业难以详述;商纣周厉, 暴戾昏聩罄竹难书。我华国上下五千年,贤帝未必利民, 暴君必定害命,兴亡百姓苦,未有一朝一代能跳脱兴衰轮回,国运涨落,竟是系于一人之身,此等制度,朕以为,与现下处处换新颜的华国一样,到了该顺时而变的时候。”
“……横看世界,纵观古今,但凡领先于世界的国家,必定是顺水扬帆,而不会是违逆时势、因循守旧。”
“……朕希望,有朝一日,人人人格平等,处处守法文明,届时,朕,或是朕的继任君王,也只是华国的一位公|民,在法律面前,与众生并无不同。”
“……为此,朕将与燕王拼尽全力,在与以谢九渊总理大人代领的内阁众卿共治华国的同时,致力于完善xian法、推进民|主、改善民生、保护民|权,以奉还政|权为最终目标。最终,将帝王作为国家之象征存在,而不握实权。”
“最后,华国各地的公|民们,顾缜身在宫城,遥祝你们,除夕快乐。”
……
当结束的乐声响起,整个神州大地陷入了难以置信之中,所有人,不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他们都在与身边人谈论着,重复着震惊与错愕,而渐渐的,这些震惊与错愕渐渐生出了不同的情绪。
似乎今夜,他们不再是被人呼喝的农夫贩卒,而是被陛下亲口恭祝新春的公|民。
这样的身份,令每一个人都生出了奇异自豪感,因着这自豪感,又引发了他们对自我对自尊的认识。
这一场电台讲话,像是一场流星,将点点星火燎上了九州大地,变化是从细微处积累而来,假以时日,这一点点星火,必定会勾连成燎原野火,烧便九州。
然而,此时此刻,离开收音设备的启元帝,面对的是一御书房的沉默。
没有人敢对启元帝刚才的大胆言论说三道四,也没有人敢表示对启元帝的赞同,片刻的沉默后,还是由异国来的弗兰先生第一个对启元帝行了礼,他摘下礼帽,用并不标准的官话对启元帝说:“我尊贵的陛下,您拥有纯洁的灵魂,与无边的智慧,您是我所见过的,最高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