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汉首辅 作者:北徙君(下)【完结】(20)

2019-06-15  作者|标签:北徙君 重生 穿越时空 强强 历史剧

  刘据为太子监国,在刘彻的刻意为之下,国家大小事务都经过东宫,再从东宫将政令传达出去。

  刘据将博望苑的全套班子都搬到了被宫,由魏姚主文,张光主武,太子门客成了议论朝政的智囊团,北宫俨然一个小朝廷。

  到了这个时候,张贺才体会到了刘彻在太子未成年时就给他建博望苑招募门客的苦心。

  想当年刘彻十几岁刚登基时,对上窦太后还只是个羽翼未丰的少年天子,是上林苑的多年蛰伏,一群和刘彻年纪相当的年轻人组成了最初的内朝雏形,这些人对刘彻后来的政策决断有重要的影响。

  而太子的博望苑,正是为此而准备的预备役。

  一个个热血的年轻人,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渐渐将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在难得的锻炼机会中,大家都各自成长了起来。

  刘彻临行前对刘据说,只需汇报朝廷大事,其他小事、杂事就由太子自行决断,不用再一一往甘泉宫汇报。

  但这年夏天,在大汉的东北方,还是出了一件大事。卫氏朝鲜的国王卫右渠在位时期,引诱逃亡的大汉流民,而且从未朝见过汉天子,真番、辰国等朝鲜半岛中部的小国想要上书拜见刘彻,都被卫右渠所阻拦,它们向大汉进贡的道路必须经过卫氏朝鲜,朝鲜想要为霸一方,就掠夺它们的贡品,不让它们和大汉来往。

  元封二年冬,因为大汉军队主要集中力量在西域作战,无暇抽出身来对付卫氏朝鲜,刘彻就派涉何前往责备和晓谕卫右渠,但卫右渠非常傲慢,拒绝接受汉天子的诏令,派遣卫氏朝鲜的裨王长护送涉何来到边界浿水。

  那涉何也不是什么善于之辈,派驾车的车夫刺杀了护送他的裨王长后迅速渡河返回大汉边塞,回京向刘彻汇报,说卫氏朝鲜拒绝接受诏令,又谎称自己和朝鲜作战,斩杀对方一员裨王长。

  刘彻信以为真,以涉何武勇,任命他为辽东都尉,命他监视卫氏朝鲜。但涉何毕竟不是有真本事的人,卫氏朝鲜就寻隙杀入辽东,斩杀了涉何。

  这是继大宛杀害汉使之后又一起重大外交事故,刘据一听到消息就非常重视,召集自己门下的舍人和太子属官,在北宫针对此事展开以番讨论。

  “诸君觉得这次对于卫氏朝鲜的挑衅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刘据端坐在主席上,询问在场的其他人。

  “当然是要打。”张光很是豪迈地回答,“大宛就是它卫氏朝鲜的前车之鉴。”

  魏姚却能兼顾到更多的细节,他摇摇头说:“汉军刚刚从西域远征回来,人马疲乏,怎么有精力马上掉头转攻朝鲜?况且这次骠骑将军带回来的三千匹汗血宝马,大多是用作配种改良汉马,如果直接拿去打仗,未免太过浪费。”

  张贺也点头说道:“而且去朝鲜要渡江,或者横跨渤海,并不适合骑兵作战。”

  “如此我们应该派遣楼船横海而去才好?”刘据又问道,“这里子珩是参加过对南越作战的,对此你有什么见解?”

  “我觉得用楼船作战,在船上运送步兵,可以在渡海和渡江之后和卫氏朝鲜作战。”

  “对待区区朝鲜,不用远调步兵。”张光说,“我看可从辽东郡和齐国就近调兵。”

  齐国由刘据的弟弟,齐王刘闳治理,张贺于是喜道:“齐王在诸位皇子中和太子关系最为亲密,殿下可以修书一封给他,让他准备一些士兵。”

  “这调兵的事情,你我都不及大司马经验丰富。”刘据笑道,“我还是先和表哥商议一番,如此大事,最后还是要交给父皇定夺的。”

  张贺于是陪着刘据进宫,去骠骑将军幕府找霍去病商议。因为目前朝中善于领兵打仗的将军,不少都派遣去了瀚海和西域两地,所以霍去病给出的人选,倒是和历史上出征朝鲜的两位将军吻合了,分别是杨仆和荀彘。只是这两人在历史上战前两将争功,殆误战机,荀彘更是做出了关押楼船将军杨仆的出格行为,因此回来之后,荀彘被杀,杨仆赎死。

  张贺自然不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一遍,于是他对霍去病说:“我曾和楼船将军一起出征过南越,他在水战上确实颇有建树,但为人有些居功自傲,曾被陛下敕责他有五过。而荀彘此人我在从大将军出征匈奴时也打过交道,他脾气火爆,和楼船将军恐怕不能很好共处。”

  “你倒观察得仔细。”霍去病说道,“既然如此,我就改拍一个稳妥的人选和杨仆同去,郎中令韩说,此人行事温和,不太容易和他人起冲突。”

  张贺又想起历史上派遣去朝鲜的使者卫山也不太靠谱,本来卫氏朝鲜的太子卫长已经想要投降大汉,卫山和荀彘命他手下扔掉武器,双方互相怀疑,结果卫长不再渡河,和谈破裂。

  现在既然刘彻已经有意让太子监国,那么朝廷上应该开始进入一些可以说得上话的太子门客才行,这样日后万一有什么意外情况,刘据在朝野上下也不至于和巫蛊之祸时那般被动和仓促。

  于是张贺又开口建议道:“此番除了带兵打仗的将军,出使朝鲜的汉使也该定下人选了,我这次有个人选,就是不知道太子和骠骑将军意下如何?”

  “你说吧。”霍去病说道。

  “太子家丞魏姚,为人聪慧有辩才,我以为可以担此重任。”

  刘据看向张贺:“怎么好把我的门客推荐给表哥,倒是让表哥见笑我们的私心了。”

  “只要是人才,哪个用不得?”霍去病却不以为意,“张贺推荐几个你的自己人也是为你好,我觉得无妨。不过既然张贺做了这个人情,就要烦请你跑一趟甘泉宫了,将这次商议的对卫氏朝鲜的作战计划告知陛下,由陛下颁布诏令。”

  “敬诺。”

  张贺来到甘泉宫的时候,正巧甘泉宫新建的前殿里发现了野生的灵芝,并且夜晚在高台上有人见过闪光,被视为祥瑞之兆。

  刘彻心情很好,创作了“芝房之歌”,命宫女演唱:

  齐房产Cao,九茎连叶,宫童效异,披图案谍。玄气之精,回复此都,蔓蔓日茂,芝成灵华。

  看到张贺在殿下拜见,刘彻招招手对卫青说:“仲卿快来看看,你的两个好外甥这次的作业交得如何。”

  原来天子虽然人在甘泉,但耳目遍布长安,这朝鲜的事情他也早就知道了,就是等着看刘据等人给出的处置方案。

  看了刘据和霍去病分别的奏书之后,刘彻满意地点头道:“就按他们的想法去办,张贺你也是当过好几年侍中的,来研墨,我说你写,把诏书给朕起Cao好了,直接带回长安去吧。”

  写好了诏书之后,刘彻又让卫青将天子玉玺递了过来,亲自在诏书后面盖印,然后对张贺说:“回去告诉太子,这一仗要打得漂亮,朕和他舅舅都在甘泉宫等着听好消息。”

  “臣定将圣命告知太子。”张贺行礼后就要往后退去。

  还没退到门槛就被刘彻叫住,只见天子手里把玩着一个玉簪,眼睛微微眯起,嘴上却问道:“那个叫做魏姚的,能力怎么样?堪当你张贺的引荐吗?”

  没想到刘彻连这件事也知道了,张贺心中一惊,连忙跪下谢罪:“臣一时自作主张,请陛下宽恕。”

  “陛下。”卫青在一旁轻声劝道,“不要吓到了人。”

  “吓到?朕看这张贺胆子可大着。”刘彻笑道,“起来吧,这个魏姚此次如果干得不错,朕自然会提拔他。我这儿子,以后可是要让你继续费心了。”

  “多谢陛下。”张贺说道,“但是臣怎敢说为太子费心,臣作为陛下的近臣,为国之储君出谋划策,就是效忠于陛下。”

  刘彻摇了摇头:“你效忠朕的是眼下,往后效忠据儿的日子,可还长着,年轻人,多勉力。”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动车上查了点下篇文的资料,被高适李白杜甫的三角恋(大误)给虐到了

  写文要跑历史时间线太复杂了,看看下篇能不能整得轻松愉快点

第153章 悬泉置

  元封二年, 汉军在齐王的帮助下, 水、陆两路进攻朝鲜半岛, 灭卫氏朝鲜。

  派郭昌、卫广为将,入巴蜀平定西南夷未服者,以为益州郡。

  元封三年夏, 刘彻下令在朝鲜半岛设置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 统称为汉四郡。

  此时大汉的疆域北逾燕然, 西越葱岭,南达交趾, 东至真番, 达到了空前辽阔, 刘彻命人在未央宫西的柏梁台顶端仿效秦始皇十二金人, 制作了承露铜人,每个铜人的面容各异,是按照宾服于大汉的四夷人民五官特征所专门铸造, 每个铜人都双手高举着托盘, 在高台之上盛接露水, 每天清晨由宫女用玉杯取下后供刘彻服用,以期长生,与天同寿。

  刘彻在柏梁台上宴请群臣,此时已经年近五十的皇帝突发雅兴,命群臣两千石能作诗赋的上座。

  柏梁台诗在清代以前不仅被认为是七言诗的起源,也被认为是第一首联句诗。但现代学者对此诗的真伪抱有疑虑态度,因为七言诗在两汉罕见记载, 到了隋唐才开始兴盛。

  不过既然赶上了如此盛事,张贺少不了凑上一番热闹,他知道刘彻喜爱创作歌赋,就向刘彻建议:“臣听说有一种诗的写法叫做七言古诗,从民谣、楚辞发展演变而成,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正是如此,陛下喜爱诗歌,不如由陛下起头,在座的群臣一人一句联句成诗,日后青史流传,便是脍炙人口的美事一桩。”

  刘彻闻言大喜,略一思索,就定出了联句七言诗的规矩,要求宫女捧上纸墨,他先提笔挥就:“日月星辰和四时。”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0/6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