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汉首辅 作者:北徙君(下)【完结】(23)

2019-06-15  作者|标签:北徙君 重生 穿越时空 强强 历史剧

  卫伉接过酒,一饮而尽,他虽然很是感动,不过嘴上还强道:“你莫不是诓我?十五年前你才多点大,就知道酿酒了?”

  “子珩会的可不少。”刘据说道,“我们现在喝酒的酒楼,也有一半是他家的产业。”

  “真的?”卫伉瞪大眼睛,“你们可不要联合起来骗我。”

  “这酒楼是田甲开的,他和我素来有些交情,因此这个酒楼我也出了钱,每年靠这个赚点零花钱。”张贺笑着解释。

  “我说太子表哥今天怎么如此大方?”卫伉拍了拍张贺的肩,“原来是肥水不落外人田。”

  张贺斜了一眼卫伉:“你二弟还坐着没说话呢,你这个做大哥的这次可要表现得可靠点。”

  “那是当然。”卫伉自己给自己斟满了酒,边喝边说,“这次也争取让他挣回个y-in安侯位来,我们这三个不成器的小子,可是让家父cao了不少心,我得用战功让他知道,我和弟弟们现在也开始争气了。”

  “舅舅的身体还没有好吗?”刘据有些担忧地问。

  卫伉眼神有些黯然地摇了摇头:“公主寻了不少良医,宫里从陛下到皇后也派了好几批御医过来,可总是反反复复,不见大好。”

  刘据和张贺对视一眼:“我过几日就去长平侯府看看舅舅。”

  张贺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无奈,前几年医术精湛的女医义姁也已经去世,这汉代的医疗技术,无非是用名贵药材滋补着罢了,恐怕也是回天乏术。

  渭水河畔,一如当年那般热闹,大汉的子民围拢到一起,欢送整装待发的汉军骑兵。

  等到太子车驾来到桥畔时,霍去病已经在做大军出发前的最后动员了。

  将军赵破奴、郭昌、卫伉分别率领着一万骑兵,排列着整齐的方阵等待着检阅。

  张贺掀开车帘,先行跳下马车,再等着刘据下车。刘据下车后,在渭水边折了一支柳条,再朝卫伉走去。

  “折柳相赠,望将军平安归来。”

  “多谢太子殿下。”卫伉接过柳条,转过身高举柳条,对身后的骑兵大声说道,“这是太子给尔等的临别赠言,你我皆为大汉的大好男儿,此番定当鼓足士气,不负陛下的期望,将匈奴赶出西域,争取生擒乌师庐!”

  “不辱使命,驱除匈奴!”汉军的声音响遏云霄。

  张贺看向卫伉,他再也不是当初圆滚滚的小胖子了,面部五官线条坚毅,是卫青三个儿子里面最像父亲的,身材高大修长,经过了几次战役的锤炼,此时一举一动可以说颇有些乃父之风了。

  在众人没有觉察到的时候,一辆安车悄然停在了不远处的树荫下,车厢上的帘子卷起了一半,刘彻和卫青就坐在车里,看着这些年轻人在一本正经地动员汉军。

  等到一切都进行得差不多了,他们才走下马车。

  “朕等着你们的捷报早日传来长安。”刘彻说道。

  和一身戎装的霍去病等人不同,卫青今日穿着普通的青色常服,因为久病不愈的原因,他整个人都瘦削了下去,脸色苍白,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威武的将军,而像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文士。

  不过当他来到汉军将士面前时,所有人都像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这次出征的三个将军里,赵破奴是霍去病的部将,两人正在交谈着,郭昌曾多次跟随卫青出征,因此卫青先是问候鼓励了几句,然后走到自己的两个儿子面前。

  “阿翁,你来了。”如果说卫伉刚才的表现已经初具大将风度,但此时在卫青面前他还如同一个一脸期盼等表扬的小孩子。

  ”这些年你一直非常努力,为父都看到了。“卫青从腰间取下伴随他出生入死多年的佩剑,交给了卫伉,“带着我的剑去驰骋沙场,替我继续保护这大汉江山吧。”

  卫伉郑重地单膝跪下,双手高举接过了父亲的佩剑,朗声道:“诺。”

  目送三万骑兵浩浩荡荡地跨过渭水,沿着秦直道往朔方而去,张贺朝卫伉纵马远去的方向挥手道别。

  “据儿,张贺,你们有空就陪我去一趟建章营吧。”等大军离开之后,卫青走到两人身边说道。

  张贺早些年去过不少次建章营,最近几年从军之后,反倒去的少的。当车马在建章营门口停下的时候,张贺发现这里起了不小的变化,规模比原先扩大了一倍,还有不少工匠正在忙碌地修建各种工事建筑。

  卫青向两人介绍道:“陛下说现在天下兵戈渐止,各项制度也该变一变了,这军队的制度,也有不少需要重新改的。”

  “陛下和大将军已经有思路了吗?”张贺问。

  卫青点了点头:“已经有了,其实前几年也改了一些,就像这建章营,我当年就是从这里踏上从军道路的,如今它也即将要变成建章营骑,成为长安正式的骑兵部队。”

  “这样很好,以后培养骑兵更加师出有名了。”刘据说道。

  “很多东西都要变一变了。”卫青略微咳嗽了起来,“陛下这几年一直让据儿监国,就是想培养你治国的能力,你的父皇也不再年轻了,很多事情,你要帮他分担。”

  “舅舅放心,我知道的。”

  卫青又看向张贺:“朝廷里也该培养一批年轻将领了,我和陛下都觉得,你还是在朝堂上的能力更高,伉儿倒是有几分武勇,但我觉得他才能其实也只是一般,恐怕难堪大任,至于你推荐的赵充国……”

  张贺略微紧张地问:“赵充国在瀚海那边做得不好吗?”

  “不,他表现得很好。”卫青说道,“我觉得他确实可以培养,但他在朝堂中没有根基,战功也不够亮眼,还欠了气候。”

  “他不需要什么根基,太子就是他的根基。”张贺大胆直言。

  “子珩说得没错。”刘据也点头表态。

  卫青笑了起来:“这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正是他和太子的关系有些密切,所以失去了被其他人拉拢的机会,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坏事,接下来就要看据儿以后给不给他机会了。”

  “舅舅放心,我一定和父皇那样,不拘一格用人才。”

  “陛下想要见一见你的智囊团,你挑选一些可靠的人,在月底带他们来上林苑面圣吧。”

  “我知道了。”

  元封四年秋,刘彻在宣曲宫宴请太子及其门客属臣,相谈甚欢,太子门下许多能人异士皆得赏赐。

  转眼间冬天就要来临,天子明年浩大的南巡正在筹备中,但是关于此次的随行人员,却起了争执。

  作者有话要说:  新老交替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关于江山的重任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这种交木奉感

第156章 南巡

  关于刘彻的这次南巡,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武帝南巡, 望九嶷山, 登天柱山,泛长江,近枞阳, 北到琅邪, 观东海。”从冬天开始, 一直走到春三月,加封禅于泰山。

  按照礼制, 天子大驾出行, 备千乘万骑, 大将军骖乘。但平阳长公主却反对此事, 因为卫青的身体自去年开春就一直不太好,公主担心长途远行的颠簸会加重病情。

  但卫青却不同意公主在京养病的安排,夫妻两人因此还发生了口角。张贺陪刘据去椒房殿向皇后问安的时候, 正巧碰到平阳长公主在皇后处诉苦完之后匆匆离开。

  “舅母为何面色忧虑, 形色匆匆?”刘据向卫子夫问起此事。

  卫子夫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两人简要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刘据皱眉道:“舅母也是为舅舅着想, 封禅什么时候不能去?待孩儿去大将军幕府劝劝舅舅,也许再来年父皇还会再去。”

  等刘据将这句话在卫青面前说起时,正在勘核公文的大将军合上手中的纸书,脸上露出迷茫的神色:“再来年?我还能等到那个时候吗?”

  刘据急忙说道:“舅舅说的哪里话,像您这有为大汉立下赫赫功勋的人,肯定会长命百岁的。”

  “生死有命,何必强求。”卫青摇了摇头, “关于改制的事情,虽然我驽钝不能给出有建树的意见,但必须需要我商议的时候,我总不能离得太远,得抓紧把该有的规则都定下来。”

  “大将军既然执意要去,随时携带几位名医,方便随时对症下药。”张贺开口说道。

  “多谢你,这个陛下应该会安排的。”卫青温和地看向张贺,“据儿在长安监国的诸多事务,还请你多多辅助。”

  “我会的。”张贺点了点头,“大将军此去请多珍重。”

  经过半月筹备之后,天子南巡的车队在一个漫天飞雪的冬日早晨,浩浩荡荡从北阙出了未央宫,沿着弛道,一路往直城门而去。

  在太子刘据的率领下,张贺等不随行的官员都在北阙宫门口目送天子出行。

  那六匹马拉的黄色车驾在远去时,有人掀开了窗帘,似乎想要将这长安城的盛世繁华收入眼底,记在心间。

  刘彻不在长安的时候,未央宫内的各项决策机制仍然顺畅运行,刘据将太子的全套班子从北宫临时搬到了未央宫的清凉殿,这里有张贺以前改造的水力风扇,不断将习习凉风灌入殿内。

  这天在讨论完国家大事之后的闲暇时分,张贺正在指挥一群工匠改造清凉殿里的风扇。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3/6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