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作者:凤初鸣(中)【完结】(23)
探春叹气:“本朝科举已行百年,连宝姐姐都知道阅卷程序,外头人也必知道,怎么放出这么没鼻子的话来?”
贾环想起前世里每次世界杯开赛前都会有大赌注,连智利沙特尼加拉瓜这样的鱼腩部队,也会有押注夺冠的,这不算什么。他这样的新人有人在他身上下重注也属正常,就算有什么不正常,他也想不出来,索x_ing暂放一边,专心考试再说。
贾府全府赌的热闹,贾政是道学先生,不愿参赌,窝在书房里烧香祷告。他早命人收集了贾环的考试资料,从注册童生开始,到参加历次考试的考籍表,还有各级考试卷子和成绩证明文书,把这些证明儿子优秀的东西全收好,亲自用油布包了,锁在箱子里,平时没事翻来看几眼,越看越心潮澎湃。会试前夕,他又偷偷跑到护国寺,清源寺几处大庙拜佛。
二月初三这天,皇帝已经点定了主考房官,初六日,监临各官送主试等官入闱,依旧是放九声炮,考官入闱请关圣帝君,文曲星君各路神仙进场压阵,然后就是检察号舍,分放考卷之类的考前准备工作。
考官进场后,完全禁闭在考场,不到放榜日不得外出,也不得与人通消息。
到二月初九日,四千多考生带着书童,扛着考具到贡院广场集合,兵丁在外围巡逻,通向贡院几条街全部封锁,闲杂人等一个也不放进来。
卯时三声炮响,军士又扛着大旗跳大神。穿着仙鹤或锦j-i补子官服的考官们出来,照例唠叨一番考场纪律什么的。然后放考生进场,摒退无关人等。
进了大门就是仪门,门上是一副楹联,上联是“科场舞弊,皆有常刑,告小人毋撄法网。”下联是“平生关节,不通一字,诫诸生勿听浮言。”
考生们见了这联都有警醒之意。
从仪门到龙门这段是搜检之处,考生们排成长龙等着屈辱的搜检时刻。每个考生都有两名军士搜检,十人一组靠墙站着脱掉衣服,搜身检查,从头发到脚底,还有考箱里的考试用品,无不细细查看。
对于读书人来说,这真是有辱斯文到极点。
这会试搜检比乡试更严,好半天,考生长龙也没见蠕动多少。有心存侥幸挺而走险的倒霉鬼被搜出来,哭得洪水泛滥,监临官毫不动摇,直接吩咐:“叉出去,枷号一个月。”
贾环自然不会带小抄的,顺利通过搜检,找到被打乱分配的号舍,先打扫了号舍,挂起帘子生起小炭炉,用r_ou_冻熬了锅热汤吃饱喝足,再把小手炉塞进怀里裹上被子睡一觉再说。
二月天气,春寒料峭,在这种环境下考试实在是考验身心,有考生受不住昏倒或是得病的,只能被抬出去等三年后再考。没昏倒的考生强撑着考试,实力发挥也会打折扣。
贾环事先早做好了体力和物质准备,穿的是顶高级的乌云豹皮衣,又轻又软,是狐皮中最珍贵的一种,是萧景特地送他的,铺的是最隔潮的狼皮褥子,仍然如往常一样精神抖擞。等养好精神吃了早饭,梳一百下头,一边烧了热水喝着,又把手炉放怀里捂着,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才开始打开试卷袋准备答题。
会试和乡试一样也是考三场,最重视第一场,第一场最重要的是四书题,其中最重要的第一题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个不难,意思清楚,出自论语,可是怎么写得让考官叫好呢?
首先破题,破题破的好可以得高分。没有见解内容空洞人云亦云的文,考官不会喜欢,可是见解太超前太激进令人难以接受也不行,必须在前人的理解上发挥自己的新意,而且不能离经叛道,才是能让考官心喜的好文。
先定了目标再分析题目,这句话意思简单,粗看是子承父业的意思。朱熹的解释是,看一个人,父在,看他的志向,父死,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父亲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孝子了。《四书集注》里前儒的理解也是如此,就是父亲错了,为了尽孝也要坚持三年错误路线。
后来的南怀瑾等学者把它称为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鲁迅更是将其斥为退婴文化,说它导致中国文化的后退,中华民族一代不如一代。
可是再想想,孔子作为世界级的思想家、教育家,倡导独立思考,举一反三,怎么可能不许后代超越自己,不许别人独立考只坚持父道呢?
前人把此处的“道”理解为“道理,行为”,如果把这个“道”理解为“道德”,再结合上下文和全部《论语》的核心思想来分析,就可以理解圣人的真实意思了。
意为:父在,培养儿子的君子之志,父没,儿子要继承从父亲处学到的君子之志,经受社会实践的考验。
从这个切入点破题,在前人理解上另辟蹊径,但没有偏离太多,基本符合圣人之意。余下就好办了。
贾环磨了一缸墨,终于把第一篇的构思确定下来。大笔一挥,完成破题和起讲,又想起萧景对他说的话,要想考的好名次,有时不得不迎合考官的喜恶,这次的主考官是体仁阁大学士的骆养x_ing,他为人耿介,治国处事循的是尊祖制法先王的一套,为此经常上书,和皇帝叨叨不休。
贾环笔尖一转,从孝道引申发挥,引申到治国之道当遵祖制法先王方为安国理民之大道。
然后再做剩下六道题,把每道题都结合当前时事论述起来,而不是沿袭前人套话空话。
第65章 杏榜高中飞来横祸
第一场的卷子收上来后,立即送到外帘进行试卷前期处理工作,先剔除受污破损的卷子,然后把合格的卷子送到弥封所,糊住考生信息。再把封好的卷子送到誊录所誊写朱卷,然后把录好的试卷送到对读所,由书吏检查誊录的朱卷和考生亲笔的墨卷是否一致。查对无误后编号。最后由总监官押着送到阅卷所,一整套程序一丝不苟。
主考带领一众考官向孔子行过三跪九叩大礼,又代表大伙盟誓,无非是为国取士,一定秉公阅卷之类。然后公布评卷标准,主考官说:“考生们经历多重难关,能杀到会试这一关的,文笔都是过硬的,对经典也是烂熟的,如今国家多病,圣上忧心,希望能选出治国良才,这次的评卷标准把文笔放第二位,要看考生对国事的见解,诸公要禀公正之心,为国选才。”
十八房考官应诺,然后抽签,各分到一卷试卷,开始阅卷工作,监临官在旁瞪着眼睛监视。
到了二月底,全部卷子阅完,凑足三百六十名额,剩下的工作就是定名次,这次的主考官是体仁阁大学士骆养x_ing,为人最是认真,每个推荐来的卷子都细看,凡是取中的都写下一针见血的评语,不取中的也写明令人服气的理由。待看到其中一卷,不但文辞精到,说理透彻,观点鲜明,一气呵成,尤其是能从不改父道的老话引申发挥,说前人的经验最可贵,不可丢弃,遵祖制法先王是治国正道。看得骆老头心里大爽,大有知己之感,连连点头,赞道:“真是字字真言也。”
在看后面六题,以圣人之语气分析当前时事,也是极有见解,言之有物,更难得的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而且针对弊病并不尖刻,而是充分给予理解的态度,可见此人是个敦厚有心胸的人。
等阅卷工作全部完成,主考官带着一众考官和监临官到外帘拆封墨卷,等看到一个个贡士的姓名籍贯,众官都点头:“这次阅卷十分公平,江浙果然文气最盛。”
拆了弥封,三百八十名贡士露出真面容。
同考官之一孙汝成感叹:“想不到这一届的会元居然是他。”
骆养x_ing有些惊讶,又点头:“真是英雄出少年。”
贡院辕门外张贴了杏榜,同时各路报子分头向新贵人报喜。
很多外地考生都住在本省会馆内,端着架子维持着老爷的风度,心里却是焦燥不安。同乡的商旅也集中在会馆,准备着向新贡士贺喜。
那些有考生的京城人家也是忐忑不安,整夜不睡只等放榜。贾府也不例外,从放榜前一天,从大门上起,至内院垂花门,当班的小子们如守岁一般,兴奋的睡不着觉,没有下注的或是想改注的都抓紧时间下注或追加赌注。
贾环经过层层考试的折磨,已经把心x_ing磨炼的愈发成熟,不象最初那样患得患失,只是淡然相对,按时睡觉,睡醒继续读书写字,累了和丫头们打牌聊天换换脑子。徐义更无所谓,他约摸着自己这回考不中,也不在意,睡醒吃饱就在外书房和小子们打牌玩耍。
下人们可睡不着,他们大多下了赌注的,贾环的名次关系到他们的荷包,怎么能不关心。
眼见一队队报子扛着大红名牌飞驰而过,一边高喊:
“捷报应天府老爷何国维,高中丁酉科会试第三十三名,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应天府老爷刘讳珂,高中丁酉科会试第二十一名,金銮殿上面圣。”
随着一队队报录人到新贵人处报喜,整个京城沸腾到了极点。各个会馆鞭炮声声,震耳欲聋,等报完,同省的新贵会一起披红游街,享尽荣耀。
一天过去,报子已经报到前十名,绝大多数都是江南人。
“捷报苏州府老爷林讳彬,高中丁酉科会试第七名,金銮殿上面圣。”
又一队报录人扛着大红名牌奔过去。
贾府中下了注的人暗自议论:“都报到前十名了,怎么还没有咱家的名字。难道在前三名里头?”
一个说:“他中个解元已经是侥幸了,哪里能中会试前三?那可是全国高手的比试啊,说不定是开了本朝先例,运气用完落榜了,又或是犯了忌讳被刷下来了。”说话的是凤姐的陪房旺儿。
林之孝说:“你若说的不对,罚打扫厕所一年。”
过了一会,更多的报录人飞马过来,敲锣打鼓扛着大红名牌,直往荣府这边过来,进来就齐声高喊:“捷报贵府老爷贾讳环,高中丁酉科会试第一名会元,金銮殿上……领班面圣。”
下人早有准备,立即燃放鞭炮,贾政幸福的要晕过去,接到报喜,半晌说不出话来,一个劲的老泪横流。
小厮见他如此,悄悄扯他的袖子,又赶紧递上手帕。贾政边抹眼泪边无比威严的板着脸训斥:“注意体统。”
这次结果基本符合考前预测,考中最多的是全国文气最高的浙江省,其次是江苏,京畿所在的应天府这次是出人意料的好,乡试前二十名大多数都中了,远超前几科的水平。尤其这第一名的预测令京城所有考前预测专家们大跌眼镜。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