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作者:凤初鸣(中)【完结】(38)

2019-06-20  作者|标签:凤初鸣 穿越时空 豪门世家 四大名著


  “你的意思是,太子之位好比那只兔子,早些定了人选,大家都安生了,也不必争得乱七八糟,y-in招迭出了?”
  皇帝口气淡然,听不出喜怒,贾环却可以感觉到他对这样的提议并不满意。这个很好理解,皇帝是热爱权力的动物,一旦立下太子就意味着立了一个跟自己抢权的家伙,许多大臣都会围绕在那个继承人身边,渐渐的,老皇帝会被架空,这是他不能忍受的。
  知道皇帝的心理后,贾环当然有主意:“立太子可以安人心,固国本,所以朝中大臣不间断的上章请立太子是对的。但是,太子关系到国家兴亡,不可不慎,皇上想仔细考察皇子的人品才干,以便择贤而立,属高屋建瓴之举,只是他们不理解皇上的苦心罢了。”
  这话即捧了皇帝,又开脱了一帮违逆皇帝心意,要求立太子的大臣,也算两面逢圆。
  可是皇帝不好糊弄,仍然不满意:“你说了等于没说,又是早立太子好,又是晚立太子也好,到底怎样才好?”
  “臣的意思是,早立晚立各有好处,何不取一条两条好处都能兼顾的法子。”
  “小滑头,你有什么法子直说,再这样两面逢源,朕打你板子。”皇帝板起脸提高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灯花落,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这首诗的出处和作者是……不知道,但是我喜欢。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算算皆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这个诗的出处和作者是……不知道。
  小时候在课外辅导书上见过,当时没算出来,悲愤,柔弱的自尊心大受打击。现在智商提高了,终于算出来了。
  
  第76章 秘密立储贾环献策
  
  贾环吓了一跳,赶紧说:“臣的意思是,皇上可以应臣子们的请求立下太子,只是不公开而已。”
  “呃……”这个法子没听说过,皇帝一时反应不过来。
  “皇上所虑者,无非是考察皇子贤愚需要时间,所以不能早立太子。而大臣考虑的是早点定下来可以安人心定朝纲。要想两全,皇上可以写下立储诏书,藏在某处,然后宣告众臣已经立下太子,待皇上百年后宣告天下。这样岂不是即立了太子安了众臣之心,皇上又可以慢慢考察?”
  其实这就是雍正发明的秘密立储法,成功地解决了皇子争储夺嫡的纷争。
  皇帝盘算了一下,觉得这法子甚好,让他困扰不已的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皇帝又龙颜大悦,说:“状元郎果然好才华,朕没看错人。”
  贾环厚颜接受了夸奖。
  皇帝一大悦,马上就有好处,居然赐了午饭。
  御膳的排场不必说了,吃一看二眼观三的大席。无数训练有素的太监戴着袖套伺候揭碗盖端菜盛饭,不但一声咳嗽不闻,连碗盖碰响的声音也没有。
  虽然御膳食前方丈盘列八珍,但是贾环并不把陪皇帝吃饭当成好差使,不能发出声音,不能大口吃东西,不能伸胳膊夹那远处的菜,甚至屁股不能全部坐在椅上,这不是受罪么。而且如此奢侈做派实在让人看不惯,国家财政如此紧张,皇帝的御膳还要摆一桌只看不吃的看桌。
  等用完御膳,太监伺候洗手漱口毕又送上消食茶水。
  皇帝又问:“你觉得淳王和裕王,这两个哪个好呢?”
  贾环差点胃绞痛,刚吃完饭讨论这么个敏感的接班人问题会消化不良地,得了胃病你报销医药费咩?
  当然不敢把不满露在脸上,先揣摩皇帝真实的意思,肯定不是问他的意见,这么重大的问题连当爹的都难以取舍,还会征求一个新菜鸟的意见吗?可见,皇帝要的的不是建议,而是忠心,没有上佳建议不要紧,没有忠心则是临渊之危,任何君主都不会容忍不忠之人。真正的意思恐怕是看他是哪边的人,以及他是什么样的人。
  了解了皇帝的意图就好办了。
  “你和他二人都有来往,想必也了解不少,这个问题很难答么?”皇帝催促。
  贾环现在也学着每说一句话前先在心里过一遍,听皇上这么问,想了想回道:“启禀皇上,臣以为两位皇子都各有好处,实在难分高下。”
  皇帝略有意外,本想试探他是否有公心,想不到他不趁机说萧景的好话,反而说两人都有好处,这倒奇了。
  其实也不算多么意外,以贾环现在人微言轻的地位,说谁好谁坏屁用都没有,说萧景好,必然遭皇帝猜忌和逆反心理。
  所以贾环用迂回法,说:“从私人感情上来说,臣当然希望淳王能继承大位,因为他肚量比较大,四年前臣的老师落了榜,臣一时糊涂怀疑他搞了鬼,把他骂了一通,事后他即没报复也没去臣家里告状。伺候如此大度宽宏的主子,底下人的日子也好过些不是?
  只是今天皇上垂问,臣不敢以私情废国事,必要摒弃偏见对两位皇子做个公平的评价。”
  “你只管说罢,朕不会怪罪你。”皇帝催促,很好奇他所谓的公正评价是什么。
  “裕王的好处是聪明能干,读书也好,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完成一件事。淳王在自身才干方面要差一些,所以他用借力的方法弥补这弱点,就是他能用人,知道听别人的忠言,能从他人的谏言中选中一条最有利的法子。
  总之,两位殿下各有长处。”
  这番御前应对贾环答得极高明,表面上他非常公正忠心,先夸萧晨聪明能干会来事,反而说萧景在才干上不如兄弟。可是正因为萧景自身才干欠缺,所以他不得不用别人的才干来弥补自身不足,大肚能容,用心识人用人。
  做为一个皇帝,最好的素质并不是自身多能干,因为他再能干也治不了这么大的国家。而在于会不会用人,历代明君无不是善于用人。
  如果皇帝还没老糊涂,应该能看到这一层。
  果然皇帝听了,用手抚着胡子沉思起来,的确,他对萧晨比较偏心,不仅是因为萧晨母妃位份较高,更重要的是萧晨聪明能干,议起国事来头头是道,比萧景强不少。
  今天听贾环一说,皇帝才意识到,萧景虽然不如兄弟能干,也是有长处的,而这长处正是做为一个皇帝最好的素质,不但能用人,而且能容人,将来新旧更替时不致于掀起大的政潮。而且他对兄弟也有手足之情,被萧晨算计了,也没见他有什么报复举动,仍然对兄弟友爱照顾,将来得了大位,想必不会出现手足相残的局面。
  萧晨和他比起来,在容人的肚量上就有些不如了,仗着自己聪明能干,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好意见。再能干的皇帝也离不开大臣的辅佐,萧晨在用人上是差了些,而且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不得,如果不是老皇帝还硬朗,只怕要上演玄武门惨案了。
  贾环不知道自己这番话已经把皇帝偏了的心眼扳正了一分,只知皇帝已经听进去了。接下来的,还得看萧景的表现。
  皇帝对贾环的奏对很满意,说:“按常例,状元是第一天子门生,可以向皇帝提个要求,你想提什么要求吗?”
  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抓住,一辈子都没机会了,贾环赶紧跪下来,叩首说:“谢皇上隆恩,请皇上赦免臣父的罪过。”
  “这也是情理之事,只是,你父亲有什么罪呢?”
  “臣家世泽五代,富贵百年,难免有不肖子弟为非做歹,臣父不能约束管教,此大罪也。国法重如山,臣不敢为犯法子弟求情。”贾环又做痛哭零涕状,“臣祖母年迈,家中姐妹和兄长宝玉,侄儿贾兰都是纯善无辜之人,将来若是合家获罪,还请皇上赦免无罪之人。”
  皇帝微微点头,贾府的烂事他早有耳闻,对这些烂到根子里的勋贵之家他心里是极其看不惯的,因为想把这帮混蛋留给新帝立威,所以没有下手收拾。现在状元为其家求情,也是一片孝心,只可惜这么个人竟然生在那种脏地方。
  贾环退下后,皇帝对身边的心腹太监夏秉忠说:“你看他这人怎么样?”
  “万岁爷心中早有成算,何用奴才多嘴。”夏秉忠也是成了精的太监头子,哪里看不出皇帝已经有了要栽培贾环的念头。
  当时皇帝明明知道舞弊案是捕风捉影的事,而且已经打算放过双方当事人,却不下旨释放他,仍把他关在诏狱,是想考验他的心志。后来又命翰林院给他压了许多枯燥劳累的编书活,也是想磨炼他,同时考察他的为人。
  知道了皇帝的意思,夏秉忠自然要顺着皇帝的心意。说:“小贾大人是个好苗子,大难临头不乱方寸,大喜降临又能保持谦虚冷静,对上司交待的差事任劳任怨,且不说学问,只这分素质就可做栋梁之材了。只可惜太年轻了,这样的人,不怕打压,就怕捧杀,过早重用他是拔苗助长。”
  皇帝觉得他说到自己自己心里去了。不觉点头同意:“你说的对,他年少得志,朕怕他骄傲自满,也怕别人因嫉妒毁了他。现在用他早了些,还是再将他打磨一番的好。”
  贾环退出宫后直接回家。皇帝召见的事早就传到贾府,又把贾家上下人等吓得惴惴不安。贾环安慰老太太一番:“没什么事,只是考察一下学问,皇上很和气,还请我吃饭,又赏了东西呢。”
  说着把皇帝赐的珍贵文具拿来给家长看。
  “那叫赐膳,怎么说话呢。”贾政板着脸斥责,心里却无比羡慕,贾家世代簪缨,除了两位打江山的国公爷,还没有一个人能得皇帝请吃饭,怎么不让人羡慕死。
  贾母欢喜之余,又惋惜这荣耀没落在衔玉而生的宝玉头上。如果是宝玉得了皇帝的青眼,那才是全家之福呢。
  贾母无比慈爱的看向贾环,问道:“明天是休息日吧?你不是要在园子里请你的同年?”
  贾环被她的慈爱目光看得受宠若惊,忙回道:“是,我打算先请几位翰林院的庶吉士。”
  庶吉士是朝考中得优的进士,有储相之称,内阁宰相多数出身于此,虽然比不上殿试结束就直接当翰林的状元榜眼探花,也是极其清贵的。贾环是丁酉科魁首,所以才有这面子请这么多庶吉士来家。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8/5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