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解冤成爱 作者:俺也试试(上)【完结】(58)

2019-06-20  作者|标签:俺也试试 快穿 情有独钟 前世今生 欢喜冤家

  京城这些日子并不比边境轻松。

  胡军过境,我军溃败的军情传来,满朝震惊!有人直言靖远侯之死是此战火之因。太子说这正证明了靖远侯有通敌之嫌——他的部下谋害了郭将军,引胡入境。

  皇帝开始表现出对太子的不满:将本来是几个皇子之间的争斗,演绎成了有伤国体的烦心事!

  一见皇帝看向太子的小眼神不对,朝堂上就更争得厉害,迟迟无法定下该点谁为元帅,整兵救援。

  因多年无战事,皇帝点的几个人要么年迈告老,要么已经过世了。有人推荐了年轻的将领,马上被人指出种种不足,让皇帝无法定夺。

  一连几天,军报连连,再三证实了边境地区的十五万守军已经全线溃败。皇帝要求朝臣马上停止争辩谁是谁非,给出领兵人选。可朝臣们却一致声称,之所以要分辨罪魁祸首,是因为不能让造成这种情况的人指定统帅!以免一错再错!

  这理由义正词严,连皇帝都无法反驳。可谁心里不明白:现在国无主将,此时领兵的人必然一跃冲天,成为新的手握实在兵权的重臣!对各方而言,这个人日后或为依仗或为羁绊,不能不谨慎选择!傻子才会放弃为自己的人争取,还得借机将其他人使劲往下踩。

  太子本来以为自己掌握了朝中群臣,才大胆铲除了给皇子当靠山的几个文臣武将,可是他选择的郭将军没有立住,现在还不能找任何过去与洪家、靖远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皇子有瓜葛的人……

  结果,太子匆忙提出来的,有籍籍无名之辈、或者过去有污点但现在想复出的武将、曾经与靖远侯为敌的人,甚至太子妃的亲戚朋友……

  只是没一个是矬子里能拔起来的将军。

  于是,就是想支持太子的那些臣子,也因边境情形危急而不敢拿江山开玩笑,不再一味顺遂太子,更别说那些尚未被太子收服的人了。太子的人无法掌兵,太子也绝对不让非自己阵营的人得逞——不然的话,前面的事情都白干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别说粮Cao兵员,就是应战的主将也定不下来,皇帝气得摔奏章也没用。正在此时,洪锐举旗领兵的自荐信到了,洪家已经完全没落,在朝中无有任何接应。一时间,所有朝臣都合力抨击洪锐居心不良,无诏起兵——什么人哪!截胡!

  皇帝忙向洪锐老家派出一支禁军,围住洪家全族老少,以免洪锐手握兵权后起不轨之心。他比过去更急迫地要派出援军:不仅为了赶走胡兵,也为了防止洪锐之军成势。可惜越急越无法找到合适人选:一盘散沙,没人能得到多数朝臣的支持。大家开始寄希望于洪锐是个残废,就是招兵了,也不见得能有几个人。

  接着,洪锐的胜绩连连传来,从皇帝太子到文武群臣不喜反忧——洪锐没有得到皇帝的旨意就敢起兵,这样的人,无视天威,得胜后会如何?外患就是平了,内乱了怎么办?!

  尤其是太子,心中尤其不安:十七皇子在西北!本来就是因为和自己作对才逃过去的!洪锐如果因打败了胡兵而名声大震,会不会乘胜领兵携十七皇子归来,逼着皇帝废了自己,拥立十七为太子?

  他后悔当初因觉得十七无足轻重就没有太认真,没有依从方先生的意思,迅速将十七皇子这个隐患彻底铲除,这么说来,方先生的确有先见之明。但是方先生这个人手段也过于毒辣了,现在要找个替罪的……

  皇帝直接点了个无名的中年武将,并故伎重演,将其女儿纳入宫中,封成了个妃子,让对方觉得自己也许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皇子的外祖。虽然有前车之鉴,但人们都会觉得那是别人的错误,落到了自己身上,也许就会不同……

  然后就是发告征兵,可是还没落实到乡里,边关又传来了捷报——胡兵被打退了,洪将军战死。

  皇帝和太子都松了口气,暗道洪锐真是个聪明人。

  不久,皇帝发旨:洪锐私自起兵,不合法度,有功不赏。可鉴于他为国捐躯,有罪不罚。

  皇帝又招回前往洪锐老家的禁军,以示宽和。言外之意:让洪家从此在乡间自生自灭,别再出幺蛾子了。

  朝中的臣子无人与洪家有利益之交,此时就是有人觉得亏待了洪将军,也不愿为个不相关的人去惹火皇帝——你难道支持洪锐不领圣意,一意孤行吗?

  这场战事在一片“皇上圣明”、“天佑吾朝”中圆满结束。

  太子私见皇帝,捶胸痛哭,说自己被人蒙蔽,信任了不该信任的人,他现在才发现了许多背着他发生的事情,他一定好好整顿东宫,希望皇帝原谅。

  皇帝经此惊吓,不思整顿朝事,反而感慨人生苦短,生死莫测,要及时行乐才对。他召见了几个主要大臣,监测了他们的忠诚度,将自己每月出席的朝会减为三次,余下则是让太子监国。

  朝臣们见皇帝对太子如此器重,朝堂上的争吵立马少了,太子又顺利地主掌了朝事。被封的元帅,依然走马上任,前往去接手边境洪锐留下的几万军兵。他的女儿一直不被宠幸,自然无孕。

  追随洪锐的副将高岩虽然在洪锐死后领兵赶走了胡兵,但是因协从洪锐无诏起兵,也是功罪相抵,朝廷派去的传令使一到,就解了高岩的兵权。许多兵士不服,但是高岩的浑家正好追到了军营,竟然是只长相漂亮的母老虎,她拿着擀面杖满营找高岩,说高岩抛妻舍子,不是个东西。

  传令使正好借机命高岩退了兵籍,跟老婆回乡了——也就不必担心日后新将军上任,会重蹈郭将军的旧辙。

  潘杰带人回到京城时,冬去春至,朝廷有关这次边关战事的一系列举措已经尘埃落定。因为潘杰事先派人入京告知了他们的行程,他们的车马在城外就被人群围住了,死难者的家人嚎哭着来接灵,活着人的亲属也等在城外,想早点与亲人相见。

  潘杰的家人都不在京,以为没人会来等着他,所以见到路边马车旁站着的方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头一眼都没认出方先生:半年多不见,方先生穿了身深褐色衣服,瘦得脱形,脸上的皮紧附在颧骨腮骨上,眼睛深陷,嘴唇干瘪,过去那惊人的风采俊美消失殆尽……

  在路边一片哭声和叫声中,潘杰下了马,向方先生行了礼,方先生回礼,转身示意他与自己上车,有人打开车帘,将方先生扶上了马车,潘杰觉得车中憋闷,可是见方先生动作羸弱,想来方先生是想和自己说话,又不愿站在嘈杂的路边。

  潘杰挤入了马车,坐在了方先生侧面。方先生有些微喘,看来上车都让他疲惫,那何必要到城外来接他呢?他已经给方先生去信,说十七皇子死了,他也算是完成了任务,方先生何不就在府中等着他回去细说呢?难道方先生不信宾客府中的人?有什么话得避开人?……被洪老三八卦后,潘杰对方先生就多了些心眼。

  方先生抬袖掩住口,咳了一声,然后抬起眼睛看向潘杰,眼神依然寒冷:“十七皇子的人头,可曾带回?”

  潘杰方才还以为方先生这副模样是因为心存内疚,一听方先生这话,就觉得该算是昧了良心的报应。

  潘杰淡着脸,说了自己如何一直跟着十七皇子,寻机下手,可是碰上了石城被围,那天早上十七皇子如何留在了城中,后来又如何广施医术,得到了兵民的喜爱,他不能公然杀人……直到最后,他与洪老三去救城破之处,十七皇子所在之地也被攻破,他与洪老三回来时看着十七皇子被胡兵扔下了城墙……

  洪将军解围后,民众感念十七皇子的善行,将十七皇子和去拉他而身亡的小和尚与石城战死的英烈们同葬,所以十七皇子从发殡到入土,旁边都有千万人跟着,他无法动手去毁尸。后来,那个瘸子洪老三在十七皇子墓边建了小房,与几个人守墓,如果他带人去掘坟,就会被人知晓。洪将军战死,死前曾当众为十七皇子烧香,石城中的人正在悲伤中,他不敢惹起众怒,给人们诋毁太子的借口,加上所带侍卫死了大半,他就决定先回来了……

  方先生垂目默默地听着,偶尔掩口咳一声。

  等潘杰说完,方先生抬眼追问:“他肯定死了?”

  这是疑我了?潘杰迎着方先生的目光,竭力冷漠表情:“亲眼所见,万无虚假。”

  方先生嘴角扭曲:“难怪洪锐会死……”

  潘杰握紧了拳头——他忽然发现自己变了,他原来就是方先生这样的人。他带人击杀那些皇子时,心中毫无耿介:自古以来,宫中的争斗残酷血腥,从无休止。他身为东宫侍卫,自然要为太子效忠。而那些觊觎太子之位的,同样是不择手段的险恶。可是现在,经历了石城的守卫战,目睹过十七皇子弯腰给人包扎治伤的背影,他怎么觉得方先生鄙陋下乘,真如洪老三说的,是一个小人。

  潘杰语调平直地说:“洪将军战死后,石城军民也是万人相送,听说有人想在洪将军和上千将士的死处修座祭祠,永记那些为护我朝而身死的烈士。”别人没你想的那么坏!

  方先生抬眼审视潘杰,潘杰木着脸没表情。方先生又问道:“从来没有人听说十七皇子在京城学过医,可有谁透露过他是从哪里学的医?”

  您还想去抓教他医术的人?潘杰摇头:“人们叫他小神医,说他有天赐之术,许是仙人下世救人的。”

  方先生讥讽地笑:“仙人?不过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真小人!他在当地广施恩惠,可泄露过他的身份?”

  潘杰摇头:“这倒是没有过,收留了十七皇子的地头蛇洪老大对人说他是洪家后代,石城里有人传言他是靖远侯的小儿子。除了他身边的洪老三,没人知道他的身份。他的坟上是个木牌,上写神医秦惟之墓,听说洪将军临去死战前吩咐要好好给他修座坟茔,日后该会换成石碑。”

  方先生自语:“洪锐一死,更不会有人说什么了……说了,对洪家没好处,弄不好会惹祸,那个瘸子不会犯傻……”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8/7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