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果然是不适合,”鹤西朗很困扰,“要是学生们都只顾着看我,而不听我讲课怎么办?”
金浔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第10章 第十章
时隔一周后,鹤西朗终于去学校了。虽然只是轻微骨折,但阵仗大得不行,坐在轮椅上让金浔峰把自己推着走,学生看到了都自动让出了一条路,那阵仗跟皇帝出游似的。
一进教室大家都惊呆了,老师竟然受了这么重的伤?一时间所有学生都凑了上来,纷纷问怎么样了。
鹤西朗摆摆手,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说没事儿,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昨晚还被痛得一抽一抽的。
上课后,金浔峰在前排找了个位置坐下,刚好在许千灯后面。不料他刚坐下就看到许千灯转过头来,一双杏眼瞪得圆圆的,几乎是剜了他一眼。
别的同学都没注意到,许千灯确是第一时间就看清楚了,鹤西朗是金浔峰推进来的。许千灯又气得不行,为什么又是这个金浔峰?金浔峰却无所谓,硬生生受了许千灯这眼。
鹤西朗今天讲鲁迅的《伤逝》。
鹤西朗打开教案,说:“相信大家都已经读过原文了,就算没来得及读我也当你们读过了。”
同学们笑。
鹤西朗继续道:“故事很简单,《伤逝》描写了涓生和子君通过自由恋爱相结合,并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开始同居。同居后子君被家务困住,涓生工作遇到困难,二人生活开始出现危机。”
“在这个过程中,涓生对子君的爱被消磨掉了,最后涓生退了回去了,子君却选择了自杀。这篇文章就是子君自杀后,涓生写下的‘悔恨和悲哀’。”
“我们先来看一看写作背景,”鹤西朗打开PPT,“《伤逝》写于1925年,是反映五四时期青年爱情命运的故事。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说过,娜拉走后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子君她没有堕落也没有回去,而是选择了赴死。”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五四运动后某一部分先进青年的思想解放了,但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并没有改善,依旧没有自由恋爱生存的土壤。”
鹤西朗敲了敲黑板:“其实不难看出,故事里涓生和子君的设定,颇有鲁迅和许广平的相识相恋的模式,1925年,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任教,结识了他的学生也是他后来的妻子许广平。在一起后不久,鲁迅就写出了这篇颇有现实意义的小说——《伤逝》。”
讲到这里,突然有一个女同学举手。
鹤西朗停了下来,他在上课第一天就说过,如果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听不懂的,可以当场直接提问。
“老师!你赞成师生恋吗?”提问的女学生脸蛋红扑扑,眼睛水汪汪,满脸害羞与希冀。
“哇喔!!”
“厉害厉害!”
“老师你介意来一场师生恋吗?”
……
学生门沸腾了,七嘴八舌,什么出格的话都说了出来。
白痴。许千灯在心里骂,她才不会不过脑子提出这种问题。
文学院女生至少占了四分之三的比例,在这个教室里,有几十双眼睛在看鹤西朗,她们的目光明亮又热切。
面对鹤西朗这样的老师,有不少学生觉得,师生恋是值得憧憬的,是甜蜜的禁果。然而当事人毫不留情打碎了她们的幻想。
鹤西朗开口,声音很温柔,态度很坚定:“我从来不赞成师生恋。”
至少有一半的学生表情拉拢了下来。
鹤西朗敲了敲黑板:“同学们,你们要清楚一点,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你们是处于不断接受和屈服的过程。你们觉得,这种情况下的恋爱关系是正常关系吗?”
“难道老师就一定比学生懂得多吗?”有学生不服。
“当然,也有可能是作为老师的我屈服,因为我被你们引诱着层层深入,越讲越深。” 说道这里,鹤西朗笑了,“欢迎同学们让我屈服。”
教室里一片尖叫声。
“老师,我觉得你说得不对。”有一个女生举手,“可能在学识方面,老师是比学生厉害,但是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有些老师就比不上学生。即便他在学识上超过我,但他可能是生活白痴,他可能不会做饭,他可能在人际关系上呆傻木讷……情侣之间,互补不是很常见的吗?”
同学们听得有些懵,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起哄。
鹤西朗没有说话,这个问题太具体了,让他有些不好的预感。
他没有多问,只是摇头:“不管你个人体验如何,我的观点始终不会改变。”
那个学生沉默的坐下,显得有些失落。
鹤西朗继续道:“我们看这里,这时候涓生对子君的爱就开始消散了,涓生后悔了。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大家注意娟生分手时说的这句话,‘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
鹤西朗敲了敲黑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娟生的自私,明明是他自己对子君无爱,却要说出‘这于你倒好得多’,即使是到了现在,他还在为自己的不爱找借口,他根本没有身为一个正常人的担当。和娟生比起来,毅然赴死的子君,比他要勇敢得多。”
本来刚才还好好的,但是听到这里,下面一个女孩突然发出了低低的抽泣声。
鹤西朗开始还装作没听到,但是女孩儿哭声越来越大,惊动了周围一圈人。
鹤西朗问:“同学你身体不舒服吗?”
“老……老师我没事儿。”女学生摇头。
鹤西朗信了,继续讲课。
那个女生同桌当然不像鹤西朗这么“直男”,小声问:“你怎么啦?”
不料这个问题一出,那个女同学哭得更凶了。
“我……我就是想起了我男朋友,明明是他想分手了,却让我选,说如果你不爱了就放手吧,我会支持你的决定的。他……他怎么能这样?明明要分手的是他,却用冷暴力逼我先分手,还把责任全推到我身上。”
那个女生又捂着嘴巴哭了一会儿,在同桌的安慰下,好半天才擦干眼泪重新开始听课。刚回过神,就听见鹤西朗清冷的声音响起。
“涓生和子君是自由相爱,但为什么自由恋爱最后还是这个后果?是因为贫穷吗?鲁迅在书里说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话究竟对不对?”
“老师我认为是对的。”
鹤西朗本来是想来个自问自答,不料被一个男同学半路截胡了。
他干脆停了下来,让对方继续说。
“我就特别理解涓生的心态,我前女友花钱特别厉害,我一个月两千块生活费,我要给她花一千,而且逢年过节还要我送奢侈品。”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就女生多,听他这么说立刻就不乐意了,七嘴八舌的反驳着。
“那是你女朋友的问题,我和我男朋友约会我还AA呢。”
“就是,明明就是你女朋友的问题,你以为谁都把男朋友当提款机啊?”
“呵呵,找个不花你钱的,没准儿你又嫌弃别人不好看。”
……
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把刚才发言的男生骂了个狗血淋头。同学们讲了一会儿,这才发现鹤西朗没了声音,尴尬的闭了嘴,课堂逐渐恢复了安静。
鹤西朗问:“讨论完了?”
同学们整齐划一的点头。
“那我们继续上课,‘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话,完全是错的。”
全场哗然。
鹤西朗解释:“爱情、x_ing、婚姻,这三者是不同的。爱情不等于婚姻,婚姻要有所附丽,但是爱情不用。爱情只是某一瞬间的感觉,不是一个常态,所以涓生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认为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没有爱,这是错误的,是她自己出了问题。”
“张爱玲是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从小生活在缺爱的环境里,她不能理解范柳原对白流苏的那种爱。文中白流苏不知道范柳原究竟喜欢她什么,范柳原的表达,白流苏不理解。”
“可如果当初范柳原对白流苏没有好感,那就不会有以后的故事,张爱玲把一见钟情的爱情给切断了。”
学生们瞪大了眼睛。
鹤西朗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声音说:“两人是因为真爱才在一起的,后来分开是因为有别的原因。但是并不能说他们分开后,就否定了他们之前存在的爱。”
“因为文化的错位,范柳原和白流苏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理解。范柳原是因为恋爱想结婚,而白流苏把结婚当做改变自己命运的手段。但你们要知道,爱情只是一个状态,而不是一个结果。结果跟过程没有关系,爱的程度与过程也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