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同人)长生劫 作者:微云烟波【完结】(25)
刚刚过了正月初五,还没过元宵节,裴矩再次离开了长安,前往洛阳,毕竟洛阳那边如今是帝都,他还得去给杨广复命。哪怕对于杨广其实并不满意,但是裴矩名义上是杨广的臣子,还是得继续表现出一副忠君爱国的模样来。
张玉书倒是在长安也有了些名声,楼观道那边给他弄到了一个旅帅的认命,将他送入了军中,再过不久便要再次征讨高丽,他又不可能全部换上楼观道和天师道给他准备的人,这不是明确告诉别人他有问题吗?以他的级别,带个五个人跟着,已经是给他开后门了。因此,他需要靠着自己的武功还是兵法,起码让自己手底下的人还有那些低级的军官,比如说队正副队正他们心服口服,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空降来的长官,在下面掣肘,使得军令不答,他x_ing子坚韧,对于未来几乎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这次从军是第一步,这时的手下,便是他最初的班底,他必须要重视,因此,收到任命书之后,他便直接带着几个亲兵护卫往洛阳从军去了。
侯希白并无亲友在世,这次来长安,未必不是因为石之轩安隆都在长安的缘故,估摸着已经见过面了,反正后来侯希白看裴宣的目光就显得更加友善亲近了许多。裴矩离开之后第二天,侯希白便也向裴宣告了别,说是要回蜀中了。
裴宣也没如何挽留,他跟侯希白也就是别人看起来相对亲近罢了,实则真没多少交情,再者,他本来也是极洒脱的人,所谓人有悲欢离合,侯希白本也就是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将来自然还会再见。
裴宣直接回了楼观道,张子阳和张子远这会儿还在楼观道,并没有回龙虎山,龙虎山毕竟偏远了一些,消息不够灵通,而且他们也需要跟楼观道达成更深的合作关系,比如说,根据那本《洪荒志》重新定下道教的神灵谱系,并且还得商议着道门将来的出路问题。佛门是前车之鉴,道门根本不可能跟佛门一样,过深地牵扯到天下之争里面,这次实在是迫不得已,真让佛门得逞,只怕是佛门影响力愈发强大,最终都要没有道门的立足之地了。虽说李渊那边对道门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亲近之心,但是,与其投资一个立场不稳定,暧昧不明的对象,为什么不能扶持自家的代言人呢!因此,李渊想要左右逢源,很显然打错了如意算盘。
道门不可能跟佛门一样,弄个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出来,想要具备较为深入的影响力,就需要在各地正常的神灵祭祀上做文章。
一般来说,各地除了道观佛寺来说,颇有些别的神祠,比如说山中有山神庙,水边有龙神庙,地方上也都有土地城隍,这些都是小神,一般不过一两个庙祝罢了,但是,数量却很是可观,另外还有什么月老祠之类的。道门便想要主持这方面的神祠祭祀,如此一来,道门深入民间,却不牵扯到任何朝政,即便改朝换代,也不会影响到道门的传承。当然,三清的祭祀也是不能少的,却不在民间,而是选取名山大川,修建道观,祭祀三清。至于其他的诸如昊天还有历代帝王封禅所封的神灵,自然有历朝历代的皇室祭祀,这就要跟道门分割开来了。
天师道跟楼观道虽然在道门中势大,另外也就是上清派,但是并不是说,道门也就这三派了,当年葛玄之后,便传下了上清、灵宝、三洞三派,另外还有些别的小门派,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力量,楼观道跟天师道显然不能吃独食,因此干脆派人四处送信,却独独绕过了跟佛门不清不楚的上清派以及上清派的附庸,用他们的说法就是,上清派既然背叛了道门,跟佛门沆瀣一气,那么,就让他们跟佛门继续混下去吧!
各个道家门派的人往终南山过来,自然是瞒不了人的,但是楼观道打出来的旗号是重新制定华夏神灵谱系,这自然是道门大事,总得得到其他道家门派家族的认同,要不然,还是和以前一样,各行其是,混乱不堪,道门想要大兴自然是遥遥无期。
很多人是以一种看笑话的架势看待这回事的,毕竟,道门说实话,分裂已久,神灵谱系也是混乱不堪,尤其是一些家族式的道家门派,更是直接封自家的祖先为祖神,便是帝王将相,也在自家祖先之下,因此,一直混不开,这回楼观道想要搞出一个统一的谱系来,只怕光是扯皮,就要扯个三五年了。
上清派那边对此自然赶到愤恨不已,跑过来问为什么没自己什么事,却被在场的人有志一同地冷嘲热讽了一番,你们都跑去捧佛门的臭脚,相信那狗屁的佛祖弘法了,那干脆剃个光头进佛门算了,还跑到这边来,让我们也数典忘祖,跟着你们给佛门卑躬屈膝不成!气得上清派的人勃然大怒,最终怒气冲冲的甩袖而去。
楼观道跟天师道这边已经达成了合作,底下的小门小派就算有什么意见,也只能等着慢慢商榷了,因此,在几个擅长望气观命的道士见过张玉书之后,甚至跟张玉书有过一定程度上的接触之后,几乎所有的门派都同意了这个计划,推动张玉书上位,然后由道门主持中原民间祭祀。
当然,在这之前,神灵谱系的订立,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张果在道门辈分比较高,裴宣又是《洪荒志》的缔造者,因此,他也得以参与了这项工作,他对道门乱七八糟的神灵知道得实在不是很多,后世的时候,他也就是看看各种小说罢了,逍遥派说是道门,尊奉的是庄子,也就是所谓的南华真人,但是,也就是入门的时候拜一下庄子的画像,逢年过节,谁记得这回事啊!因此,他真心对此了解不多,如今不过是在边上敲敲边鼓,不过,后世那些小说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灵感,比如说天庭的构成。
这事实在是非常耗费心力,各门各派都想要自家的祖先在天庭占据一个肥缺,比如说天师什么的,楼观道就比较方便,他们尊奉的是老君,这早就定下来了,其他尊奉三清的同样差不多,只要将自己的祖师爷安排成三清的弟子什么的,别的那些家族式的道门,就得为了自家祖先在天庭的地位高低纠缠不清,谁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修仙,修到最后,跑到天上去一看,自己只能做个杂兵,给人家神仙看大门啊!
裴宣正在那边看着一堆原本仙风道骨的道士,为了这事吵得形象全无,几乎要跟泼妇打架一样,冲上去撕扯,就觉得异常好笑。
裴宣想要在一边继续看好戏的愿望显然没能实现,杨广也听说了他的名头,直接一道旨意下到了楼观道,他要第二次亲征,要裴宣这个才子伴驾。杨广这人一向自负,他自诩文采,当年也写过一首《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这会儿听说裴宣因为诗词的造诣,竟然被人称作是谪仙人,不免又是好奇,又是有些嫉妒,不过,裴宣是自己的能臣裴矩之子,因此,他还是表现出了一下自己的宽容大度,很是慷慨地封了裴宣一个翰林学士的官职,然后便召裴宣伴驾。
这会儿大隋权威还在,或者这样说,直到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大隋依旧是正统,因此,李渊才要掩耳盗铃一般,搞出一个傀儡皇泰主来,闹出一个禅位的把戏,以示自己继承了隋朝的正统。因此,裴宣即便对杨广没有多少好感,但是这会儿却是不得不奉旨。他若是山野散人,倒是无妨,偏偏他出身闻喜裴氏,裴矩跟他没多少感情,裴蕴对他却是挺照顾的。另外还有楼观道呢,他可不想惹恼了杨广,结果杨广再次被冲昏了头,直接宣布楼观道是邪教什么的,那乐子就大了。因此,裴宣还是收拾了行装,骑马往洛阳而去。
第43章 面圣
洛阳距离长安也不算太远,快马加鞭也就几日的功夫便到了。杨广派来的人已经在等候,等到裴宣在驿站沐浴更衣之后,便引着裴宣进了宫。
裴宣这会儿假假也有了个翰林学士的官位,因此被引进殿中,见得前面一人高座,便作了个长揖,口中道:“臣裴宣见过圣上,圣上万安!”这年头的臣子并不位卑,不需要见了皇帝就得下跪,也就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免不了罢了,但是在随意一点的场合,作揖也便足够了。如宰相一流,更是能够在君前从容入座,所谓坐而论道便是如此,一直到了宋朝,宋太祖自个的位置是被黄袍加身来的,因此,先是杯酒释兵权,然后就要削了臣子的地位,撤去了宰相的椅子,从此,在皇帝面前,就算是他大发慈悲赐座,你也只能半边屁股虚坐着,还不如站着强。
明朝也就是朱元璋跟朱棣父子两个算是比较有权威的,后来差不多几乎就是虚君了,人家内阁的宰相直接就能对皇帝说:“你在后宫跟你的嫔妃玩玩就行,至于国事,有我们就够了!”要不然,为什么嘉靖能够几十年修道不上朝,万历皇帝跟臣子赌气,也窝在后宫不动弹,国家还能照常运行了!倒是崇祯,勤政倒是勤政了,却是个不合时宜的,将能够依靠的所谓阉党给干掉了,自个再勤政还得被臣子掣肘,加上运气太糟糕,也只好做个亡国之君了!再往后,尤其是清朝,文人原本那点骨气被杀了个干干净净,直接就从臣子变成了奴才,对主子还忠心耿耿得要命,等到民国的时候,一些文人这会儿倒是肯殉国了,着实叫人不齿。
裴宣行礼也没行多久,那边就听见杨广的声音:“免礼!”
裴宣自然不会矫情,道了声谢,便直起身来,这会儿才算是看清了杨广什么模样。杨广这会儿年纪已经不小了,据说年轻的时候,杨广也是英气勃勃,英俊潇洒的美少年,但是这会儿已然是人到中年,又一直沉迷于酒色,似乎要将之前为了争夺储位所受的憋屈全部补回来一样。因此虽说修炼过武功,但是人还是发福了许多,精神也不是太好。不过身为帝王,身上确实带着威严之气,只是眼神中,却带着y-in鸷之色,这会儿见得裴宣,脸上神情缓和了一些。
杨广这人虽说如今显得很是刚愎自用,而且也颇为暴戾,但是这会儿还是比较有理智的,自然不会对裴宣如何,只是笑道:“早听说裴爱卿有一独子,朕却是从未见过,如今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
“圣上谬赞了!”裴宣自然要谦虚一把。
杨广笑道:“你父乃是朕的肱骨之臣,不必如此拘谨!”也不知道他从哪儿觉得裴宣拘谨了,又说道赐座。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