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上学的日子 作者:微微多【完结】(45)

2019-12-22  作者|标签:微微多


  “云笙!”叶勉几步跨过去。
  阮云笙回了神,抬起头冲他笑了笑,苦味盎然。
  人多嘴杂,几人进了暖阁,魏昂渊把侍童都驱了出去。
  “怎么回事?”
  “我们阮府里出了点事,这次恐不能善了。”阮云笙垂眸道。
  几人大惊,阮云笙一向稳妥,他说不能善了,那必然是出大事了。
  “可是阮都御史?”李兆率先反应过来急问,又呐呐道:“没听我爹说过啊......”
  阮云笙苦笑,“哪能还没个定数就闹的满朝皆知,如若真是那样,我们阮家也是彻底完了。”
  “别胡说!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讲。”叶勉凝眉道。
  阮云笙叹了口气,“我爹七年前还是副都御史时,在江南巡视,路过兆安县,那兆安县知县是我们阮家一远房亲族,碰巧他们有一灭门案重囚要定罪,因那重囚是兆安县县尉,有官职在身,需当地州府清史司上呈到京城刑部与都察院,那知县见我爹人在兆安,便直接呈与我爹。”
  “可是那案子有问题?”魏昂渊皱眉问。
  阮云笙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爹与当地清吏司复核过后,当时见没什么问题便将此囚判了秋斩,后呈与京城批核,那犯人便被处决了,哪想......”
  阮云笙攥了攥拳头,“哪想前几日,一举子到大理寺去翻案,要翻的就是此案。”
  几人大惊,“那举子是什么人?此案果真冤案?”
  “那举子是那县尉的外甥”,阮云笙咬了咬嘴唇,“大理寺暂把此案压了下来,私下知会了我爹,我爹他们拿着举子手里的证据暗中调查,那县尉果然是被人陷害。”
  叶勉咽了咽口水,“阮都御史只是参与此案复核......”
  “大文朝律,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脏论重处,”魏昂渊拧眉打断叶勉,“现在坏就坏在那兆安县知县和阮家有亲,有些事就说不清了。”
  几人从暖阁出来,学屋里有两个爱闹的本想打趣他们,问他们在暖阁里偷偷摸摸商量什么坏事呢,却见几人都一副山雨欲来的模样,便没敢吱语。
  启瑞院学屋罕见地在课休期间没人打闹喧哗,来上课的先生进了院子,没听见屋里有动静,又重新退了出去,仰头看了下院匾见没走错才重新抬脚迈进屋来。
  兆安县县尉的冤案平反没几天便在京里闹的沸沸扬扬,毕竟是举子亲来投案,大理寺能压下几天给阮家来谋划已经是天大的面子。
  大文朝律法严明,查证后,经办此案的十几个官吏从狱卒到官员全部按过追责,地方主审官及刑部清吏司郎中革职查办,兆安县县尉遗孀按例抚恤。
  阮云笙的爹是大文朝正三品大员,在朝里的势力盘根错节,本来复核错一处地方小官的冤案也不会伤到根本,奈何御史这种言官,弹劾百官纠察官狞,平时最是要行正坐端的,这些年下来得罪的人数不胜数,朝中各方势力拉扯了几回之后,皇帝亲着大理寺卿调查阮左都御史是否“受贿枉法”,而后再做定夺。
  朝上风云变幻,对学里影响却不多。
  天气渐渐转暖,满城的积雪早已化了个干净.
  京城的阳春三月虽不比江南那样绿柳芳枝,却也是春华风暖,让人愉悦。
  今儿是三月初九,学生们要登山拜魁元庙。
  宝丰院撤了屋里最后一个火盆,一大清早,叶勉站在地上举着胳膊让丫鬟们伺候他换春衫。
  明亮却不耀眼的阳光从木窗格透进屋来,叶勉站在窗前由着宝荷她们摆弄,难得的好心情哼着不成调子的小曲儿,看着窗外仆妇们领着几个粗使丫头蹲在地上种花埋草。
  针线房上来送这一季新衣裳的刘妈妈满脸堆笑站在屋里,不错眼珠子地瞅着宝年和宝荷蹲在地上,给长得玉人儿一般的四少爷整理衣衫,挂香包佩玉。
  “这一季的衣裳都是南边儿来的样式吧?”宝荷一边伸手抚平腰带一边赞道:“怪好看的,颜色也鲜亮。”
  宝年点了点头,“腰掐的可真紧,倒是显身儿。”
  “姑娘真真好眼力,”刘妈妈忙笑着走上前讨好道:“咱们大少爷和四少爷这季的衣裳不仅是南边的样式,料子也是直接从南边买的,咱们府里还新请了两个姑苏的绣娘,绣法也不一样了,您瞧瞧。”
  宝年定眼看了看叶勉领口和腰间的银线暗绣海棠花纹,满意地点了点头,“还真是,比之前的绣娘做的好,那你让她们再给四少爷做几双袜子,袜口儿就绣踏浪纹。”
  “哎!”刘妈妈赶紧应承着,“过两日就给您送来。”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5/22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