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胡宝山家也是刚吃完饭,正聚在一起烤火聊天。
吴林见两人这么快上门,很是高兴,他把两人带到堂屋里谈事。
堂屋的一边就放着胡宝山做木工的工具,耧车的耧斗、下籽桶和耧把已经做好,再过几天把其他几个部件做好就可以组装起来。
吴林从墙边拿起画着图纸的那块木板,眼中带着欣赏,跟两人说道:“这耧车简直绝了,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自然都是华国老祖宗想出来的。
殷裴楠没答这句,笑道:“吴大哥,这还不是最好用的,等做出来,试过能用,咱们这犁头还要换成铁的,那时候会更省时省力。”
“对对,这样更好。”吴林双眼一亮,然后看着他们问道:“你们过来,是不是有结果了?”
左安点头,道:“对,但是我们想先问问,朝廷的奖励是什么?”
吴林说道:“银子。”
两人对视一眼,殷裴楠问道:“可以换成别的吗?”
吴林疑惑,还有人不想要银子的?他问道:“你们想换什么?”
殷裴楠:“田地。”
吴林皱眉,说道:“据我所知,没有这个先例。而且,也得等证实这确实有用啊。”
殷裴楠很自信,道:“肯定有用的。吴大哥你不是也这么想的么?”
吴林笑,他确实也相信自己的眼光,这耧车,他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大有用处。
殷裴楠道:“吴大哥,这样,反正这耧车还要个两三天才做出来,你就先把我们的想法给你父亲说说看。其实这也好操作的,到时候就把银子折合成田地就行了,当我们买的也行。只是这其中,希望县衙那边能通融一下,稍微给我们行些方便,以后我们也会更积极地改良创造新农具,对吧?”
这么操作确实可行,不过吴林不能保证,只能说:“我尽量给你们说说。刚才你们说的新农具,是有其他的新想法吗?”
左安点头,缓缓道:“是有那么一两个,不过,还没成形。”
吴林看了左安一眼,知道他以前是京中大官家的少爷,见识不少。吴林琢磨了一下他这话的意思,感觉自己没理解错,有那么点要是县衙不能满足条件,那新想法就只能是想法不会再给县衙的意思。
他说道:“我知道了,等过几天做好了,我让我爹过来一趟看看效果。”
说完这事,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殷裴楠和左安便回去了。
过了几天走访亲戚的高峰期,初六,大强叔带着人按时开了工,胡宝山也加紧把耧车做了出来。
初七这天,吴林带着他爹来了村里,几人一起带着耧车去试验。
殷裴楠在自家的空地里整了一畦地出来,专门用来做试验。
整地后,殷裴楠在耧车的耧斗里面装上花生粒,胡宝山和赵秀娥在前面拉着走,殷裴楠在后面扶着耧车把手。
这耧车是三脚耧,就是有三个铧头,可以同时播种三行。
随着前面两人均匀的步伐,耧车慢慢地前行,铧头破开泥土,形成一条小沟;耧斗里面的花生粒从播种口掉入下籽筒,随后分散进入耧车的三条播种耧腿里,再掉入土沟里;随后,后面的劳木又将小沟两边的泥土拨平,完成覆土工作。
因为行走的速度差,花生种子形成了一定的间距,正好符合播种的要求。
这是人力拉耧车的示范。随后,殷裴楠又把耧车套在驴子和牛身上,让一个人拉着驴子和牛在前面走控制速度,也很好地完成了播种任务。
一次过去播三行,而且是开沟播种覆土一
次性完成,大大提高了播种的速度。
吴林两父子看着不住点头,直称赞。
旁边有村民围观,看见这种播种方式也都很感兴趣,直言好。
“这可方便了,不用自己开行,点种,还不用覆土,一步就弄完了,这东西好使啊。”
“我看着那种子的距离也还可以,不比我们点种出来的差。”
“是,要是有这东西,以前种一亩地花生得一天,这个半天就可以做完了。”
一个村民问道:“哎,阿楠,你们这个东西叫什么,除了播花生还能播其他的吗?”
殷裴楠答道:“花生大豆都可以,要是在北方,高粱小麦玉米也都是可以的。”
“哦,这东西,我们能做来用吗?我也想整一个。”
殷裴楠见其他村民们都在窃窃私语,往左安那边一看,见他点头,扬声道:“可以,不过阿伯,这东西费了我们不少心思,您要是想用,稍微给我们一点辛苦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