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间 作者:八口小锅【完结】(21)
唐俞韬指着小个子男人向陈云旗介绍道:“小旗,这是天云村的盛村长,昨天他有事去县里了,今天早上回来的,说过来看看你。”
陈云旗听闻便把手中的画纸放在一旁,站起身来,同盛村长握了握手。
盛村长个子太矮了,站在陈云旗面前都要仰着头跟他对视。他看起来40多岁的年纪,尖嘴猴腮,穿着一件看着挺干净得体的黑色皮夹克,衣领上有一层厚厚的绒线。
握过手他从怀里掏出烟盒给陈云旗递了一根,陈云旗接过烟笑着说:“咱们出去抽。”盛村长赶忙点头:“对对对,在教室里抽烟不好,咱们出去,出去。”
站在教室外陈云旗跟盛村长抽着烟寒暄了一番,他很诚恳地告诉村长,自己也不是正规的支教老师,只是正好有时间来住一段,村长倒没当回事,还是很正式地对陈云旗来支教的行为表示了感谢,向他介绍了村里的情况。
天云村共居住着500余口人,按六个组分散居住在几个山头,天云小学所在的位置是三组。村里以盛姓家族的彝人占多数,也有部分李姓家族。除了盛和李,还有黄、蓝两个姓氏,这其中黄姓是汉人,四个姓氏中互相都有通婚。
天云村村民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就是那条5年前从石壁上凿出的近5公里、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骡马道。而没有骡马道前,村民上山下山则是靠木梯和藤梯,背着沉重的货物像猴子一样在山壁上荡来荡去。
上山途中会经过一个被称为“老鸦嘴”的地方,那里就是一组。老鸦嘴很小,所以一组一共只有三户人家,盛老师家就是其中之一。
陈云旗没有问出“为什么不选择下山居住”这种蠢问题。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他们信奉山神,靠山吃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如果离开大山,他们就会失去依靠,一身的生存技能也无用武之地,更何况山外也没有可以安置他们的地方,没有地给他们种。他们对这险恶的自然条件早已熟悉并与之融为一体了。
但时至今日,大山能给予的一切已经不再能满足年轻一辈彝人的生活了,他们也向往着外界。村里不少成年人和青年人都选择外出找活路,而他们有限的选择也仅仅是去最近的峡谷水利工程工地上找工作,青年人则多数会去学习一些操作工程车辆的技能。
也有极少极少数的人选择去更远的城市打工,他们挥汗洒泪赚取微薄的薪水贴补山里的家用,因为没文化,语言不通,他们只能在城市社会的最底层打拼,但无论走得多久多远,最终过上怎样的生活,这山才是他们彝族人真正的,唯一的家。
聊了许久,盛村长邀请陈云旗去家里吃晚饭。陈云旗记着昨天答应的要去三三家,拉拉扯扯地费了好一番功夫婉拒了盛村长。他掏了一盒还未拆封的香烟塞给他,并再三保证一定会尽快去他家里做客,这才把村长大人送走。
下午的课结束后,陈云旗整理好教室,想起李辉还没起床,到他屋里一看,发现李辉仍旧睡得像一头死猪。他有些担心李辉这么睡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唐俞韬却说没事,他一向这样,酒量差又爱喝,每回喝醉都要睡个一天一夜。陈云旗只好拎走他们屋里的两个热水瓶,想着吃完饭打些热水回来,等李辉醒了好洗漱或者泡面用。
去三三家的路上,陈云旗向唐俞韬问起黄业木木,唐俞韬楞了一下才说:“黄业木木?黄业林?”
陈云旗立刻反应过来那个“林”字只是写的太分开了,他点点头说:“对,应该是。这个孩子画的画不错,有想象力,只是我一时还没对上号是哪一个。”
唐俞韬说:“黄业林啊,就是最坏最调皮那个呗,大眼睛长得那么漂亮,可惜一肚子坏水,被我教训好多次了,皮得很!”
陈云旗听了有些惊讶,但很快他就想通了,也许有灵气的孩子都有些出格,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他一路惦记着明天要仔细看一看这个黄业林,很快就到了三三家。
进了院子就看见三三正站在院子里往下卸身上的背篓,背篓里装着镰刀和锄头之类的工具。见他们来了,三三赶忙把东西放下迎了上来,接过陈云旗手里的暖瓶,领着他们进屋。
三三一家人才从地里劳动回来,三三爸还穿着沾满泥土的衣裤没换,刚脱了胶鞋坐在火塘边生火,见到陈云旗和唐俞韬,热情地招呼他们坐。
三三妈拿了洗好的菜进来,一边向他们打着招呼,一边从墙上取下一块腊肉,拿起立在墙边的砧板放在碗橱的台面上,操起刀麻利地开始切菜做饭。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