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90之留学生 作者:小鱼叉【完结】(71)
但问题是,这个项目还真偏偏出了差错。
“成本控制?”
“没错,主要是YBCO超导带材的制备。”乔治苦笑道,“您在实验室完成的是一根电缆的超导带材制备,设备先进,精细化程度高,因此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但我们了解过,实际超导带材供应商根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而且因为生产过程中会发生能耗污染的缘故,美国各州政府都不欢迎这些企业,他们每年的产能都是有限的,再加上技术不成熟,产品容易收缩变形等问题,YBCO带材的不可控成本相当高。”
“换句话说,YBCO带材的价格波动区间很大。如果我们要向这些厂家采购YBCO带材,安特吉要完全覆盖风险的话,价格部门给出的建议定价将是传统电缆的十三倍。”
三倍到十三倍……这个差异会让所有能源公司用唾沫喷死安特吉。
其实传统电缆十三倍的价格对于市场来说并不是难以接受的,但问题是能源大会一开,大家伙心理对超导电缆的成本价都是心知肚明了。
明明只有三倍,你偏偏定价十三倍,整整三倍有余的利润,要不要那么黑!难道要安特吉一家家上门解释,这不是我的错,上游供应商价格波动大,这显然不可能嘛。
这定价一出去,安特吉恐怕要把全球能源公司得罪个遍。
而在商场上,你真把同行得罪光了,就离关门不远了。
乔治就不明白了,明明是件大好事,为啥弄到后面就成个□□了。
为着这事,他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这不,林易前脚刚进门,他后脚就跟来了。
“YBCO带材价格区间这么大?”林易眉头微微皱起。
“对,也是我们评估部门的失误,只问对方要了当时的价格,却没想到……”乔治苦笑,谁能想要一种非稀缺原材料产品的价格波动会这么大。
“主要是政策原因啊……”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美国人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州政府对YBCO这种耗能污染严重的企业有产能限制,产能限制加上技术不成熟,产品合格率不稳定,就造成了价格忽高忽低。
“那换个地方建厂呢?”林易摸着自己的下巴开口道。
“换个地方建厂?这也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
“不对,您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建厂?”乔治一连懵,他们安特吉是能源公司,电缆厂吧是自产自销,本来就有,倒不奇怪。
但化工厂……
乔治觉得,等到董事会那群老古董讨论出结果,大概黄花菜已经凉了。
“乔治先生,您误会了,你是‘我们’而是‘我’。”林易指了指自己。
电缆厂项目和安特吉合作,是看重安特吉电缆厂的基础,这化工厂就不同了,安特吉又没有化工厂,他为什么要给他们分一杯羹。
“政策不允许,技术水平也不成熟,那些化工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吧,有没有厂家想要出手的,乔治先生能不能帮忙打听下?”
第三十五章 庄城回国
乔治心急火燎地来, 晕乎乎地回去。原本是向林易来讨对策的, 现在怎么成了帮他去问工厂?
出了新能源中心, 他的脑袋被冷风一吹,变得稍微清醒了些,如果林易真的能把YBCO带材的成本降下来, 对安特吉来说就是好事。
毕竟辛普森实验室有安特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 林易身为辛普森实验室的员工, 总不会伤害自己的利益。
这也算另一种意义上的双赢了。
“吉姆先生, 是的,是我,乔治。没错,我知道您的难处, 当然, 我们是朋友不是吗?我想请您出来聊聊,聊YBCO的未来, 好的好的,那明天见。”
美国拥有YBCO生产技术的化工厂不多, 乔治的执行力很强,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差不多摸清楚情况,并与这些厂家进行初步交涉了,林易真的觉得他是一个被技术工作耽误的商业人才。
“不好谈……”乔治苦笑道, “YBCO属于化学精加工产品, 拥有这项技术的化工厂不多, 我和他们都进行了初步交涉, YBCO材料这条生产线确实不赚钱,但对化工厂来说,这是扩大业务种类,甚至以后进行转型的机遇点。”
“特别是超导电缆的消息传出来后,他们就认准YBCO可以翻身,怎么说都不肯卖。”
“不卖?我记得YBCO制备技术并没有申请专利吧。”
二代钇系高温超导带材发现不久,当时的发明人直接将YBCO的制备技术作为论文内容发表,并没有申请专利。
乔治愣了愣,“好像……是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