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那帮人嘁嘁喳喳了一会儿,元澈听见交上罚抄后整个人又恢复了元气的任语真冲他喊:“元哥,你直直身子呗,从这儿虽然看不见你桌面,但你趴的这个弧度容易勾起班头儿好奇心啊。”
任语真身为12班学习委员,除了学习成绩过得去,别的方面还真看不出哪里适合当学委来——开学两个月以来,在学习积极性上没起过什么带头作用,班里男生搞事情倒是都少不了他的份。
元澈本来想说关我屁事,可学委此言一出,居然有那么点一呼百应的意思,其他同学也跟着起起哄来:“元哥你坐直一点,咱们再来一张。”
……元澈硬生生地把已经冲到嘴边的四个字咽了下去。
从小到大,“集体”这两个字对元澈来说就跟“家庭”没什么两样,看得懂听得明白,也知道它既定存在,可就是没有实感。
他早就习惯了作别人热闹的旁观者,如今乍一被大呼小叫地卷进来,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
讲台右边的大傻逼维持着“封面拍摄”的姿势,嘴上跟着起哄架秧子:“坐起来,元哥,加把劲,坐起来。”
元澈:“……”
他感觉以“唐乔”为首的几十号人都向他投来了亲切鼓励的目光。
元澈在全班同学饱含期待的注视下如坐针毡,心里暗骂了声操,到底还是缓缓坐直了一点。
门外的十几号人立刻道:“好了,完美!”
两张照片在“瞭望口”贴了整整一上午,老冯同志经过了四五次。
大概是周日的心情比较放松,他每次只在小窗口略一站定,看见学生们都安分守己,低头学习——包括最让人头疼的那个,虽然坐姿不太端正,但好歹也在低着头看书——感到老怀甚慰,没进去转转就走了。
一上午过去,两张照片竟与班头儿相安无事,里面传纸条的、下五子棋的、偷看杂志小说的,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完美体验。
中午十二点半,元澈在尚啸家的餐桌旁落了座。
由于尚啸同学刚经历了一场月考,元澈猜测他这么郑重其事的,应该是通过月考成绩反映出的问题,终于确定了对文理科的选择——
尚啸同志打小不偏科,是难得的各方面都很平均的选手,语数外跟体育成绩一样中不溜秋,三年初中上下来,愣是没发现自己究竟是更适合文科还是理科。
不过老尚和韩姨都不着急,对儿子成绩的态度就和对待自家小店的态度一样中庸。
他们把自己手头能做的事情都做好了,让尚啸吃饱穿暖,过得乐乐呵呵,把自家小店打理得干干净净,饭食做得一丝不苟,至于儿子学习好坏,小店生意如何,那都不是他们特别挂心的问题了。
尚啸稀里哗啦地扒完了一碗瘦肉粥,然后把筷子搁到碗边,慷慨激昂地宣布:“我月考的时候,趴那写着作文,突然就灵光乍现,做了个了不得的决定!”
第37章
就在前不久,尚啸还就文理选择的问题询问过元澈的意见,不过在这种抉择上,旁人无论如何替代不了,到头来还得自己拿主意。
元澈自己肯定是要选理的。喜欢和擅长同样重要,如果两样恰巧叠加在一起,那就是再确定不过的答案了。
现在他等着听尚啸自己的决定。推荐本书
结果那货站起来,手臂一挥,说:“我决定让我们家的米线跟上时代的潮流,利用现在互联网和物流的便利,让我们家米线从胡同里走出去,逐步推向全市、全省、全国!如果顺利的话,还可以做做出口贸易。”
元澈:“? ”
如果这是在学校或是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地方,元澈应该会不带恶意地嘲他一句:“做卷子做睡着了? ”
但这还当着尚叔和韩姨的面,元澈只能学着他们的样子,向尚啸投以期许的目光,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我想注册一个淘宝店,”尚啸一本正经地讲述起自己的规划来,“店名就叫老尚米线。”
老尚早点在胡同这一片小有名气,靠招牌米线圈住了不少回头客,但也仅限于这片区域。生意虽然不赖,但也绝称不上火爆,时常让没遗传到父母“佛系”的尚啸哀叹“酒香也怕巷子深”。
“我们家的米线好吃,主要秘诀在汤料里,所以我想联系工厂,把汤料配方做成鸡汤粉,装进调料包里。现在的人都比较懒,我觉得把米线做成速食的形式应该更有市场,吃的时候只要拿开水一烫,再把鸡汤粉倒进去,闷个几分钟就成——就跟吃泡面一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