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就安排给少爷备饭,府里下人多,分作两批轮换吃饭,赵普就让内院的顺子、肖衍还有大牛他们先吃吧,除了看门的和贴身伺候少爷吃饭的,其他的先吃。
这一吃不要紧,沈白一顿饭还没吃一半,厨房的下人着急忙慌的跑来请赵普出去说话。
“怎么了这是?”赵普在沈白院里伺候他用午饭,为了表达感谢,今天他夫人特意下厨做了两道扬州的菜肴给沈白添菜。
“赵管事,可不得了啦,那个叫做大牛的把饭给吃完了。”厨房的王婶急着说。
“啊?吃,吃完,吃完多少?”
“半屉窝头,半盆粥。”王婶说完,换做赵普傻眼。
这个时候的蒸屉大啊,一个屉能蒸将近五十个窝头,那大傻子一个人吃了半屉。
“难怪少爷说紧他吃饱,别说了,再做点面给其他人吧!”赵普说完,想想大牛,忍不住自己都笑了起来。
正笑着,那个大牛他们吃完了回来。
沈白这吃完,还剩了半海碗饭没动,菜也还有一半,玲珑准备收碗。
沈白端着杯子看见大牛走门口过,出声问到:“大牛,吃饱了吗?”
大牛听到沈白叫,伸个头进来:“少爷,将将饱。”
赵普听了差的没气死,你一个人吃了其他十几个人的口粮还‘将将饱’。
“要不要把这些吃了?”沈白指指桌上问。
玲珑停下收碗,大牛看看点头应下,对沈白说:“少爷,让顺子和肖兄弟一起来吃吧,大牛太能吃,他们没吃饱呢!”
“哈哈!”沈白端着杯子哈哈大笑,看看赵普,赵普也忍不住摇头笑,傻则傻已,却不是无心。
顺子和肖衍进来还不好意思,沈白指指饭菜:“饭是不多了,菜和汤都打扫了吧!”
大牛这些学乖了,让他们先添了饭,夹了菜。
然后自己拿着大海碗,直接把剩下的菜都倒进海碗,呼噜呼噜三下两下吃完。
“少爷,这个大牛真是,真是好胃口。”赵普在一旁看着目瞪口呆,忍不住说到。
“能吃是福,他力臂千斤,以后可是大有用处的。”沈白帮助大牛说,大牛听沈白夸他,吃完了呵呵笑笑,准备伸手擦擦袖子。
“大牛,以后不要用衣服擦嘴,做到了,半个月奖你一只烧j-i。”沈白递给大牛一块自己袖子里的帕子。
大牛没接,但是记住了,点点头:“俺晓得了,少爷,你这帕子太精贵,也太小,俺还是去井边洗洗吧。”
“赵管事安排大牛他们住我院子前头,作为的护卫吧,肖衍住书房的前院看着书房。”
“好的少爷。”赵普点点头,他也不是小气之人,对沈白能快速招揽护院自然乐见,毕竟沈白做事果断,对他是好事。
但是后面沈白的话倒让他多少有点刮目相看。
“晚上准备一桌小宴,同源书店的秦掌柜来谈合作的事宜,你来与我作陪。”
“同源书店,那可是老字号,我以前还买过那的书。”赵普以前在私塾就买过同源书店版的《论语》。
“下午乾元书局的会送《要闻月刊》来府,你收下送到我书房来。”
“好。”
安排妥当,中午休息了一会。
来到书房的时候,赵普正在整理刚刚收的《要闻月刊》。
“少爷这是一下把以前印刷的全部都买啦,一百多本呢,收的时候着实吓了我一跳。”赵普把书放好,等沈白安排放入哪个书柜。
“坐下休息一会赵管事,玲珑看茶来。”沈白坐下,指着眼前的一堆书:“久不问时事,恍然如梦一般,这些都是神初年开始的大政方针,说实话我对出仕并无太多想法。但是不论是何种活法,都离不开世俗纷扰,逃不出命运更迭,如果对这些一无所知,那什么也做不了,恐怕连守成也做不到。”
赵普听了点点头:“少爷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已然是见识不凡,明珠蒙尘终将放光,这些书的确是自古以来的一大先河,为圣上的新政向天下做出了诠释,也为推行扫清了不少障碍。”
“对,赵管事对天下局势怎么看?”
玲珑放下茶,退出门外。
“少爷指哪方面?”赵普如何不知道沈贵妃在宫里的地位,还有沈白的亲外甥是皇三子的身份,回答的分外谨慎。
“管事无须多心,我说了我无心政治,但是所愿者无非国泰民安,我家姐一入宫门深似海,国事与我家事何异,国之不宁她们母子又怎能安身呢!”
赵普听了敬佩的回答:“少爷能将国比家,虽有不妥,但却是真情真x_ing,不失为君子,更不是为人臣、人弟。”
“与赵管事说话就是简单。”
赵普笑了下,认真的回话:“当下天下安宁,契丹被北原都护府震慑,党项和回鹘被西北都护府震慑,东海女真和室韦又被辽东都护府震慑,国力之强,国威之盛可以说是一时无二的。”
“不过这也恰恰就是问题所在啊!”他说完补充这一句到。
“为何?”沈白装作不知的问。
“三大都护府,辽东人数最少,为八万禁军;北原最多,十六万之最;西北次之,十万。汴京城还有十万禁军,全国各路自有驻军三十余万,这些都是国家利器,加上大内十二卫,将近八十万的军力。
如果仅仅是防守,三大都护府成掎角之势,加上汴京,几乎将边境守得固若金汤。可是朝廷每年都召集五万各道的军兵入京整编训练一年,第二年又派往边境三大都护府作战,如此更替,我国可战之兵可就惊人了。
现役八十万,次一级八年后半服役,又八十万;服过兵役者集训三月又成战力,数量不下百万,还是最少的来算,我朝动员起来三百万人都有,这可是要一统天下之势啊。”
沈白听了皱皱眉:“国虽大,好战必亡。”
这样的话在外面说可是要杀头的,但是赵普听了感同身受,而书房门外的肖衍听了双手握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两人的谈话在此告一段落,不是不谈,而是沈白要先看完一百多本《要闻月刊》,好好了解一下自己这位穿越而来的前辈的野心。
站在风云际会的位置,手握翻云覆雨的权力,还有现代的超常见识,哪个男儿不想一统天下,号万众而成万世之功呢。
赵普的推测,他第一个就相信。
第13章 自古名士真风流
下午从第一本《要闻月刊》开始看起,这位的确是个合格的穿越者。
他的第一条政令就是全国人口普查,此时全国650万户,人口一千六百多万,有三百万动员的兵力,比例是五分之一,在华夏为主的人口局面下,算是非常的惊人。
治大国如烹小鲜,先了解人口,国力。
然后整备军事,农商并重,文武同开。
如果穿越的这位仁兄稍微有点历史常识,也一定发现了这个时代与北宋的相似度。
党项回鹘在西,东海女真在东北,契丹强权在北上。
大力发展国家水利,工部全力开展国道建设。盐铁归公,又进行马匹管控,现在开始摊丁入亩,对全国耕地进行整备。
在行宗二年发动对西作战,设立西北都护府。
行宗三年对辽东作战,设立辽东都护府。
行宗五年集全国之力,恶战一年,打过黄河以北,设立北原都护府。
整备人口,发展经济,整顿军事,这都是强权帝国的象征。
而这一切都是有一定的步骤,虽然从《要闻月刊》里记载的,这些改革受到了很大的阻力,甚至为了这些还有权贵叛乱的事件发生,但是整体国力上升却无疑是肯定的。
尤其是北原都护府设立后,得胜的大军在汴京的阅兵更成为了行宗皇帝个人名望的巅峰。
当然,国虽大好战必亡,不是他讲的,却一样有明理之士看到了这个国家所面临的三面威胁依然存在,从未解除。
想到这里,倒是让沈白想到以前看太平天国。
清军设立江南、江北大营对太平天国形成了战略威慑,倒是两次都被天平军攻破,如果不是太平内乱,恐怕历史就要改写。
眼下的三个都护府看似强大,分兵把守的数量和政策,还有对国内军队的战力的轮换训练都十分的正确,但是一旦外族联手,一府有失,掎角之势就会成为被人围点打援的据点。
更何况,在距离上和周边敌人的分布范围来看,这个犄角从为联通起来。
三方对手,没有彻底征服其中任何一方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失误。
翻看了一下午的《要闻月刊》,傍晚的时候天暗得较晚,火烧云一样的霞光在天际无边无垠,霎是好看。
顺子来回话,说是同源书店的秦掌柜到了,赵管家正带着他到书房来。
秦掌柜随赵掌柜进来对沈白大礼一躬:“虽然知道沈公子身份,但是到了贵府还是如同做梦一般,因为实在想不到沈学士的公子会买我的同源书店,能将书店交付沈家这样的书香门第,我也对得起祖上了。”
“哈哈!”沈白起身,指指书房高高的八个书柜:“秦兄先看看我家的藏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