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序跋集_鲁迅【完结】(19)

2019-02-21  作者|标签:鲁迅



〔8〕周宝(814—887)唐代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曾任泾原节度使,乾符六年(879)十月徙镇海军节度使兼南面招讨使。

〔9〕huáng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于乾符六年占据宣、歙(今安徽宣城、歙县一带)。 〔10〕钱珽(852—932)字具美,临安(今属浙江)人。唐僖宗乾符时官杭州刺史,受镇海军节度使节制。五代时他建立吴越国,九○七年至九三二年在位。僖宗光启三年(887),润州牙将刘浩等逐周宝,钱珽迎周宝到杭州。史书或说周为钱所杀,或说周之死与钱无关(参看《资治通鉴》卷二五七“考异”)。

《隋遗录》〔1〕上下卷,据原本《说郛》七十八录出,以《百川学海》〔2〕校之。前题唐颜师古撰。末有无名氏跋,谓会昌中,僧志彻得于瓦棺寺阁南双阁之荀笔中〔3〕。题《南部烟花录》,为颜公遗稿。取《隋书》校之,多隐文。后乃重编为《大业拾遗记》。原本缺落,凡十七八,悉从而补之矣云云。是此书本名《南部烟花录》,既重编,乃称《大业拾遗记》。今又作《隋遗录》,跋所未言,殆复由后来传刻者所改欤。书在宋元时颇已流行,《郡斋读书志》及《通考》并著《南部烟花录》;

《通志》著《大业拾遗录》;《宋史》《艺文志》史部传记类亦有颜师古《大业拾遗》一卷,子部小说类又有颜师古《隋遗录》一卷,盖同书而异名,所据凡两本也。本文与跋,词意荒率,似一手所为。而托之师古,其术与葛洪之《西京杂记》〔4〕,谓钞自刘歆之《汉书》遗稿者正等。然才识远逊,故罅漏殊多,不待chuī求,已知其伪。清《四库全书总目》(一四三)云:“王得臣《塵史》称其‘极恶可疑。’姚宽《西溪丛语》亦曰:‘《南部烟花录》文极俚俗。又载陈后主诗云,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此乃唐人方域诗,六朝语不如此。唐《艺文志》所载《烟花录》,记幸广陵事,此本已亡,故流俗伪作此书云云。’然则此亦伪本矣。今观下卷记幸月观时与萧后夜话,有‘侬家事一切已托杨素了’之语,是时素死久矣。

师古岂疏谬至此乎?其中所载炀帝诸作,及虞世南赠袁宝儿作,明代辑六朝诗者,往往采掇,皆不考之过也。”

《炀帝海山记》〔5〕上下卷,出《青琐高议》后集卷五,先据明张梦锡刻本录,而校以董氏所刻士礼居本〔6〕。明钞原本《说郛》三十二卷中亦有节本一卷,并取参校。篇题下原有小注,上卷云“说炀帝宫中花木”,下卷云“记炀帝后苑鸟shòu”,皆编者所加,今削。其书盖欲侈陈炀帝奢靡之迹,如郭氏《dòng冥》,苏鹗《杜阳》〔7〕之类,而力不逮。中有《望江南》调八阕,清《四库目》云,乃李德裕所创,段安节《乐府杂录》述其缘起甚详,〔8〕亦不得先于大业中有之。

《炀帝迷楼记》录自原本《说郛》三十二。明焦竑作《国史》《经籍志》,并《海山记》皆著录,盖尝单行。清《四库目》(一四三)谓“亦见《青琐高议》。……竟以迷楼为在长安,乖谬殊甚。”然《青琐高议》中实无有,殆纪昀〔9〕等之误也。周中孚(《郑堂读书记》)更推阐其评语,以为“后称‘大业九年,帝再幸江都,有迷楼。’末又称‘帝幸江都,唐帝提兵号令入京,见迷楼,太宗曰:“此皆民膏血所为!”乃命焚之。经月,火不灭。’则竟以迷楼为在长安,等诸项羽之焚阿房,何乖谬至于此极”云〔10〕。

《炀帝开河记》从原本《说郛》卷四十四录出。《宋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著录一卷,注云不知作者。清《四库目》以为“词尤鄙俚,皆近于委巷之传奇,同出依托,不足道。”按唐李匡文《资暇集》〔11〕(下)云:“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验刺者,非也。隋将军麻祜,性酷nüè。炀帝令开汴河,威棱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嚇曰‘麻祜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末有自注云:

“麻祜庙在睢阳。鄜方节度使李丕即其后。丕为重建碑。”然则叔谋nüè焰,且有其实,此篇所记,固亦得之口耳之传,非尽臆造矣。惜李丕所立碑文,今未能见,否则当亦有足资参证者。至冢中诸异,乃颇似本《西京杂记》所叙广陵王刘去疾〔12〕发冢事,附会曼衍作之。

右四篇皆为《古今逸史》〔13〕所收。后三篇亦见于《古今说海》〔14〕,不题撰人。至《唐人说荟》,乃并云韩偓〔15〕撰。致尧生唐末,先则颠沛危朝,后乃流离南裔,虽赋艳诗,未为稗史。所作惟《金銮密记》一卷,诗二卷,《香奁集》一卷而已〔16〕。

且于史事,亦不至荒陋如是。此盖特里巷稍知文字者所为,真所谓街谈巷议,然得冯犹龙掇以入《隋炀艳史》〔17〕,遂弥复纷传于世。至今世俗心目中之隋炀,殆犹是昼游西苑,夜止迷楼者也。

明钞原本《说郛》一百卷,虽多脱误,而《迷楼记》实佳。以其尚存俗字,如“你”之类,刻本则大率改为“尔”或“汝”矣。世之雅人,憎恶口语,每当纂录校刊,虽故书雅记,间亦施以改定,俾弥益雅正。宋修《唐书》,于当时恒言,亦力求简古,往往大减神情,甚或莫明本意。然此犹撰述也。重刊旧文,辄亦不赦,即就本集所收文字而言,宋本《资治通鉴考异》所引《上清传》中之“这獠奴”,明清刻本《太平广记》引则俱作“老獠奴”矣;顾氏校宋本《周秦行纪》中之“屈两箇娘子”及“不宜负他”,《广记》引则作“屈二娘子”及“不宜负也”矣。无端自定为古人决不作俗书,拼命复古,而古意乃寱失也。

右第六分

※※※

〔1〕《隋遗录》传奇篇名,写隋炀帝游幸扬州的奢侈腐化生活。

〔2〕《百川学海》丛书,南宋左圭辑,共十集,一百种。收唐宋笔记、杂说、传奇等。

〔3〕僧志彻得于瓦棺寺阁南双阁之荀笔中瓦棺寺,东晋时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南。《五色线》卷下:“《〈大业拾遗记〉后序》:上元瓦棺寺阁南隅有双笼,闭之忘记岁月。会昌中,诏拆浮屠,因得筍笔百余头藏书帙中。有生白藤纸数幅,题为《南郡烟花录》,僧志彻得之。及焚释氏群经,僧人惜其香轴,争取纸尾拆去,视其轴,皆有鲁郡颜公名,题云手写是录。即前之筍笔,可举而知也。”

〔4〕葛洪(约283—363)字稚川,东晋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抱朴子》等。《西京杂记》,笔记小说集,葛洪托名西汉刘歆作,原本上、下两卷,后分为六卷。

〔5〕《炀帝海山记》和下文的《炀帝迷楼记》、《炀帝开河记》皆为传奇篇名,作者不详,鲁迅以为当系宋人所作。《海山记》写隋炀帝造西苑、凿五湖等事;《迷楼记》写隋炀帝起迷楼、幸美女等荒yín生活;《开河记》写麻叔谋奉炀帝命开运河,掘墓nüè民等事。

〔6〕张梦锡字云生,明代鄞(今浙江宁波)人,明末鲁王监国时官至御史。所刻《青琐高议》,前、后集各十卷。董氏所刻士礼居本,指董康据清代huáng丕烈士礼居所藏钞本的刻印本,附有别集七卷。董康(1867—1946),字绶经,江苏武进人,清光绪年间进士。

〔7〕郭氏《dòng冥》全名《汉武dòng冥记》,四卷,记神仙怪异故事。旧题汉郭宪撰,当系六朝人所作。郭宪,字子横,汝南新郪(今安徽太和)人,东汉方士。苏鹗《杜阳》,全名《杜阳杂编》,三卷。记唐代广德元年(763)至懿宗咸通十四年(873)间的传闻异事。苏鹗,字德祥,唐代武功(今属陕西)人。

〔8〕《望江南》词牌名,亦名《忆江南》,相传本名《谢秋娘》,为李德裕所创。段安节《乐府杂录》说,此调“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jì谢秋娘所撰。”段安节,唐末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官至朝议大夫,守国子司业。善音律,能作曲。所著《乐府杂录》,一卷。杂记开元以后有关音乐歌舞及著名艺人的故事。

〔9〕纪昀(1724—1805)字晓岚,清代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著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

〔10〕周中孚(1768—1831)字信之,清代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所著《郑堂读书记》,共七十一卷。引文见卷六十三。

〔11〕李匡文字济翁,唐代陇西(今甘肃东部)人。官太子宾客、贺州刺使。所著《资暇集》,三卷。主要考证古物、记述史事。

〔12〕广陵王刘去疾《西京杂记》卷六作广川王,说他喜掘墓藏。

〔13〕《古今逸史》丛书,明代吴琯编。共收五十五种,分逸志、逸记两门,内有部分小说资料。

〔14〕《古今说海》丛书,明代陆楫等编。共一三五种,多为明代以前的小说、杂记,分说选、说渊、说略、说纂四部。

〔15〕韩偓(844—923)字致尧,小字冬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官翰林学士、承旨。后因反对朱温,入闽依王审知以卒。有《韩内翰别集》。

〔16〕《金銮密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五卷,入史部“杂史”类。《香奁集》,诗集,一卷,又有三卷本。

〔17〕冯犹龙(1574—1646)名梦龙,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文学家。南明唐王时任寿宁知县。编著话本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种,合称“三言”。《隋炀艳史》,明代小说,四十回。作者署齐东野人,是否即冯梦龙,未详。按冯氏《醒世恒言》中有《隋炀帝逸游召谴》一篇。

《绿珠传》一卷出《琳琅秘室丛书》〔1〕。其所据为旧钞本,又以别本校之。末有胡珽跋,云:“旧本无撰人名氏。案马氏《经籍考》题‘宋史官乐史撰’。宋人《续谈助》亦载此传,而删节其半。后有西楼北斋跋云:‘直史馆乐史,尤jīng地理学,故此传推考山水为详,又皆出于地志杂书者。’余谓绿珠一婢子耳,能感主恩而奋不顾身,是宜刊以风世云。咸丰三年八月,仁和胡珽识。”今再勘以《说郛》三十八所录,亦无甚异同。疑所谓旧钞本或别本者,即并从《说郛》出尔。旧校稍烦,其必改“越”为“粤”之类,尤近自扰,〔2〕今悉不取。

《杨太真外传》〔3〕二卷,取自顾氏《文房小说》。署史官乐史撰,《唐人说荟》收之,诬谬甚矣。然其误则始于陶宗仪《说郛》之题乐史为唐人。此两本外,又尝见京师图书馆所藏丁氏八千卷楼旧钞本,称为“善本”,然实凡本而已,殊无佳处也。《宋史》《艺文志》史部传记类著录“曾致尧《广中台记》八十卷,又《绿珠传》一卷”,颇似《传》亦曾致尧〔4〕作;

又有“《杨妃外传》一卷”,注云:“不知作者”;又有“乐史《滕王外传》一卷,又《李白外传》一卷,《dòng仙集》一卷,《许迈传》一卷,《杨贵妃遗事》二卷,”注云:“题岷山叟上”。书法函胡,殆不可以理析。然《续谈助》一跋而外,尚有《郡斋读书志》(九,传记类)云:“《绿珠传》一卷,右皇朝乐史撰。”又“《杨贵妃外传》二卷,右皇朝乐史撰。叙唐杨妃事迹,讫孝明之崩。”而《直斋书录解题》(七,传记类》亦云:“《杨妃外传》一卷,直史馆临川乐史子正撰。”则绿珠杨妃二传,皆乐史之作甚明。《杨妃传》卷数,宋时已分合不同,今所传者盖晁氏所见二卷本也。但书名又小变耳。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9/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