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的明眼人不止他一个,眼见顾沅出宫一趟安然无恙回来,聪明人心底都有了谱。顾沅更衣梳洗已毕,才一踏进小茶房,魏逢春便将茶盘递到顾沅手里:“小娘子受了累了,今儿这碗安神汤,还烦劳小娘子了!”
这几天天阴得厉害,眼看着便是一场雪下来。宫里各处都糊窗溜缝,换了过冬用的大铜炭盆。顾沅看了一旁烤火的程四娘和允娘,刚要推辞,程四娘先发了话:“你去也好,”她看了魏逢春一眼,“一趟两趟不打紧,十几年了,歇这么一天两天,没人能说我这把老骨头躲懒。”
魏逢春只做听不出她的口风来,一径地催促顾沅出了门。到了值房外头,才又指点顾沅:“顾小娘子别往心里头去。说句打嘴的话,四娘子那张老脸小爷都看了十几年了,如今来点新鲜花样儿,也是为她好呀!旁人说什么都不打紧,只有把主子伺候服帖了才是最要紧的。昨儿太医来请平安脉,特意嘱咐了,如今屋里头火气燥,安神汤不宜多用,最好是引着小爷聊些闲篇儿,能自己歇下来,于圣体是最相宜的。可我们这些奴婢没见识,想说话也搭不上嘴呀!小娘子读过书,文章那个,那个通古博今,前知三百年,后知五百载,您和小爷随便拣一百年聊起,几个晚上都聊得,是不是?”
君子在其位谋其政,就算是端茶倒水,也须得忠人之事。顾沅点了点头:“师傅放心吧!”她伸手打起殿门口的春绸夹帘,略一侧身进了东暖阁。
暖阁里御案前换了崭新的绿地白边地毡,踩过坚硬的金砖之后再一脚踏上去,更觉脚下绵软,仿佛江南二月堤岸上初生的细细春草。皇帝也是一副才洗浴出来的模样,只穿着月白缎中衣,长发松松编成一根辫子垂在身后,手里拿着几份晴雨表,立在御案后的大屏风前,正蹙着眉一一对照地图查看,听见响动并不回身,只道:“搁在案上,下去吧。”
顾沅将汤盏放在御案上,却并不退下。皇帝觉察有异,转过脸来瞥了一眼,登时一张脸上微微泛起红晕来:“怎么,怎么又是你?”她转身到御案前坐下,目光落在顾沅半湿的发上,“快回去歇着,传话给崔成秀和魏逢春,以后御前不许随便顶替差使,免得乱了规矩。”
她虽然说得正言厉色,但一张脸上红晕未消,衬着一身家常打扮,没了白日里一言九鼎的人君威严,反而像个装正经说大人话的寻常少女,顾沅不由自主地心软了些,朝着皇帝一礼:“臣还不曾谢过陛下今日的赏赐。”
皇帝怔了怔,更添了几分不自在。她在廷对召见时对着大臣可以侃侃而言,家常说话却不擅长,既一时寻不出什么话题,又担心自己说错了话,惹得顾沅将笔墨退回来,索性伸手去端案上的安神汤:“朕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太医说这些时日陛下不宜多用安神汤。”顾沅抬手止住她,“臣陪陛下说说话,陛下且自己试试,倘若能入睡,就不必喝它了,如何?”
她的手轻轻按在皇帝手背上,眼神清澈平和,仿佛长姐对幼妹那样自然亲切。皇帝脸上红晕更深,抽回手不言声站起来,背着手进了西暖阁。她走得很快,顾沅进西暖阁时,皇帝已经进了御帐。黄绫帘幄低垂,顾沅无从分辨里面人的举动,只得低声道:“陛下可歇下了?是否要臣退下?”
皇帝的声音从帐中传来,显得有些闷闷的:“你倘若不累,就陪朕说两句话。”
“是。”顾沅应道,“陛下想说什么?”
皇帝这一次没了声音。能聊什么?时文是万万再不能提的,国事也是一样,其他的,却又不知从何提起。幸好帐帘相隔,掩住了她的束手无策,她强自镇定下来想了想,还是自笔墨上头打主意:“你天天都练字?”
“是。”顾沅道,“阿父教过,练字功夫如逆水行舟,一日不进则退。臣自九岁后日日练习,如今倒成了改不了的习惯。”
皇帝起了兴致,“如今人人都学赵孟畹淖郑?奕淳醯媚愕淖窒袷窍?仗宥?矗?遣皇牵俊包br>
“陛下好眼力,”皇帝几乎绝口不提琴棋书画,顾沅只以为皇帝不感兴趣,颇为意外,“陛下也喜欢书法?”
“小时候喜欢过一阵。”皇帝声音里难得的透出一丝得意,“你去右边多宝格,下数第三个抽屉,里面是朕九岁登基那年写的大字。”
文人习气,逢文则喜。顾沅也一样改不了。她生出了一丝好奇,转身到多宝格前,抽出抽屉,里面是两份泥金彩笺,上面是龙飞凤舞的十六个大字——“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笔力刚劲,甚有力道,以一个九岁孩童而言,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天赋极佳了。皇帝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撩起一边帐帘,眼睛望着顾沅催促道:“如何?”
“极好。”顾沅真心实意地称赞,“陛下像是喜欢二王的字,如今也还是习他们的字么?”
皇帝怔了怔,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又变成八风不动的安静淡漠:“朕自登基那一年起不练了。此非天子所宜——前朝废帝,也极好书画。”
九州自始皇帝起几千载,皇帝走马灯似地换了几百个,明君少,昏君多。史官们早把君主昏庸的原因在史书里注解得清清楚楚,几乎都可以概括为一连串的偏好:好杀、好听谗言、好独断、好佛、好修道、好酒,好色、好游猎、好嬉戏、好园林花石、好奢侈、好诗词、好书画——
阁臣翰林们尽忠职守,要把皇帝培养成一代明君,严防死守之下,皇帝的爱好一样样在阁臣翰林的防微杜渐里荒废,只剩下每天批不完看不尽的奏章。
顾沅的心底一沉,皇帝却只习以为常地淡淡一笑:“幸好朕是天子,倘若朕现在是个宗室,只怕过不了承爵考,不过要是考奏章公文,朕恐怕还能一试。”
她语气里带着几分落寞,顾沅心里更是不忍起来,略一踌躇,便低声道:“琴棋书画本是寻常事,几位阁老重臣,也都各有所长,偶尔为之,并不会有碍政务——臣不擅琴,对棋画倒略通一二,陛下若是有兴致,也可偶作消遣,如何?”
☆、第33章
皇帝讪讪然闭了嘴,扶着床围一拧身,老老实实进了御帐重新躺下,脸上有些隐隐发烧。平日里越是寡言的人,起了谈兴越容易滔滔不绝,她极少与人这样闲谈,一时兴起,就没了分寸。又一次在顾沅面前丢了脸,皇帝按捺着心里的沮丧,闭上了眼睛——就不提第二日的早朝,顾沅此刻还在榻前服侍,自己早些睡了,顾沅也能早些回去歇息。
然而人通常都是越想要自己入睡,反而越不容易入睡,皇帝躺了片刻,依旧是没有丝毫睡意,睁着眼睛数了一会儿帐帘上的缠枝暗花纹,她轻轻叹了一口气,自帐中坐了起来:“阿沅,你把安神汤端来吧。”
顾沅的声音依旧是那样从容清雅,让人想要一听再听:“陛下还是睡不着?臣敢问一句,以前这种时候,司设该如何侍奉?”
皇帝想了想,被人哄着睡觉的记忆太过遥远,仿佛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不用司设伺候,朕起来读书看折子,第二日中午再补眠就是了。”
顾沅的声音停了一会儿:“臣幼年睡不着的时候,阿父总会读书给我听,倒是颇有功效。臣冒昧,也给陛下读一段书,可好?”
“好。”皇帝并不觉得读书有什么功效,但却舍不得顾沅的声音,略一沉吟便应承,“不必费心,从案上随便选一册就好,也别太久,读一炷香就够了,早些回去歇着。朕平素熬夜的时辰也多,早惯了。”她想了想,又加上一句,“自己寻个绣墩,到炭盆边儿坐着读,久站费神。”
顾沅轻细的脚步声停住了,殿内寂静无声,并没有挪动绣墩的声音。皇帝有些后悔,这样絮絮叨叨的啰嗦,想必顾沅又会觉得自己话多了,她忍着担心等了一会儿,顾沅的声音却突然伴着脚步声一起响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皇帝书案上素来只放史书或是历朝通货志,并没有老庄典籍,显然是顾沅在背诵。皇帝于《庄子》不过了了,只觉得文辞汪洋般肆意自在,然而配上顾沅的声音,便更添了一股清泉流水般的音律,让人闻之心折。
一时书声在帐间蔓延开来,耳畔枕边,顾沅的声音仿佛无所不至又无所不在,皇帝心底莫名地涌起一股安然,她静静闭上眼睛,这一次再也没有无能入睡的寂寞焦躁——顾沅一篇《逍遥游》未完,她已经睡得熟了。
帐内呼吸声渐渐平稳,顾沅的声音也渐渐变缓变低,最后中止。她在御帐前停住脚步,手放在黄绫帐帘上,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只悄无声息地朝御帐行了一礼,便轻轻退出殿外。
魏逢春手拢在袖子里,候在殿门口,见她端着凉透了的安神汤出来,忙上前接过:“小娘子今天受累呐!果然还是读书人对小爷的脾胃,明儿还求小娘子多帮衬着些,伺候得小爷睡得好,上朝理政精精神神的,也是咱们大齐的福气不是?”
他说得天花乱坠,顾沅却只淡淡推辞了几句,告辞回了西值房。魏逢春含着笑目送,徒弟魏莲站在背后,悄声跟他嘀咕:“师傅,我才进去剪烛花儿,依稀听着顾小娘子和小爷似乎也没聊什么,倒仿佛是顾小娘子在读书的声气儿,这不是侍读的差使吗?离着龙床可有十万八千里呀!”
“谁规定床边说话都得情情爱爱的?”魏逢春只觉自己这徒弟几乎和崔成秀的徒弟一般的不开窍,心里头暗自后悔当初只为了和崔成秀别苗头争高低,选了这么个不成器的笨疙瘩,狠狠瞪了魏莲一眼,耐着性子解说,“你以为是你小子勾搭傻宫女儿?别说小爷这样的,就是先帝召侍君侍寝,也没那么猴急的。开头都是彼此端着聊正经话,渐渐能说上话了,三不五时地慢慢来往熟了,才能熟不拘礼,不拘礼久了,那也就分不开了——你小子懂什么!以后给我把心思放在差使上,别一天到晚跟在巧娘的屁股后头转,再让我看见你那没出息样儿,到师祖像前去领篾条吧!”
他数落了魏莲一顿,渐渐心平气和起来。崔成秀那头也正想法子使劲儿,可这一次他这个长年守在院子里的副总管占了便宜,眼看着顾沅这活宝贝如今寸步不出清和殿,他要是还巴结不过崔成秀,那就实在是白活了。其实这一回他让顾沅送安神汤,也不过是临时起意嘱咐了那么几句,没想到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说不准皇帝三不五时就得来这么一遭,在龙床边跟顾小娘子聊来聊去,俗话说得好啊,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指不定哪一日,那就能聊到龙床上头去了!
颈上一点冰凉,打断了他的想入非非。魏逢春抬起头,雪花零零落落飘下来,落地即化,渐渐打湿了月台地面。他回身退到廊下,自角落里将当值的毡毯抽了出来,低声嘟哝一声:“瑞雪兆丰年呐!”
近来京畿冬雪迟迟不降,皇帝忧心来年春旱,对天气十分关切。今夜里下了雪,明天一早给御前报喜,皇帝一准儿高兴,这不又是个好兆头么?魏逢春半梦半醒地想着,带着得意闭上了眼睛。
皇帝果然心情甚好,早起去给太后请安时也含着笑,让太后也忍不住多问了一句:“皇帝今天高兴。”
皇帝答得极流利自然:“这些时日直州布政司连着上折说是恐有春旱之忧,如今终于下了雪,儿实在是松了一口气。对了,”她侧着头想了想,“儿前几日自始阳宫路过,想起民间道尊祈雨的说法,进去给三清上了一炷香,许了愿。如今降了雪,虽说鬼神之说不足取信,也不好食言。儿记得母后这里有先头薛先生临的一册《南华经》,能否借儿一用?”
“自家人说什么借不借的?”太后不以为意,立时令身边许嬷嬷领着宫女去取了来,送到魏逢春手里。魏逢春老老实实接过,心里头翻来覆去地背诵皇帝刚刚的说辞,同时就绞尽脑汁地回想当日随驾的宫女太监名单——皇帝当着太后老娘娘说了这样的弥天大谎,他这个做奴婢的,除了任劳任怨,替主子把谎圆得彻底天衣无缝,还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