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总会会首亲自登门拜访,可不是一般戏子能够得到的面子。
梨园总会设在老郎庙,供的是梨园行的祖师爷;梨园总会会首等于是代祖师爷管着全京师吃开口饭【吃开口饭:当时对戏曲演员的俗称。】的人家。梨园总会还能跟官家搭上话,归朝廷里的升平署【升平署:乾隆初年设 南府 ,作为承应宫廷奏乐演戏事务的机构。道光七年改 南府 为升平署,设管理事务大臣一人,以下有司员、笔帖式及催领等官承应差务,辖于内务府。】管。所以总会会首时不时地还能得朝廷赏给的功名顶戴呢。这回来的这位就是七品顶戴,亮闪闪的包金顶子、五颜六色的绣补子,看得孩子们眼花缭乱。
说起来,堂子里的像姑与科班中的戏子本是两途。但像姑为了多挣钱、挣大钱,没有不习戏登台入梨园行的,遂带得梨园行风气大变,如今也就格外看重色艺双全了。柳知秋家坚持 卖艺不卖身 的科班老理儿,他的弟子们也就都不双全,只能技艺惊人而已。这样一来,无论吃穿住用,还是名声排场风光,都比京师走红的那些红像姑差得老远老远--因为没有知心大老为之一掷千金地供养。柳家师徒看重清白名声,倒也安贫乐道,在梨园行孤芳自赏。有人夸他们出污泥而不染,同时就有人骂他们矫情假撇清。夸的骂的拉平,他们师徒在京师梨园行也就不高不低、不穷不富、不火不瘟、不上不下了。
这些年,柳知秋的几个大徒弟都已出师,自立门户闯江湖去了,身边只有被人们戏称为 玉笋班 的三个年幼弟子。大徒弟天福近日刚在园子里试上过一两场戏,天禄天寿只在梨园行内的喜庆堂会【堂会:戏曲界俗语。指在豪门巨宅中,或借大饭庄组织的演出,大都为喜庆而举办。演员承应堂会演出,所得戏份儿往往数倍于平日收入。】里略露露脸,都还没有正式登上红氍毹。那么梨园总会会首巴巴地来到柳家,为的什么?
原来朝廷近日平定张格尔,成就一大武功;又恰逢皇太后圣寿节【圣寿节:皇太后或太皇太后诞辰称圣寿节,皇帝诞辰称万寿节,皇后诞辰称千秋节。】,普天同贺,要办大庆。升平署点戏进宫,特于常例戏外,加上娃娃戏。柳家号称玉笋的三弟子早已名声在外,此次都列名被选册中,会首特地来道喜,并与柳知秋商报戏目,嘱他加紧排练,预做准备。
被朝廷的升平署选中!
将要进宫给万岁爷唱戏!
老天爷!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
由于身操贱业,柳知秋像所有江湖中人一样,对行外人十分谦恭而小心;但对同行,骨子里很傲,平日里也颇有几分名教习架子。打心里头论起来,对会首也是不屑一顾的。这回他一反常态,受宠若惊,不但再三向会首表示感激,备谢礼相馈送,还托会首转送一份给升平署管事,言语神情间竟也露出几分巴结。会首离去后,老婆骂他肉麻,说他自低身份。还处在亢奋中的柳知秋挨个儿拍着三弟子的肩背,说了这样一番话:
身份?咱们这种贱人哪有什么身份! 可这回,咱的机会来了,咱也能挣出个有模有样的身份了!就凭我这三支玉笋,凭着我柳知秋的本事,看我不把他们迷个神魂颠倒!我怎么就不能戴顶子穿补子?那梨园总会的会首,我怎么就不能当他一当?天寿他娘,你甭笑,等着瞧吧!
他的勃勃雄心化作了行动,行动都落实到了三个孩子身上: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唱得更勤,练得更苦。师傅师娘,还有二姐英兰、三姐珍兰、四姐珠兰都全力照顾这即将进宫亮相的三位主角。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孩子们,自然懂得利害,连师傅的亲生儿子、年仅七岁的天寿都不叫苦,师兄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十月初十圣寿节,官府衙门照例要悬灯结彩,加上今年特有的祝捷,喜庆的气氛格外浓烈。一大早儿,无数翎顶辉煌的亲贵和官员,乘轿骑马坐车,从京师的四面八方拥向大内的东华门和西华门,去参加朝廷的庆贺大典。大内的正门天安门前,又聚集着许多白发苍苍的耄耋士绅,他们将代京师和天下的百姓在金水桥畔向朝廷跪进贺表。而大内的后门神武门,此刻尤其繁忙,进进出出的人和车甚至比其它三个大门更多更杂乱。这儿是紫禁城,重要一禁就是禁止喧哗。身披铠甲、手执刀枪的神武门侍卫们,只那份威严凶猛就足以维持禁令。所以,若站在景山高处朝南俯视,宏伟高大的宫门下那些来往人众,颇像忙忙碌碌的无声的蚁群。
最东头的门口,有一群蚂蚁聚集不动--一律的瓜皮小帽蓝长袍,外罩一件色彩鲜艳的琵琶襟马甲--那正是今日奉召进宫唱戏的京师名伶们,等人都齐了以后,由升平署管事的领他们进门。
宫里和升平署都有专为伺候万岁爷的戏班子,技艺也算得超群。不过,生旦净末丑连同教师鼓师乐师,都是太监,大概看得多了就觉出少点什么,所以,年年万寿节、圣寿节、千秋节,还有元旦、中秋、冬至三大节,常要召请京师民间尖顶尖的名伶进宫唱戏。且不说皇家赏赐特厚,就是这份荣耀也了不得。进宫唱过戏的都被尊称为 供奉 ,得了供奉的美名,就等于说此人是梨园行的巨擘,立时身价百倍。所以,就是那些凶巴巴的侍卫、冷冰冰的太监,对这些常常进宫的供奉也比对常人客气得多。
今儿这一群供奉和往常不大一样,搀和了不少十二三岁的小童伶。他们跟那些名伶一样打扮,也背着一个装着自家专用化装物品的蓝布小包袱。至于他们的戏箱,也跟供奉们享受同等待遇,已提前送进宫里大戏台的扮戏房了。
jú如,你也来了。 有人招呼。
jú如是柳知秋的表字,他连忙回头看,原来是他的一位在梨园行很有地位的师叔,经常应召进宫的老供奉。也就是他,换了谁也不敢在这儿这么大声说话。柳知秋连忙赶到近前打千儿请安问好,然后赔着笑脸压低嗓子说:
好些日子没见了,前几天我们还念叨着要去给您老人家叩头呢。
老师叔一扭脸,瞟了柳知秋一眼,略动动腰肢,习惯地带出红氍毹上唱小旦的袅娜,笑骂道: 小猴崽子,嘴倒甜,哄谁呢,早把老师叔撂脖子后头去了!快领过来,让我瞧瞧你家的柳摇金!
哎哟,好我的师叔哎,都叫人传讹了,怎么连您老人家也知道啦?
咱梨园行不传这个还传个啥?少嗦,快领来我看!
柳知秋不敢违拗,赶紧把正倚着护城河岸墙小声聊天的三个孩子带了过来。老师叔一把就攥住了天寿的小手,说: 没错,这就是柳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