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茏心语_严歌苓【完结】(2)

2019-03-10  作者|标签:严歌苓

靠墨西哥西南海岸有个镇子,叫Zihuatanejo(我们下面就叫它Z镇吧)。我去的时候,还没有直航飞机。要在另一个墨西哥海滨城市搭长途汽车。四小时的车程,一路之上的村庄、集镇很像美国西部新片中的景点,有着闲逛的牛仔,脏脏的孩子,大声谈笑的淳朴女人。

表面上看,Z镇只是这些村镇中的一个。卖红色和黑色珊瑚首饰的小姑娘们总共说五六个英文单词,就成了一桩jiāo易。收了钱之后,她们憨态十足地一笑,眼睛却很难说的,让你怀疑她给你吃了很甜的一记亏。有时她们看上了你身上什么对象,一顶棒球帽或一副太阳镜,要不就是美国药房买来的便宜首饰,她们就把几个英文单词也省了;手指点着你的眼镜或耳环,另一只手把她的一串项链往前一推;你迟疑,她再给你搭一对耳环。她们此刻不仅是贸易老手,简直就是古老贸易历史的一部分。

卖主们都是拖鞋、短裤,女人在“比基尼”上缠一块当地土印的围单,色彩炎热,图案酷烈。由Z镇乘车走七八分钟的盘山道,就进入了另一种文明。有建在海岸上的游泳池,有支在海滩上的午餐桌,还有水中酒吧,吧凳全埋在水里,往上一坐,水温吞吞的正齐胸。我住的旅馆就有十多个泳池,形状全不规则,大概是模仿河塘、湖泊、山潭。池和池之间,由流动的小运河连接,穿过高高的椰树丛。我一直想从地势最高的泳池顺小运河而下,在每个泳池串一串门之后,直下大海。最终那也不过是一想。

旅馆经理的妻子,是个德国女郎。她往海滩上一站,晒得漂亮至极的肤色、一头乱在风里的暗金色长发就是Z镇的招牌了。她三十出头一点,很少穿正统服装,从不化妆,要么一件吊带背心配一条很短的短裤,要么就一条简单短裙直接套在游泳装上。她在德国参加学生示威,抗议美国军事驻扎。示威持续了很久,示威中她和一位美国士共恋爱而迁居美国。在美国居住了十多年,她最终嫁了自己的德国老乡,随他来到墨西哥。她是个令绝大部分女人羡慕的女人:天生丽质,有爱情也有物质,谈吐高雅,不必上班。我到这个旅馆的时候,是个傍晚,见上百名游客全跟在她身后,提桶端盆,往海边走。跟过去,发现桶里盆里全是一寸长的小海guī。据说年轻的经理夫人已跟当地政府闹了三年多,要政府出资保护海guī。最难办的是母海guī半夜上岸生在沙里的蛋,不及时扒出来就有可能被海鸟吃掉,或被游客跺碎。两种可能性都不大,因为母海guī总在产卵前拼命挖一个深坑,把卵产在坑里,再把沙填进去。有时存心去找这些海guī蛋,也得花几个小时。经理夫人发动所有旅馆客人挖出海guī蛋,孵出小海guī来再动员大家把它们放回海洋。这个保护海guī的群众运动便是一种示威,提醒人们海guī的生命价位,以及没有意识到这价值的人的愚昧、野蛮。当然,这示威最主要是冲政府去的。

我看着这个德国女子正在指导人们,怎样放逐小海guī而不使它们再被海cháo卷回岸上。但无论怎样放,它们仍是被cháo水带回海滩。沙和水相接之处,一片黑麻麻的全是大甲虫般的小海guī。但不管cháo怎样卷回它们,它们一次一次逆着人cháo往海水走去。很快有人意识到,掌握不掌握放guī技巧都无所谓,小海guī们必定会走进海洋。多少次失败,最终它们走得一个不剩。祖祖辈辈的母海guī从不担忧,被它们深埋在沙里的卵终将成为小海guī回归海洋。对不幸没能回去的,它们也想得很开:海要谁生要谁灭自有海的道理,不然海就拥挤得成了人类了。

招牌画似的德国女郎站在海天之间,成了个剪影。她心里的理想在她身姿上和声音里。一百多名客人大多数来自美国,都被她的理想感染,希望自己能把自然变得更自然。他们相信,总有人抗议和拯救,自然只能通过文明之手,经过文明的gān涉,才能变成更好的自然。她希望自然可以被安排,如同安排工作日程,生男生女,基因遗传,高矮胖瘦。

德国女郎给她手上的小海guī取了名字,并认真要求每个人都照办。于是一百多人都开始“玛丽、珍妮、彼得”地叫起来。这使场面出来一种寓言感。小海guī们若有灵知,该记住这些命名者,该知道它们是被救下来的,该感恩戴德。

我的长篇小说《人寰》,是以一个中国女性对美国心理医生的自述为形式的。小说的语言便是虚拟的英文;也就是说,是外国人讲的断裂英文。在故事开始,我借女主人公之口说道:“英文使我鲁莽。讲英文的我是一个不同的人;可以使我放肆。不jīng确的表达给我掩护。另一种语言含有我的另一个人格,使我似是而非,因而不再有不可启齿的事。”

这些话是我从自己在美国的十二年生活中得到的真实体验。一九九六年年底,我在一位心理医生的诊所就诊,为近乎要了我性命的失眠症,亦为体验西方心理治疗方式。自从我接触了弗洛伊德和容格的心理著作,就对他们创立的“倾诉(TalkOut)”疗法非常好奇,尤其是弗洛伊德的催眠术。据说催眠术能打开人心里最深的秘密,一些被忘却的童年经历,都会在催眠术中复苏。于是我便开始了“倾诉”疗法,每星期一次,每次一小时。诊费很昂贵,每小时九十元美金。正是在那间又小又封闭的诊室,我发现英文中藏着另一种自我。它是年轻的、直率的,因为它就有十来岁。任何一种语言都能产生一种文化、一种气质,英文对于我,也是同样的。我在倾诉时,发现自己有着美国式的直接,中文给我的含蓄和成熟,此时全不存在了。说英文的我要外向许多,带一些孩子气的虛张声势,对别人的反应也有点大惊小怪的。并且,我相信十来岁的英文给我一副认其的神态,亦给我急于信赖别人的眼神。相比之下,说中文的我是老谋深算的,是易于怀疑一切,甚至带几分玩世不恭。

这个发现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反思一下,我意识到在许多场合下,一旦碰到难以启齿的话,我就改口讲英文。似乎讲了别人的语言,我就不必负完全责任了。我就可以没轻没重、没深没浅了。有时我在英文小说里读到一句别致的话,多半是一句粗话或刻薄话,我就试着用在我和我丈夫的对话里。我特别喜欢看他的意外神色,要么是被激怒,要么是给逗得捧腹大笑。他说有趣就有趣在我清白无辜的表情,吐出每个字眼都像没事人似的,给予每个词汇平等待遇。十二年来,我其实是倚仗十来岁的年轻英文,占了一些便宜,讨了一些宽恕——一看我这人如此出言不逊,人们想,算了吧,不和她一般见识,她又不是土生土长的。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文学写作系的学生都得在课堂上即席写作,也必须在下课前朗读彼此的作品。我的同学们发现我对许多污秽词汇是陌生的,有时只是按字母拼音把它们念出来,并不完全了解它们的词意。因此我在念正常词句和污秽词句时,完全是一种态度:认真、不加区别、毫无歧视的。这就形成了一种怪诞效果:无论怎样色情的描写,到我嘴里,一律是公事公办地给念出来。好比一个人平调、古板地报告一桩天大的胡闹。每次我念到最jīng彩(也就是最荤)段落,课堂上已笑倒了一片。此后,这些美国同学们串通起来,有心把那些荤段子留给我念。一些教科书也很荤,比如亨利·米勒的小说,充满荤话,给我板着面孔,背“三字经”似的一念,变得滑稽至极。我有时给他们笑得念不下去了,问什么把他们逗成这样。他们回答:“因为那些脏字不属于你,是借你的嘴出来的,所以那些字眼的邪性和你口齿的无邪形成qiáng烈矛盾。”

美国年轻作家中流行写粗话。写粗话似乎使小说生动、酷。一些煽情的、多愁善感的描写使人难为情,因为西方的审美观反感情感油腻,提倡低调和控制。我跟一位英国作家聊过什么样的小说语言是高级的。他说:“我不能告诉你什么叫高级,但我可以马上告诉你什么是低级。首先,你最好不用副词。比如,你说:‘他高兴地笑起来’,我劝你拿掉‘高兴地’。其次,你最好少用形容词,最好少用此新句。小说第一页就出现了‘如同、似乎、仿佛’这样的此新句,我马上就不要读它了。”这是一个作家对语言的高度自觉意识,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去掉了副词,减少了此新句和形容词的文章,的确朴素许多、淡许多。一些作家不甘于小说的“淡”,便在浓郁华丽的煽情写作中,加上粗话或诅咒,反讽华丽,低调处理浓郁。这就是要我出洋相的时候。因为英语不是我的母语,我拿不准说粗话的语态和腔调,多污秽的语言在我嘴里都失去了它固有的意义。后来它就成了我的优势,藏在假天真后面,说痛快话、做痛快人。

美国人把爱和恨挂在嘴头上。常听人说:“我爱这个,我恨那个。”若把这样的表达搬到中文里,会很矫情。但有时人又需要那些痛快淋漓的表白,于是我拉过英语来。藏在别人的语言后面,夸张一下感情,不觉得太肉麻;肉麻也不是我的事,是语言的问题。

碰到我跟美国人争论的时候,这优势很有用。讲过火了的话,尽可能推给语言去负责。更何况这里还有个态度问题:我说的是你的语言,我的态度已经对你好了;那么我如有出语伤人之处,你就包涵吧。但我在跟我丈夫争论时,只说中文,他呢,一律用英文回击。夫妻之间,绝不能用对方的母语说话,万一说得过分“痛快”,误会就会产生。我们的争执从来是各说各的母语,因为必须把握各自语言的分寸、深浅,避免误伤。

我生活在美国的第三年,头一次用英语在梦里乱嚷。把我自己喊醒后,发现窗外是芝加哥的雪夜。我喊的是“gān吗是我?!”醒过来,我怎么也想不起这句话的上下文。也许梦话和梦的情节并不一致;梦话是更生理的,而梦更属于jīng神。那时狂练英文,词汇和句子全录在声带上,夜里声带失禁,语句自己就迸发出来,用不着通过思维。想想真是很惨,把自己弄成了一只八哥,只管往嘴里灌词儿,懂或不懂,要紧的是嘴一张词儿就得出来,说它是条件反she也好,是动物本能也好。从那次喊梦话之后,接下去的几年,我的梦全是无声的。两种语言在我身心中作战,太激烈了,激烈到了我无所适从的地步。大约是第七年,我的梦开始有声了,中、英文混杂,十分热闹。

直到现在,我仍有一种病态的敏感:一句话说出去,我会马上检查一番,句子有没有语病?时态是否正确?句法够不够简明?……要减低这种敏感度,必须靠酒。往往是两杯葡萄酒之后,我滔滔不绝起来。一位好朋友跟我说了真心话。她说:“你以为你很自如,其实你很乏味,讲的全是废话。在旁边看着你,就是可怜你。”

这样一来,我看见所谓“双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拿那勃可夫来说,他号称有三条母语舌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俄语舌头“具有无限弹性”。一九九九年底我在纽约市立图书馆参观那勃可夫生平展览,在他一次演讲录音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可以像大师那样以英文写作,我亦可以像学者那样以英文阅读,而我以英文讲话时,就只能像个儿童。”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