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_路遥【完结】(100)

2019-03-10  作者|标签:路遥

  吃过饭以后,天突然出现了一会短暂的明亮,雨也下得小了一些。工匠们碗一撂。回来又倒下睡了。

  少平感到很烦闷,不愿意再躺在自己的铺盖卷上做那些làng漫的遐想。趁雨下得不大,他想到街上转转,看能不能看场电影,好消磨一段时光。

  天气已经很冷了。他把那身深红色的绒衣穿在身上,外面仍套着那身做活的破衣裳,就赤手空拳出了门,来到大街上。他也没伞。就在屋檐下躲躲闪闪地走着;好在雨不大,星星点点的,不会把衣服淋个透湿。现在穿绒衣似乎太早,走一段路以后,身上便感到热烘烘的。他感到有点不自在——外衣的两个肩膀破烂不堪,里面的红绒衣bào露出来,特别扎眼。从这身新旧悬殊、不伦不类的衣服上,一眼就看出他是个地道的乡巴佬。

  但少平放心的是,这里没有多少熟人。街上谁有兴趣注意这身有碍观瞻的穿戴呢?

  他便尽量把那种别扭抛开,自由自在地在huáng原街上逛dàng。雨中的街道难得清静;稀稀落落的行人,脸都被雨伞遮挡着。

  所有的商店都照常开门营业,但没有多少人光顾。少平不知不觉遛达到了南关,这里离地委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本城最大的影剧院,他很想去碰碰运气,看现在放不放电影。

  他远远地看见,影剧院前面的街道上,拥挤着许多人。估计有电影!但不知是否能赶上场?

  他加快脚步走到影剧院门口,迅速瞥了一眼大红油漆木牌,见上面写着《王子复仇记》。他高兴极了!这是根据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据上次金波说,为哈姆雷特配音的是孙道临,相当激动人心。

  少平一看时间,知道还能赶上这一场,便慌忙挤到售票处。

  他失望极了——这一场票已售完。

  他于是垂头丧气退回到拥挤的人群里,看能不能钓个“鱼”。

  他正在人群瞎挤,突然愣住了。他看见田晓霞穿件米色风雨衣,两手斜插在衣袋里,正在几步远的地方微笑着看他。他僵立在原地,脸顿时象火一般烫热。

  她走过来,仍然微笑着,伸出手,说:“我以为这是在做梦。”

  “是……我也这样认为……”他握了握她的手。一阵难言的沉默。

  “你现在是去看电影呢?还是到我家里去呢?”她掏出一张电影票递到他面前。

  “不,你去看吧……我……”他的脸仍然象火烧一般。“我已经看过一次了……不过,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建议你也别去看了,咱们到我家里去吧!”晓霞似乎故意表现出一种矜持的态度,但显然很难掩饰她的激动。

  少平看见,晓霞已经完全是一副大学生的派头了,个码似乎也比中学高了许多。一头黑发散乱地披在肩头,上面沾着碎银屑似的水珠。合身的风雨衣用一根带子束着腰,脚上是一双棕色旅游鞋。

  但是,站在这个人的面前,不知为什么,少平并不为自己的一身破衣服而感到害躁。相反,他觉得穿这身衣服见她正“合适”。

  “何去何从?”她笑着把手中的票晃了晃。

  “我当然放弃了‘复仇’!”少平脸上的燥热渐渐消退了。

  晓霞嘿嘿一笑,她很快把那张票向旁边“钓鱼”的人处理掉,便引着孙少平向地委走去。

  “你为什么不给我回信?”晓霞一边走,一边问他。少平无言以对。

  他听见“蓬”一声,心一惊。扭头一看,晓霞手中撑开了一把湖蓝色的自动伞。

  她向他挨近了一些,把雨伞遮在两个人的头上。他顿时感到自己沉浸在一片迷朦的湖蓝色的梦幻之中……近两年了,他没有见晓霞的面,他原来想,一年前他没有答理她最后的那封信,他们的联系也就随之永远地断绝了。她将会变成自己记忆里的一个人,而在现实中他们再不可能见面。是呀,人家是大学生,他是一个乡巴佬。相差如同天上人间……可是,现在却猛然和她相遇在了这秋雨绵绵的huáng原街头……

  “你怎不回答我的问话呢?”她在雨伞下转过脸,瞅着他。“一切都很明白……”他说。

  “是因为我上了大学,你仍然是个农民吧?看来,你还是世俗的!”晓霞不客气地说。

  少平心里不同意老同学对他的评价。其实,他在灵魂深处并没有低看自己。她显然不了解他这两年的变化。他之所以不愿和她再联系。的确是因为两个人在生活中的处境差异太大。但这并不是说,他认为所走的道路就比上大学低贱。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低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已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晓霞把他引进了地委大门。看门房的老头在玻璃后面满脸堆笑向晓霞点了点头,他们就径直穿过一个大院,又通过一道小门,来到一个安静的小院落。

  晓霞对他说:“这是常委院。”她又指了指旁边一座四层楼,“那是地委家属楼,我们在一单元二楼左手……这样吧,咱们不回家了,在我爸的办公室里好拉话。我爸昨天去了原东县,还没回来……”

  常委院是一排做工jīng细的大石窑dòng,三面围墙,有个小门通向家属楼。院子里有几座小花坛,其间的花朵大都已凋谢,竟奇迹般留了一朵红艳艳的玫瑰。墙边的几棵梧桐树下,积了厚厚一层huáng叶。

  晓霞收了雨伞,从身上掏出钥匙,打开了中间一孔窑dòng的门。她揭起门帘,把少平让进去。

  窑dòng面积很大,两孔套在一起;刚进门的这孔显然是办公室,从墙中间的一个小过dòng里穿过去,便是书房兼卧室了。她引着他进了里间。

  他拘谨地坐在沙发里,环视着这个非凡的地方。晓霞忙着为他倒茶、削苹果。

  少平在对面墙上的穿衣镜里,看见自己穿着一身烂衣服头发乱得象一团沙蓬,坐在这舒适的全包沙发里,实在有点滑稽。如果不是晓霞在,进来个生人看见他这副样,会以为是个图谋不轨的歹徒呢!

  晓霞把一颗削好的苹果递到他手里,然后也坐在旁边的沙发里,开始询问他这两年的情况。

  少平这才一边吃苹果,一边打开了话匣子,如实地向晓霞叙说他的经历和目前的状况。

  在少平说话的时候,晓霞瞪着一双美丽而惊讶的眼睛,聚jīng会神地听着。

  少平说完后,晓霞象木雕一般呆坐在沙发里,不再发问,也不再说话。

  少平也沉默了一会。然后他信任地对她说:“你不要对任何熟人或咱们的同学说起我的情况。我知道你能理解我,我才对你说了实情。不愿意我目前的真实情况让别人知道。要是传回原西,我父母一定会着急的。我希望在老人的想象中,我在huáng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咱们同学之中,除过金波,谁也不知道我现在的情况;我也不愿意让他们知道。这不是因为虚荣,而是不愿遭受虚荣者的嘲笑;我想默默地、宁静地走自己的路……

  “你得向我保证这一点!”少平qiáng调说。

  晓霞象是从梦中惊醒,随口说:“这你放心!”她站起来,“先不说了,让我去买饭!咱们就不回我家里吃了,我知道你在我家里吃饭不自在。我到大灶上去买……”

  晓霞从框子里拿出碗筷,又在桌子抽屉里抓了一把饭票,就很快出去了。

  一刻钟以后,她端回一磁盆炒菜;菜上面摞了一堆馒头。她拿出个小碗,给自己拨了一点菜,又拿了一个馒头,说:“剩下都是你的!”

  少平估量了一下,说:“我大概可以消灭,不过,你不要笑话!”他说着就端起了盆子,不客气地大吃起来。

  晓霞笑了。她坐在他旁边,把自己碗里的肉又挑回到他的磁盆里。不知为什么,她这举动使他想起了润叶姐——那种huáng土高原姑娘们所具有的温暖的亲切感……天色暗下来了。

  晓霞拉亮电灯,把自己的碗放在一边,站着看了他近一分钟,突然问:“我能给你什么帮助呢?”

  少平抬起头,说:“你如果认为什么书好,再象以前一样,及时推荐让我看。”

  “其它呢?”

  “不需要了。”

  “那我怎样把书jiāo给你?”

  少平想了一下,说:“我半个月来找你一次,行吗?”“当然行!”

  “什么时候来比较合适?”

  晓霞也想了一下,说:“白天你都要gān活,那么,就星期六晚上吧。就在这里。我爸一般星期六晚上都不在办公室……”

  少平接着就告辞了。晓霞也不挽留,起身把他一直送到地委机关的大门口。

  分手时,她对他说:“我知道,你不愿意告诉我你在什么地方。但是,你一定要来找我啊……”

  “我会找你的!”他主动和她握了手,就转身向街道上走去。

  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西边远远的天空露出了一片乌蓝。

  好,天一晴,明天就可以出工了!

  第二十二章

  她现在是留在村里的唯一插队知青了。

  这是一个不幸的人:二老双亡,无亲无故,孑然一身。一九六九年冬末,当时和她一同来插队的有二十几个少男少女。在第二或第三个秋天,这些人就先后和大雁一齐飞走了。他们有的当了兵或工人;有的更幸运一些,上了大学。只有她走不了。她像一只被打断翅膀的雏雁,滞留在这里六年了。谁都知道,她不幸,是因为已故的父亲被宣布为“畏罪自杀”的“叛徒”——他人死了,却给她留下了一份吃不消的政治遗产。

  但是在有些人看来,她的不幸主要还是怪她自己。在人们的感觉中,现在这时光像她这种处境的人,一般说来总是自卑的。为了自己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或者企求一点小小的发展,总是时时处处小心谨慎,没锋芒,没棱角,奔跑在领导的鞍前马后,随社会的大cháo流任意飘泊……但不幸的是,吴月琴没有这种认识。以上所说的那些“美德”她连一点也没有。相反,却表现出一股傲气。你看她吧,走路抬头挺胸的,眼睛总是锐敏地扫视前面的世界。嘴里时不时哼着一些叫人听不懂的外国歌,有时还像男孩子一样chuī口哨哩。在别人对当前那些时髦的政治话题喋喋不休地谈论的时候,她总是一言不发,一双淡漠的黑眼睛瞪着,或者gān脆把这双眼睛闭起来。总之,她和眼前的社会很不搭调。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00/21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