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偶像_张悦然【完结】(3)

2019-03-10  作者|标签:张悦然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尽管自己也难逃成为偶像的命运,七十多年前,鲁迅如此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6节:他把你的童年带走了(1)

  3 他把你的童年带走了 文/殳俏

  已经忘记了我的第一盒MJ的磁带来自何方,很可能是家族中某位朝气蓬勃的叔叔或阿姨顺手送给我的一份敷衍了事的生日礼物之类的。没有封面,没有歌词,纯属自录产品。但有趣的是,那张充作磁带封面的纸上,用铅笔淡淡描出一只眼睛,线条复杂,看着深邃无比。

  这真是有趣的事情,在我被磁带中的音乐震撼,瞬间对MJ(那时候还得叫迈克尔·杰克逊)产生景仰和爱恋之心的时候,对其外貌的想象仅就是那一只铅笔的眼睛。那是我九岁的时光,小女孩常常可以因为这么一只画技并不高超的眼睛而坠入神思恍惚,想象那个能时而激昂,时而柔美的声音到底长得什么样。磁带得好好保护,因为已经被卷过好几次,我得每天自己给自己限制次数地聆听,至少在得到一盒新的MJ磁带之前,我要节制自己对他的爱。

  那一年chūn节的时候,终于有两位亲戚不约而同地送了我两盒一模一样的MJ磁带作为礼物,想必他们都听说了那个因为某次卷带卷得太厉害,而导致我边哭边自己动手重新粘贴带子的故事吧。"哟,送重样了。"当他们同时拿出礼物的时候这样惊呼道,有一位就坚持要去商店退换一下,换个其他歌星的专辑什么的。但我一再说明没关系,喜滋滋把两盒一模一样的磁带纳入囊中,因为这样我就不怕卷带了。

  现在我知道了,上一盒磁带是名叫《墙外》(Off the Wall)的专辑,这一盒则叫做《颤栗》(Thriller)。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要记住这两个英文词太不容易,但MJ燃起了我好好学习英文的决心。学校里刚开始的ABC完全不能满足我尽早听懂MJ歌中内容的要求,但我爸爸铁血的每周两课新概念英语却颇让我享受到一点胜利的甜头。现在我可以听出他呼唤我的若gān单词了,但我现在学到的东西仍然远远不够。"让我学得更难点儿吧。"这是我发自肺腑的愿望,如果那时候你遇到我,问我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一定会回答你:"我要学好英文,我要去美国。"但"去美国"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我要去美国,看看有没有机会见到Michael"。

  可我仍然不知道Michael长什么样,因为《颤栗》的封面又只是眼睛。但这次好些,不是会被磨得模糊不清的铅笔画,而是清晰的印刷品,并且有两只。我只能赞叹,就算未见全貌,我只与这一双眼睛也能神jiāo。因为这是一双又大、又黑亮、又深邃的眼睛,加上前额的一小簇垂下的卷发,我离他仿佛又更近了一步。

  我父母从没反对过我迷恋MJ,这说来也奇怪。在我最初疯狂听着《墙外》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是个弹了四五年钢琴的孩子,他们也曾经多次灌输我"流行音乐不上台面"之类的观念。但对于MJ,他们持比较支持的态度,因为显然MJ的音乐与那些当时流行的幽怨小调式的港台流行歌曲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上,又因为,他们看到了我那被顺势带出的疯狂学英文的劲头,每天晚上都揣着那印着两只眼睛的磁带封面上chuáng,对着"他"喃喃自语一段英文表达爱意道了晚安才能心满意足沉沉睡去。所以我父母非但不反对,有时候还会给我捎带些来自《环球时报》和《海外风云》上的MJ的消息:"迈克尔·杰克逊现任女友是波姬·小丝。""迈克尔·杰克逊在加州圣塔芭芭拉建造了如同《小飞侠》中一模一样的梦幻庄园,邀请孩子们前去游玩。"这些零零碎碎的剪报消息是多么令人羡慕嫉妒恨啊,要成为Michael的女朋友或是嫁给他,那真是太遥不可及了,但如果我在美国,也许我也能受邀去他的庄园玩吧,我觉得自己能跟他成为很好很好的朋友。

  第7节:他把你的童年带走了(2)

  从九岁到十一岁,我在不知道MJ长什么样子的情况下度过,但这一点儿都不耽误我对他的爱。我读了《小飞侠》又读了《长腿叔叔》,我能理解最纯真、最持久的爱,也能理解有时候你可以完全和一个人不见面,就能彻底地爱上他。听着MJ的音乐,时常在《音像世界》之类的杂志上找点关于他的消息做成剪报,我有点寂寞。因为身边没有别的像我一样爱他的人,1991年的夏天,每个小孩都在迷圣斗士星矢。如果我忍不住又对某个同学滔滔不绝MJ有多神奇,他就会反问我:"他有huáng金圣斗士帅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终于有一天,我在电视里看到我的MJ长什么样了。那是《真棒》(BAD)的音乐录影带,听到音乐响起,我尖叫着一路奔跑到电视机前,怔怔地看傻了。那是最风华正茂的Michael,最富激情的Michael,有着一双跟磁带封面上一模一样黑眼睛的Michael,长发飞扬,全身披挂着金属饰件。他比我想象中更美,更诱人。MV(那时候还叫做MTV)短短几分钟就播完了,我的第一反应是立即打电话给我最要好的女同学,对她说:"刚才我看到Michael了,他真的真的比huáng金圣斗士还帅。"

  时至今日,当我站在MJ的梦幻庄园门口,目不转睛地看着门上"Once Upon A Time"(很久很久以前)的字样和枯萎的花环的时候,我仍然能清晰地回想起第一次看到他在我家那个十四英寸电视机中歌唱和舞蹈的激动之心。但那已经是MJ去世的三个月之后,我和另一位少年时崇拜他的朋友从洛杉矶开车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那个在我的童年时期只在剪报上出现的、遥远的"梦幻庄园"。并且我也了解到,梦幻庄园并不在圣塔芭芭拉,它离圣塔芭芭拉仍有很长一段距离。整个庄园其实坐落在一个荒僻的山谷中,从庄园的大铁门朝里看,完全窥不见任何主居所和游乐场的影子,它们应该在更深的远处。你只能看见铁门口摆放的一束束歌迷放置的鲜花,有的已经枯萎,有的则还很新鲜。以及庄园门口那株巨大的老树,gān枯的枝桠上停着几只乌鸦,在加州灼热阳光的照she下,看着令人神思恍惚。"Once Upon A Time",那个九岁的小女孩喜欢上一个人,她发誓要来美国见他,但当那一天终于来到时,他却已经不在了。

  第8节:他把你的童年带走了(3)

  回程的时候去了圣塔芭芭拉吃饭,骄人的阳光下,细白的沙滩,金色皮肤的帅哥靓女,小时候的我曾经无数次憧憬这样的加州,这样的美国。我的所有关于美国的知识都来自MJ,我的所有美国梦都随着MJ展开。在洛杉矶生活的朋友会很惊讶我对洛杉矶的熟悉程度,这只是因为我为了MJ,从小就把一张洛杉矶的地图背得烂熟。我去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这曾是我初中时信誓旦旦要考上的大学,因为这样就能离MJ近些,再近些。我去了帕萨迪纳的玫瑰碗球场,这曾是我作为一个好学生逃课的理由,因为超级杯决赛在这里举行,MJ担任表演嘉宾,为了这场表演,我不惜撒谎请假在家看电视。我还去了格莱美博物馆,对面便是举行MJ追思会的斯台普斯中心。在博物馆四层的MJ特别展上,我扒着玻璃,想离那些MJ曾经穿过的衣服更近些,有句话忽然从脑子中钻出来:"他把你的童年带走了。"这让我不禁悲从中来。哀悼MJ,是为了他,还是为了我单纯执拗的童年?

  《小飞侠》里,温蒂长大了,彼得·潘晚上来找她,可她却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他和原来一模一样,温蒂看到他连rǔ牙都没有换。他是一个小男孩,而她早已长大了。她在火旁边一动不动,缩成一团,一点办法都没有,还有一种负疚感。因为她是个大女人了。"我不能去了,"她很抱歉地说,"我已经忘记了怎样飞。我来把灯开大,这样你就能自己看到了。"在彼得的一生中,这几乎是唯一一次,我知道他害怕了。"不要把灯开大!"他叫道。她用她的双手抚摸这可怜男孩的头发,她不是一个为他感到心碎的女孩了,她是一个长大了的女人,微笑地看待这一切。不过这是流泪的微笑。

  现在轮到温蒂的女儿简和彼得一起去飞行了,等简长大了,彼得又来找简的女儿玛格丽特。只要孩子们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这事情就会一直继续下去,周而复始,无休无止。

  第9节:王朔这样的作家,王朔这样的父亲(1)

  4王朔这样的作家,王朔这样的父亲文:小饭

  1

  在韩寒被时髦谈论的今天,老一辈的读者常常感叹:当年王朔也有这么红过。

  但那是仿佛我所不曾经历的上世纪80年代末,据说王朔的书好比家庭读物,几乎到了人手一册的地步。那些年人们都习惯了京味的叙述,男欢女爱由于某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产生了格外làng漫的情节。王朔小说中那些主人公都有消耗不完的青chūn,而且比上一代人更加珍爱生命。对"珍爱生命"这四个字,我的看法无非是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谈恋爱上。对,那些làng漫青年对现如今被高估的成功学价值观不屑一顾,一头扎进火热的生命中。

  那就是传说中的上世纪80年代,理想和爱情高于一切的huáng金年代。

  多年后,世界早已大不相同。人们期待王朔会有某种改变,并以各种诱惑放在沉寂中的老王面前。而王朔像是偶然地发出这样的感叹:"什么成功不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bī们知道吗?"这话就好似一股解毒剂,功效非凡。但根据考证,这话也不是老王为了抵消他人的蔑视而作的某种反抗。这是他对自己的女儿说的。那时候他不光要实践自己的命运法则,作为一个父亲,还"需要"为自己的女儿指明一条道路。

  非常反传统而又令人"一见清新"。王朔这样的父亲,1.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功";2.他也不像大多数无能的家长那样,要求自己的女儿为自己做出什么样的报答。

  "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我为什么要我女儿养我,我不要她养,因为她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无论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读到这些,我以为或许能有所触动,但做父母的不用焦虑也无需自责,看着如今的蜗居,以及与之共舞的房产高cháo;看着私家车横行,又与之共舞的地铁奇景,并没有多少人能明白和认同这样的观点: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活出印记,活出美妙回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