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尼_王安忆【完结】(40)

2019-03-10  作者|标签:王安忆



无论怎么说,三中队的人到底曾经沧海,比较别的中队,确实“吃得来”官司些。

很长久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个女人的故事。那长江轮上的邂逅,越来越像是一次从此岸到彼岸的航渡。一个女孩,从这一个世界渡到那一个世界,其间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那一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面目,快乐还是不快乐?米尼的到来,就是为了帮助我回答这些问题的。中午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照耀着茶林,一片油绿,起伏的丘陵有一抹黛色,这情景是好看的。我们收了伞,送她回三中队吃饭,报栏前有一女孩在出报,她喊她“娟娟”,还告诉我们,娟娟的男朋友是个英国人,在伦敦;娟娟这次“二进宫”也是冤枉官司,她在一个大宾馆的客房里,一个外国人要与她亲热,她不允,正拉拉扯扯时,公安人员撞了进来。她至今也没有承认,天晓得是怎么回事。娟娟长得不俗,高大健美,气质很大方,字也写得端正。

下午我们采访的也是一个大叫冤枉的女孩,她的事情,连队长们都感到困惑不解。她二十七岁的时候,已是第三次因卖yín来到白茅岭,并且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仅只相距两月。据说,当她第二次劳教期满,下山回家,她是真的决定重新做人。她决定做一些百货生意,回沪後不久就去寻找门路,经人介绍,与一些百货个体户达成联系。一日,他们谈好买卖,一个个体户请她去旅馆坐坐,然後就发生了关系。事後,那人因其他女人的事案发被捕,将她也一并jiāo代出来,当承办员找到她证实口供时,她矢口否认,态度相当qiáng硬,爱理不理的。承办员一次一次传讯她,她一次一次地不承认,心里却慌了,她想:这事如说出去,会怎么样呢?事情是只这一桩,可是她是有前科的人,会不会一次作十次判?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呀!这时,白茅岭带她的中队长到上海来读书,去她家看她,见她愁眉不展,问她有什么事,她就说遇到这样一个麻烦。队长立即去找承办员了解情况,承办员说,我们并不是要搞她,只是希望她能够配合,证实口供,将那人的案子结束,并希望队长能帮助做做工作。队长将承办员的意思带给她,第二天,她便将这事jiāo代了。不料,却判了她三年。队长们说,她前两次劳教期间,都比较文静,态度也温和,不太与人争执,有相当的自控力。而这一次却大不相同,几次要自杀,与人打架,性格变得非常bào烈,队长们劝她说:我们也与你实话实说,判的事不归我们管,我们不知道,你就不应当和我们闹。你要不服,可以再写申诉,自己不会写,我们替你写。而她则大哭说,她不写申诉,她根本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什么公理,这个社会是专门与她作对的,从来没打算要给她出路,坦白从宽,悔过自新都是说说骗人的!她横竖是要出去的,出去之後她横竖是再要作坏事的,她横竖是和这社会作对的!

她来到我们面前,三句话出口就哭了,她说她恨这社会,恨这世界,恨所有的人,她反正也没有希望了,那就等着吧!她头发削得短短的,穿一身白衣白裙,中等偏高身材,匀称结实,她的气质似比较细腻,确像是淮海路上的女孩。她家住在淮海中路,兄弟姐妹多人,她与妹妹最好,可是妹妹死了。说到妹妹,她的眼泪如断线的珠子,她咬牙切齿地诅咒她的父亲,说是她父亲害死了妹妹。在她第一还是第二次劳教的时候,父亲就怀疑妹妹是否也与她做一样的事情,主动将她送到工读学校,女孩後来自杀了。她说:我妹妹是个特别老实的好女孩,在学校里是三好学生,门门功课优良,她怎能去工读学校那样的地方?我饶不了我父亲,我恨他,他那种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看了就恶心!想起往事,她恸哭不已。充满了绝望,她怪这社会把她弄得这样绝望,她说她十八岁那年,第一次被抓,一进去就把她的头发都剪了,从此,她再没有什么自尊心和希望了。她这次来後,既不要家里寄钱,也不寄去探亲条子。我们说,要不要我们去你家看看你父母,让他们来看你呢!她说:不要,不要,我不能让我妈妈来,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不好,这一路上难走得很,荒山野地的。假如——她的眼泪忽然止了——假如我妈妈不在了,我就要我父亲来看我,我每三个月就要他来一次,让他带这带那,大包小包拎着,上车下车,再搭农民的拖拉机,荒山野地的跑着来,她很恶意地想象那情景,泪如雨注。後来,她渐渐地平静下来,站在门口与我们告别,雨後的阳光照she着她,白衣白裙好似透明了,看上去,她竟是很纯洁的。我们嘱她既来之,则安之,平平安安地度过这几年,我们回上海後,一定帮助她申诉,她说没有用的,我们很有信心地说我们要试一试。然後,她就走了。

又一辆拖拉机到了,老远就听见轰隆隆的声响,门前嘈杂起来。我们回到屋里不一会儿,门却被粗bào地撞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提了一个大蛇皮袋,探身进来,说道:队长呢?又退身出去了。

傍晚,我们在回场部的汽车上,看见这位携蛇皮袋的男人坐在後座,身边有一个白发苍苍、身坯粗壮的老人,还有一个六岁的清秀的男孩,很活泼地跪在车座上,望着窗外雨後泥泞的道路,落日很绚丽,老人的脸色十分yīn沈,那男人则一脸沮丧,却还耐心地回答孩子好奇的提问。他们是谁呢?

下车後,见那男子和老人带了孩子也走进了我们的招待所,在服务台办理住宿,心里很好奇,装作看一张汽车时刻表,等待时机和他们搭话,看见表上有一个站名叫作“柏店”,不由想起丘陵上孤独的柏树,游转在我们的视野里。他们与服务员jiāo涉得似乎不那么顺利,双方态度都很急躁和不耐。当那男人jiāo涉时,老人在厅前徘徊,带了勃勃的怒意,好像一头困shòu,孩子则蹲在地上玩他自己的游戏。终於办完手续,三人就走进底层走廊尽头的房间,拖着那个巨大的蛇皮袋。终於没能搭话,只得遗憾地离开,去饭厅吃晚饭了。

饭後,走过隔壁一饮食店,却见那三人正坐在里间,大人已经吃毕,在吸烟,孩子在吃最後几个馄饨,饶有滋味的。我们好像堵截似的陡地走进去,对那老人说道:老先生,吃好了吗?老人有些惊诧地抬头看我们,眼睛随即又涌上怒意,那男人倒还随和,问我们也是从上海来的吗?所看望的亲属在哪个大队?我们说我们是来采访一些情况,并介绍了自己,他不知道我,却非常知道宗福先,脸上露出笑容,并立即向老人说:叔叔,这是上海来的记者,大名鼎鼎的。老人忽的将碗一推,对那男孩说:快点吃,说罢就起身离去,看都不看我们一眼。那男子并不介意,向我们解释:叔叔气坏了,他从台湾来,特地乘了七小时汽车,赶到枫树林来看侄女儿,也就是他的妹妹。可是gān部们不让见,说凡是海外亲戚探视,都应事先告之,然後让劳教回到上海,住妇女教养院,在那里接见。他求情道,人已经来了,是否可以破例一次,gān部则让他们快回去,等着在上海接见。算了算了!他愤怒地挥舞着手,不见了不见了,我们不要见了!这种地方,真令人头昏。我们劝他不要意气用事,还是应当让妹妹回沪一次,现在里面活很重,一个个都累得很,回去也可休息几日。他依然嚷着:算了算了!这种事情,太令人头昏了!你们看,我还把她的孩子带来了,一个小孩,走了这么远的路,却看不见妈妈,她们这种gān部,心是多么硬,实在头昏!我们慢慢地劝他平静下来,一起走回了招待所,他请我们去坐坐,我们便也不推辞。台湾来的叔叔正坐在chuáng沿抽烟,房间很小,挤挤地放了三张chuáng,见我们进来,老人一甩手就走了出去!叔叔实在气死了!——他又对我们说。我们问他妹妹在哪个中队,叫什么名字,什么案情进来的。前面的问题他都回答了,说他妹妹在四中队,四中队除去将要解教出所的人外,还有一支文艺小分队,他妹妹是小分队的。谈及案由他只连连说:这样的事怎么说得清楚!这样的事能说得清楚吗?我们问他妹夫做什么工作,他只说已经离婚了,孩子归妹妹,现在由他带,问他有没有结婚,他说没有,又说:不结婚了,不结婚了,想起这些事就头昏!再问他们的父母在哪里工作,他就摇头,连连说,头昏头昏。这时,台湾来的叔叔走了进来,无缘无由地将那孩子喝斥了几句,假如我们还不走,他要骂起来似的,我们就告辞了,他依然不看我们一眼,黑着脸,看他并不像发财的样子,只有腰间那一只腰包,有点台湾来客的气氛,他像是个老兵。我们赶紧离去,那男子送我们出来,问我们会不会看到他妹妹,我们说可以的。他说,假如看到他妹妹,就对她说:家里一切都好,孩子也好,让她放心!说到这里,他哽住了,有大的泪珠在他眼睛里打转,而终於没有落下。这意外的插曲,给我们的白茅岭之行增添了戏剧性的色彩。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0/4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