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人的十年_冯骥才【完结】(16)

2019-03-10  作者|标签:冯骥才

  造出原子弹来,并不像有些人想象得那么神秘。不是几个尖端科学家在屋里想出来的。 当然,要有科学家们提出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案,但要把它从无到有,实实在在制造出来,需 要许许多多人的献身拼搏,艰苦创业,反复实验,来把它最终实现。这是千千万万知识分 子、技术工人、战士,还有组织者们用脑子、用智慧、用手、用汗水、用生命,创造出来 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是在基地第一线搞攻关、搞科研和实验工作的。基地设在大西 北,一想到金银滩的大草原,一望无际,那时真是难以描述的荒凉和艰苦啊!

  我出身书香门第,中学时代参加了学生运动并加入了地下党,解放后进了大学。大学毕 业后就被派到苏联进修——我不谈技术方面的东西,太复杂,你也很难写清楚,只谈命运吧 ——六O年初,组织上对我说,有个极其重要的国防科研任务派你去。这就是搞原子弹。原 先我们希望苏联提供这方面技术,五九年中苏关系出现裂痕,苏联单方面撤回协议,没希望 了,就决定自己gān。自己gān谈何容易,白手起家,又是这么高jīng尖的东西。任务压给二机 部,后来叫核工业部。这任务在当时是绝对机密的,内部代号叫596.是指五九年六月,苏 联单方面撤回协议,拒绝提供技术资料这日期。把这日子作为任务代号,就是激励大家争口 气,不依赖任何人,别人造得出来,我们自己也非造出来不可。最初,像我这样不到三十岁 年纪的科研人员参加进来,仅仅有几个,都是严格挑选,政治和业务很可靠的。这是组织上 的绝对信任,自己当然也有种光荣感了,而光荣感化作一种激情,灼热地填满我年轻的胸 膛。

  脚踏金银滩,满目荒凉。这里原是老藏民族耗牛的地方。牧草很丰盛,草原上还有野花 和鲜美的蘑菇,但除去这些什么都没有了。没有路,没有房子,没有树,只有太阳、月亮、 大风、霜雪和酷冷。对了,还有láng。人们像开荒那样,最初都住在帐篷里,天天夜里听风吼 láng嚎。海拔三千米,缺氧,走路急了喘不过气,胸膛憋得像灌满砂子;gān活很容易累,喉咙 像塞了塞子。气压低得馒头都蒸不熟。这里一铁一木,一砖一瓦,以及日用的一切,包括一 盒火柴都得从很远处运来,又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物资缺乏,运输也跟不上。生活决 谈不上半点特殊化,材料仪器都是缺这少那。多难!但我们站在这三千米高原上,满怀豪 情,决心就在这儿把显示中国人志气的蘑菇云升起来。当时我们最爱说一句话,叫做“空气 动力学”。这是物理学的一个名词,借用过来的意思是把“气”作为“动力”。我们肚子憋 一口气,就是动力。国家qiáng盛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虽然身在茫茫金银滩,两手空空,连一 个原子弹零件也没有。反正一来到这里,一辈子就jiāo给它了。当时我们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现在年轻人可能会讥笑我们是“虞诚的一代”,“驯服的一代”,可我们当时活得那么充 实!

  来到草原,我们马上投入紧张工作。先是做缩小尺寸的爆轰试验,用的是模拟材料,代 用品,不是真的材料,看它的原理性怎么样,与指标符不符合,其它动作过程也完全一样, 要看它是不是满足设计要求。我领导一个组,都是实验科研人员。每次试验都要花费巨额的 钱,测量数据出不来就白实验了,所以工作责任大,价值很高,一点粗心大意也不行;必须 全神贯注,全心贯注。我常对大家说,实验用的电缆是我们的生命线,真把原于弹看得比自 己生命还要重。基础工作扎实,任何细节都一丝不苟,这是中国原子弹为什么这么快就试验 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缩小尺寸的模型试验于一九六三年就成功了。六四年又重复成功,当年就做全尺寸的爆 轰试验,意思是尺寸和正式原于弹l:l,一样大,除了装料不是活性材料,其它都是用原 子弹的材料和结构。这次试验关系重大叼,不成功就谈不上下边的核试验,它的成败紧紧抓 住整个基地上所有人的心!我们更是紧张,住在基地分厂的工号里做准备,我负责实验测 量,一连几天几夜反复检查每台仪器,每个接点,每条缆线,还要做模拟操作,我们叫“预 演”,生怕正式“开场演出”时出差错。半点差错就全报废!那几天,我时时都能听见自己 的心跳声。

  这次试验效果非常好。试验一完,我就赶紧把记录的相片底片,用车送回厂部,马上冲 洗出来,接着捏着这底片恨不得一步跨进总指挥部。领导们都在那里等着呢。有总指挥,还 有从北京赶来的负责人。当我急匆匆进屋时,满屋领导都一声不响,所有眼睛都盯住我,静 极了。我好像也听见他们的心跳声,我举起底片绘大家看,说:“试验成功了!”大家顿时 欢呼、鼓掌、拥抱,然后喝酒,互相祝贺。这是我永记在心的场面呀!总指挥叫我快睡觉 去。他知道我们自来到草原,很少睡个好觉。谁知我躺下来反而阖不上限,太激动了,可是 不知不觉睡了我一生也忘不了的一个觉。我睡觉从来都有梦,但这个觉竟然没梦,一个“真 空”的觉,好像整整睡了一个世纪。多少个日日夜夜积下的辛劳,一次成功就一扫而光。

  这样,我们就动手搞正式的核试验了。六四年七、八月最热的天气里人我们带着全套测 试仪器到达戈壁滩。无边无涯的戈壁滩上,太阳晒得看不见一滴水,鸟儿也热得飞不起来, 贴着地皮昏昏悠悠地打转。可是那里已经造起一座高高的铁塔,这就是第一个核试验塔。我 们在铁塔上安装仪器,又在距离铁塔不远的测试工号里装仪器,中间用一根根电缆相连。一 旦核爆炸,电缆就断了,塔上的仪器就要全部炸毁,全部最有价值的数据都保留在测试工号 的仪器里,万一仪器出故障,核爆炸的重要数据就全丢了,那将是极其重大的损失。天大的 责任压在我们肩上。测试工号大半截在地下,又有坚固的水泥墙保护,炸不坏的。可白天里 边奇热,夜里冰冷。睡觉?我们只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打个腕儿,接着gān。那些天,我们真 是把“自己是谁”都忘了。自己就是仪器,就是原子弹吧!

  我们基地总指挥也来到核试验场。这位总指挥原先是位将军,身材魁梧,他原先对原子 技术并不懂,但领导有方,很有大将风度。他参加过西藏解放,人非常好,。很体贴大伙, 刚到金银滩时,他和我们同住在草原上的帐篷里,后来造了房子但还不够,就叫我们先搬进 去,他依旧住在帐篷里。他说你们这些人应该住在好地方。和现在很多领导真是两样了。十 月十五日,一切安装好,开始撤离。我们撤退到几十公里以外没有辐she的地方,我们的将军 是最后一个撤离的。因为还要有专门的人爬到塔上插雷管。雷管是反复检查过的,万一失手 就会大祸临头,插好后还要仔细检查。那时已经不能用电,电锑停了,只能爬上去。总指挥 和其他几位领导一直在塔下盯着这些最后的程序。我当晚在几十公里外打电话绘总指挥,他 还在塔下接我电话呢。那时,整个队伍由上到下就是这种素质。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6/8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