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庄重的时刻……历史仿佛一下子浓缩了,唐山市几届市委、市政府及百万唐山人民14年的努力,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高的承认。” “在新中国41年的历史上,由联合国向一个城市授予如此荣誉称号,唐山是第一个。”“唐山在历史上小有名气,因为她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天有不测风云……唐山又以遭受严重震灾而闻名于世。”“……唐山又以高速度建成一座新型城市而再次闻名于世。”“今天的唐山,向人们讲述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关于毁灭与崛起的故事……”那次,的确是一种激动的书写。
二可不可以这样说,唐山是有过四座城市的:一座是地震前的老城市;一座是地震后的“窝棚城市”;一座是再后来出现的“简易城市”;一座是恢复重建的新城市。四座城市形态各异,功能迥然。
历史记载,唐山自明朝已有一定开发。1881年,在桥屯西南一带建成唐山煤矿,唐山便开始了由一个村落向一座城市的跋涉。这里,诞生过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生产过第一袋水泥……无不见证唐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
那么,窝棚城市呢?它不过是向简易城市一个短暂的过渡。1976年7.28地震刚刚发生后,因地震而失去家园的居民,用木杆、竹竿、席子、油毡、塑料布等,在路旁、公园、空场、树下支起满城的窝棚——防震棚。救灾队伍抵唐后,又提供了部分帆布帐篷。到了1976年入冬前,随着寒冷向灾民们的bī近,这些窝棚迅即消失了。窝棚城市虽然只存在3个多月,但灾区人民却靠它度过了炎热多雨的夏季,并且开展了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伟大斗争。
那么,简易城市呢?这正是我常常思考的一种城市现象。建设简易城市,确是唐山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它与唐山两座“真正的城市”一样,都是唐山人民所创造的伟大文明成果。它在唐山人民心中所留下的记忆,它在唐山历史上所留下的痕迹,都是挥之不去的都是不可磨灭的。固然,作为唐山重建的目标,是要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崭新城市。然而,窝棚城市远不具备过冬的“基因”,新唐山又岂能在几个月、在几年之内建得起来呢?
>
岁月流过,我们依然记得(2)连载:唐山大地震亲历记 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早在1976年8月上旬,“省前指”——河北省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就提出“发动群众、依靠集体、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因陋就简、逐步完善”的简易房建设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自9月中旬至11月15日,市区的废墟上“生长”出35.1万间简易房。又经过了一番抢建,市区简易房增加到42万间。且无论是哪种形式——“两出水”的人字梁、起脊房,“一出水”的前高后低滚水房,两头出檐的平顶房……却都做到了“五防”——防震、防雨、防风、防寒、防火。
作为一座城市,废墟上又相继出现了简易工厂、简易机关、简易学校、简易商店……这些简易建筑的生命,有的只有三两年,有的则长达十年之久。到198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10周年时,已有98.2%的市区居民迁入新居,到1988年10月则全部迁入新居。自此,简易城市这条自此岸(毁灭的唐山)驶向彼岸(现代化新唐山)的 “船”;简易城市这座连接此岸与彼岸的 “桥”,才因其完成历史使命而被彻底毁掉。
简易城市,自然是以“简”著称的。即使在今天,唐山人民回忆起简易城市的生活,也难免感到那些悠悠岁月的苦涩与沉重。可话又说了回来,在那些极端艰苦的日子里,唐山人的潜能竟是多么的光彩照人啊。今天,人们又忽然感到,倘若像保存地震遗址那样,能够保留一些简易房,让它们像文物一样地留传下去,那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三重建唐山,自然是规划先行。早在1976年8月8日,国务院联合工作组抵达灾区时,就与河北省、唐山市一起,开始设想重建的“蓝图”。紧随其后,在大地仍不时抖动的境况之下,国家、省的主管部门,组织60多名绘制“蓝图”的人到了唐山。月底,勘测队伍又来收集地质、水文,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资料了。11月,重建“蓝图”——《河北省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绘就。我曾小心地翻阅过这个规划版本。它的右上角印有“绝密”二字,每个字的下面还印有一个红色的圆点。
1978年chūn节期间,当爆竹的光彩还在唐山上空闪现,全国各地100多名规划设计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就踏上了废墟。他们这么急匆匆赶来,是进一步研究讨论:新唐山的建设,如何才能体现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水平呢?他们是极其认真的,因为就在前不久,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来唐山视察,他出的就是这样一个题目。
1978年3月,全国14个省市的100名规划人员,又一次出现在废墟之上。他们对批准的重建“蓝图”加以细化。历时3个多月,走访单位1600多个;分析计算数据4.89万个;绘制图表2340多张;制作规划模型6个;完成了多项专业规划。1979年9月,当10万大军进入施工现场之际,20多名规划专家应邀而至,研究、调整了市中心规划及街景规划。多年来,我的内心存有一个想法:收集一份绘制唐山重建“蓝图”的人员名单。之所以想这样做,完全出于我对他们的一种敬意。
若用哲学解释重建“蓝图”些许变动,主体之于客体的反映,确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粗略勾勒两次变动的轨迹之前,忽又感觉,应把经批准的重建规划作一简述:规划将唐山分成老市区、东矿区、新区三大片。老市区,在原路北区(京山铁路以北)建设;东矿区,以开滦5个矿为基础依矿建点;新区,将原路南区(京山铁路以南)38个工厂迁往建设,并新建大型水泥厂、热电站。原路南区不再恢复。城市人口65万,占地56.62平方公里。执行中拟调整为:人口80万,占地78.16平方公里。
重建规划那两次变动,一次是1982年,一次是1984年。1981年11月底,中央电示河北:唐山重建实行收缩的方针。其基本jīng神:压缩城市规模,控制城市人口,减少占地面积,加快住宅建设。鉴于此,确定规划调整的原则:控制老市区,缩小新区,利用路南区。1982年,规划调整之后,城市人口76万,占地73.22平方公里。住宅建设, 1平方米也没有减少。唐山重建,基本是按这次调整后的规划进行的。而对规划充实完善,则源于“第三产业”的风起云涌——那已经是1984年所进行的动作了。
四历来,中国人对逢“五”、逢“十”格外看重。1991年系唐山地震15周年,中共唐山市委机关报——《唐山劳动日报》适时开辟纪念专栏。我写了《新唐山城市建设之最》,记述唐山重建的“先河”工程。其中写道:“震后我市最早建设的住宅小区是河北1号小区,于1978年下半年动工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