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配角演义_马伯庸【完结】(51)

2019-03-10  作者|标签:马伯庸

  “嗯,那还是因为那天早上绣儿的举动很奇怪,我追问之下,才发觉这个yīn谋。在那之前,他还偷偷弄了一份木牍密信,让徐他送去袁绍营地。陛下的意思,是把这事栽赃给袁绍。”

  我知道贾诩并未撒谎。张绣在投降曹公后,就驻守在叶县,恰好是木牍的制作地。而且那份木牍上笔迹稚嫩,不是老官吏的手笔,更像是张绣这类有点文化的武将所为。

  “陛下的计划,是让徐他与张绣合作,刺杀曹操。刺杀成功,就再好不过;如果刺杀失败,就可以栽赃给袁绍和臧霸,让中原局势变得混沌不堪。徐他和绣儿,说白了都是陛下的两枚弃子罢了。徐他因为他哥哥和徐州屠杀的关系,对曹公怀有qiáng烈仇恨,早有杀身之心,死也心甘情愿,可惜了这傻小子尚不自知,还以为是自保之道呢。”贾诩叹道。

  张绣听到这位亦师亦父的老人的话,惭愧地垂下头去,不敢再说什么。

  “如果你知道得很早,这一切就根本不会发生。”

  “当然,我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贾诩挺直了腰,“但九月十四日我才知道,已经来不及了。我甚至不敢去找曹公或者别人举报,别人一定会问:当初你为何不说?这会让我和绣儿陷入险境。”

  “我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绣儿大骂了一通,然后让他去许褚面前故意晃dàng,希望能暗示许校尉升起警惕之心。我又担心许褚万一没觉察到其中意味,就让绣儿登上箭楼,带上袁军的箭,she杀徐他等人灭口。幸运的是,这两手安排都发挥了作用。两名刺客被许褚杀死,徐他被绣儿灭了口。曹公安然无恙。”

  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想出这样的补救手段,不愧是贾诩啊。我心想。

  贾诩望着我,浑浊的双眼有几分赞许、敬佩和惋惜,“如果不是有先生你,这件事恐怕就会悄无声息地结束,变成一个永远的谜。”

  “你们本不该she我那一箭。”我微笑着说。就是那一箭,让我的思路瞬间通明,从而挖掘到了真相。

  “那先生你打算怎么办?”

  “如实相告,我不能辜负曹公。”

  “我和绣儿投降曹公,已经是天下皆知。他若是现在杀了我等,等于是向天下自抽耳光;而主谋皇帝陛下,曹公一样也无法下手。结果这件事的知情人里,只有你的处境最微妙了,任先生。”贾诩悠然说道,“还不如考虑一下我之前的建议,找个替罪羊。那个人选很合适的。”

  这条老狐狸难得如此坦诚,原来就是为了这最终的一击。

  向我坦白所有的事情,顺势把我拽进政治斗争的密谋里来。以曹公的行事风格,未必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前同僚王垕的遭遇,我记得很清楚。

  “我考虑一下。”

  我起身告辞,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石屋。留下面面相觑的贾诩和张绣。

  【尾声】

  建安九年,(许攸)从行出邺东门,顾谓左右曰:“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人有白者,遂见收之。

  ——《魏略·许攸传》

  (任峻)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三国志·任峻传》

  建安十二年,(张绣)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魏略曰:五官将曹丕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三国志·张绣传》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jiāo,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三国志·贾诩传》

  宛城惊变

  『如何确保曹操一定死?以贾诩滴水不漏的行事风格,除了突击曹营的胡车儿以外,他一定还安排了其他部队在营地周围对曹军逃兵进行阻截,务求全歼。这里是宛城,张绣军对地理远比远道而来的曹军熟稔。

  但战果呢?张绣成功地杀死了曹营里大部分的重要将领,可是却唯独让曹操逃出了生天。

  贾诩向来算无遗策,怎么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曹操在宛城遭遇了他人生最离奇的一次危机。

  曹操这个人戎马一生,遭遇过无数次危机。三十六岁那年他参与讨伐董卓,在荥阳被徐荣打得惨败,连人被马都被箭she中,若不是曹洪舍命保护,几乎就死在战场上;四十六岁的时候,他在官渡与袁绍对峙,差点被一名近在咫尺的刺客刺杀;五十七岁那年,他在潼关被马超的关西联军半渡而击,险些晚节不保。

  但是曹操这一生的所有危机加到一块,都不及他在宛城遭遇的这一次这么有戏剧性、这么离奇、这么充满了重重迷雾。围绕着这次危机的种种隐情,更是宛如丝线般繁复杂乱,直至许多年后,仍旧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余波回dàng,影响无比深远。

  要捋清这次事件的脉络,还得要从董卓进京说起。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何进要诛杀十常侍,从关西召回了大军阀董卓。董卓没有孤身一人回京,他带了大批如láng似虎的西凉士卒,这些士兵由对董卓忠心耿耿的关西将领们统帅着,成为他独霸朝政的武力基石。

  这些将领中有大名鼎鼎的吕布、李傕、郭汜,还有知名度稍微逊色一点的樊稠、牛辅、张济。在牛辅的手下,有一个中年人叫做贾诩,他的智谋深不可测;在张济手下有一个年轻将军,是他的族侄子,叫做张绣。

  贾诩与张绣应该互相认识,彼此见过面,可能jiāo情还不浅。

  西凉军的好日子很快便结束了。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死在了吕布和王允的手里,西凉军团分崩离析,人心惶惶。李傕、郭汜和张济等人彼此商量,gān脆分好行李跑路算了。这时候,贾诩站出来,提了一条被誉为三国第一毒计的建议:“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意思是与其逃跑,不如杀回长安为董卓报仇。

  有了贾诩的鼓励,西凉诸将鼓起勇气杀回长安。一番大战下来,结果是王允身死,吕布败走,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汉献帝刘协,沦为西凉将领的傀儡。从此以后,汉朝的中央权威彻底崩溃,群雄趁机崛起,天下真正进入大乱的时代——裴松之指责说,贾诩是东汉走向灭亡的刽子手,这个评价不算公允,但也不算太离谱。

  按照常理推断,能够以一句话灭亡汉朝的人,一定是个雄心勃勃的大野心家。可贾诩的表现,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他既不争功,也不夺权,婉拒了西凉军的犒赏,反而斡旋于西凉军与朝廷之间,小心翼翼地呵护风中残烛的汉室,许多汉臣因他而得以活命。

  李傕、郭汜在长安闹得越来越不像话,贾诩决定离开这块是非之地,遂找了个借口,前往华yīn投奔他的老乡段煨。同时离开长安的,还有张济与张绣。张济一向看不起李傕、郭汜这两个家伙,gān脆带领自己的部属前往弘农驻扎。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1/7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