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另类史_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完结】(13)

2019-03-10  作者|标签:梅毅 赫连勃勃大王

  相持三日后,陈友谅最qiáng的左右金吾部将领来降,更使汉军势弱胆丧。

  见陈友谅guī缩不出,朱元璋写信激之:“陈公您乘尾大不掉之巨舟,殒兵敝甲,与我相持。以陈公平日之qiángbào,正当亲决一死战,奈何徐徐随后,似听我指挥尾随,此非大丈夫所为也!”

  陈友谅见信大怒,下令尽杀jiāo战中生俘的朱元璋士兵几千人。

  朱元璋一反其道,下令把所有汉军俘虏放掉,伤员发药疗伤,仁义得不行,又下令公祭敌死难者。

  如此,人心向背,不言而明。

  相持一月有余,朱元璋除写信激怒陈友谅逗他玩以外,天天与博士夏煜等人草檄赋诗,意气弥壮。同时,他分兵连克蕲州、兴国。

  陈友谅残军粮尽,遣jīng锐突袭南昌抄粮,被朱文正派人尽焚其舟,偷jī不成蚀把米。

  不顾朱元璋军水陆结营的严阵以待,陈友谅最终不得不冒死突围,绕江下流,准备由禁江遁回。

  朱元璋早有准备,指挥诸军尽锐出击,满纵火筏冲击敌舰。汉军舟船散走,朱元璋军队追奔数十里。

  其间,陈友谅把脑袋伸出舷窗帘看形势,一枝弩箭飞来,不偏不倚贯其眼睛而入,老陈一命呜呼。

  朱元璋军士闻讯,大呼喜跃,斗志更奋,激战中又活捉了老陈的“太子”陈善见。不久,汉军的“平章”陈荣等人,率水军五万余人投降。

  张定边趁天黑,乘小船装载陈友谅尸体及其另外一个儿子陈理奔还武昌。回武昌后,张定边拥立小孩子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朱元璋回金陵休整,不久,他自率大军亲征武昌。

  在城下安排围城事宜后,老朱分兵徇汉阳、德安州郡,湖北诸郡皆不战而降。

  见形势大好,朱元璋留诸将围城,自己率护卫军返回金陵。

  当然,鄱阳湖大战胜利后,朱元璋也知道自己胜得侥幸,对刘基说:“我不该亲自去安丰(救韩林儿)。假使那时陈友谅乘我不在建康,顺流而下直捣巢xué,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大事去矣!今陈友谅不攻建康,而围南昌,出此下计,不亡何待!”

  所以,渔贩子出身的陈友谅,毕竟不如种田娃出身的朱元璋。

  性格即命运,陈友谅的冒险轻躁,也决定了他失败的结局。

  进围武昌四个月,城坚不下。1364年chūn,朱元璋从建康出发,再次亲自临敌指挥。

  其间,汉军“丞相”张必先自岳州率军来赶援,乘其立足未稳,朱元璋派常遇chūn突然中道攻袭,活擒了这位外号“泼张”的骁将。

  常遇chūn押着张必先来到城下,向上喊话:“汝所恃者,惟‘泼张’一人,今已为我所擒,尚何恃而不降!”

  张必先也气沮,仰头向上,对张定边喊话:“吾已至此,事不济矣,兄宜速降为善。”

  城上的张定边,垂头丧气。本来他就在水战中中箭百余,难得张定边一身箭疮,依旧想咬牙坚持。

  见火候差不多,朱元璋派俘虏的陈友谅旧臣罗复仁入城劝降,表示说:“陈理若来降,当不失富贵。”

  罗复仁入城,与陈理抱头大哭,张定边也在一旁大哭。

  于是,转天大清早,陈理衔璧肉袒,率张定边等人出城,诣军门投降。

  这小孩子俯伏战栗,不敢仰视。朱元璋见其弱幼,心觉可怜,亲自扶起,握其手称:“我不会治罪于你。”

  归建康后,朱元璋授陈理为归德侯,又授陈友谅的爸爸陈普才伯爵,封陈友谅两个弟弟伯爵。明朝建立后,陈理逐渐长大,朱元璋不放心,把陈理远徙高丽,命高丽王严加看视,并把陈友谅二弟迁往滁阳软禁|奇-_-书^_^网|,但都未加以杀害。

  陈友谅僭号称帝四年,未料想后代子孙天天倒去高丽天天吃泡菜度日,福兮祸兮,自不多讲。

  在来南昌生擒陈理之前,朱元璋已在建康称吴王。本来李善长等人劝朱元璋称帝,老朱一直记得六年前儒士朱升的规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以,他不着急称帝,以自己手中小明王的名义,自己先“任命”自己当了王爷。

  当时,张士诚也自称吴王。所以,张吴就被称为东吴,朱元璋的“吴国”是“西吴”。

  值得一提的,浴血奋战南昌八十五天的朱元璋侄子朱文正,很快为按察使李钦冰劾奏其“骄侈觖望”,并说他有“异志”。疑惧之下,朱元璋竟然亲自率水师至南昌城下查看虚实。

  朱文正惶骇出迎,立刻被逮捕,押回建康。老朱杀心大动,欲拿亲侄开刀立法,幸亏朱元璋妻马氏解劝:“此儿只是性刚而已,不可能有别的事。”由此,朱元璋才没有“显诛”侄子。

  史书称朱文正“免官安置桐城,未几卒”,应该不是好死。朱元璋之猜忌,此时已显端倪。

  劾奏朱文正的李钦冰也没活多久,很快“以他事伏诛”,估计是老朱杀侄后后悔,故而又杀李钦冰。

  朱文正死时,其子守谦才四岁,老朱抚摸小孩儿的脑袋说:“宝贝别怕,你爸爸欠家教让我不高兴,我不会因他之故而废你。”老朱视之为诸子,更名为炜。朱守谦(朱炜)被封为靖江王,世镇桂林。

  卧榻之侧不容鼾——击灭张士诚

  张士诚,小字九四,乃泰州人。他自年轻时代起,就做当地盐场的帮闲记账一类杂差,很能损公肥私,凭关系让三个弟弟gān上操舟运盐的营生,顺便走私贩盐。这性质与现在派出所所长让亲戚开歌舞厅按脚房一样,不算什么大恶,却无职业“道德”可言。当然,盐铁在封建社会一直是国家严管专卖产品。由此,利润颇丰。

  手中有了钱,张士诚自然轻财好施,很似《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颇得当地老百姓欢心。从人品上讲,张士诚为人是元末群雄中数一数二的“好人”,不jian险,能容人,礼待读书人,但乱世大伪,既然他没有杀妻灭子的“气魄”,根本就熬不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天。

  由于张氏兄弟向寿州附近诸富人家卖盐期间多受凌侮,不少大户还欠钱不给,加上盐场一个保安(弓手)丘义没事就rǔ骂张士诚,惹得张氏兄弟杀心顿起。恰值当时天下已乱,于是他们便于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夏天,忽然起事。

  加上张士诚和他三个弟弟,以及一个名叫李伯升的好汉,当时一伙人一共才十八位,起事时,他们并无远大理想,只是杀人泄愤而已。就这十来号人,先冲进盐场保安室把弓手丘义乱刀剁死,然后遍灭周围诸富家,放火烧掉不少大宅院。

  由于当时盐场工厂生活极其艰辛,苦大仇深,见有人带头挑事,纷纷报名加入,共推张士诚为主,百多人聚集一起,一下子就“攻克”了泰州。接着,他攻破兴化,占领重镇高邮。

  胜利如此容易,张士诚便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开始过称王称帝的瘾。

  转年,张士诚树大招风,大元朝的丞相脱脱亲自率百万大军来攻,把高邮团团围住,当时的张士诚,叫天不灵,呼地不应,悔得肠子都青,连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摇惹事。最惨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脱脱铁定了心攻下高邮后要尽屠当地兵民,以在江南树威示警。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3/15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