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一年,蒙古的俺答汗大举入寇山西,朝廷下诏在全国荐选勇士。俞大猷憋足一肚子气,诣巡按御史处自荐。还好,这任御史没打他,并把他的名字上报兵部。尚书毛伯温对俞大猷的名字很熟悉,立即荐他入宣大总督翟鹏帐下听用。
帅帐之中,众将满座,翟鹏召见俞大猷,与他议论兵事,探视其才艺。血气方刚的俞大猷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数次驳倒翟鹏。结果,翟总督起身离座,上前亲执俞大猷之手叹道:“我真不该对待武人一样对待您呵。”为此,一军皆惊。
虽如此,翟鹏可能心中仍觉小俞纸上谈兵,真打仗时根本不敢用他。
久住无聊,俞大猷辞归。毛伯温闻之,把他用为汀漳守备(城防司令)。有了一个舞台,俞大猷得以施展,他在与诸生文会赋诗的同时,天天教习武士剑术,并出手不凡,首战就打败著名的海贼康老,俘斩三百多人,由此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一战成名。
嘉靖二十八年,朱纨巡视福建,提拔俞大猷为备倭都指挥。当时,恰逢安南的贼臣范子仪多次派人入侵明朝钦州、廉州等地,明廷便先派俞大猷去击安南。钦州一战,俞大猷追敌数日,斩安南兵一千余级,生擒范子仪亲弟范子流,最终bī使安南一方杀掉范子仪,函首来献。
如此大功,皆为当朝的严嵩所掩,仅仅赐银五十两了事。
俞大猷并未气馁,仍旧一心为国,继续率军镇压了琼州五指山的黎族反叛,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当局在海南建筑城市,派汉人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感化土人。结果,海南大定。他的举措,比起搞什么“自治”来,理念要先进许多。
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大肆侵扰浙东。明廷调俞大猷为参将,协助清剿。几年下来,他参加多次海战,屡建功勋。特别是张经指挥的王江泾大捷,俞大猷立功颇著。可惜,功劳皆为赵文华、胡宗宪所掩,不他仅未得领功,还因“不服从指挥”被贬官。
俞大猷毕竟是饱读诗书的武将,他仍旧尽心竭力为朝廷卖命打击倭寇,在陆泾坝、三板沙、莺脸湖等战役中数败倭贼。大名鼎鼎的柘林(广东饶平)倭寇,被俞大猷等人连打连击,几近灭顶。由此,嘉靖三十五年,俞大猷被明廷任命为浙江总兵,兼辖苏、松数郡,成为一方军区司令。
他不负所托,冒寒顶雪,率明军死战,一举扫平舟山倭寇。而后,胡宗宪以计擒斩王直,致使新倭大至,大扰福建一带。为了推卸责任,胡宗宪嫁祸于俞大猷。朝廷震怒,把俞大猷逮捕入京,几乎杀掉他。幸亏朝臣相救,俞大猷得以出狱,以白衣身份发往大同效力。
这位gān将,放哪哪行,大同巡抚李文进非常重用他,使得他有机会多次立功塞上,并在战场首创独轮车、拒敌马等新型战器械。李文进把这些新器械介绍到北京一带的京营。
嘉靖四十年,广东饶平贼人张琏造反,攻陷数郡。朝廷重新起用俞大猷到南赣,总汇福建、广东的明朝部队前去征剿。于俞大猷而言,镇压这些反贼易如反掌。他很快就平灭了张琏等贼人的造反,并被提拔为福建总兵。此后,他又与戚继光(此时戚继光是俞大猷副手,为福建副总兵)等将领一起光复兴化城,大破倭贼(详情见后面的戚继光事迹)。这次大捷乃戚继光部先登,故而受上赏,俞大猷只获赐银币等物“表扬”。
嘉靖四十三年,俞大猷徙镇广东。当时,cháo州倭患极烈,有真假倭两万多人,与沿海的峒蛮诸部相互勾结,大掠惠州、cháo州。福建方面,又有峒蛮酋长程绍录和梁道辉在延平、汀州一带勾结倭寇大掠。
俞大猷虎胆雄威,以堂堂总兵的身份,单骑入贼酋程绍录营中,晓以利害,说服对方率土蛮兵回原籍。惠州贼酋伍端连败当地官军,气势正盛,听说俞家军至,吓得他忙掉头回撤。双方较量,伍端被擒七次,均被俞大猷放掉,让他不服再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事是小说,俞大猷七擒伍端见于正史。最后,土酋伍端心服口服,自缚入军门请罪,请求杀倭自效。
俞大猷用人不疑,以伍端所率少数民族军为先锋,向倭寇发动进攻,围敌于邹塘,一日一夜连克倭寇三个巢xué,斩杀四百多真倭,进而大破倭寇于海丰。倭寇虽百战之士,心中也惊,遭遇如此勇武之土蛮与官军相混合的部队,只能逃字为上。
于是,cháo州倭遁向崎沙、甲子诸澳,夺渔船入海。也该他们倒霉,海上大风,淹死倭寇数千,剩余的二千多人退保海丰的金锡都。
俞大猷不急,挥兵包围两个月有余,倭寇食尽,冒死突围,基本被明军歼杀殆尽。cháo州倭寇,至此几息。
后来,降而复叛的吴平所率一部倭寇在广东、福建沿海四处骚扰,俞大猷统水军,戚继光统陆军,在平南澳夹击吴平,大败对方,吴平仅以身免。可惜的是,由于贼头吴平夺舟出海,闽广巡按御史上章劾奏俞大猷失职,老俞竟因此被夺职。
很快,河源等地有贼人造反,俞大猷又被起用。他率十万大兵,直捣贼人老巢xué,俘斩一万多土贼,夺回被抢的良民近十万人,因功复职,得授广西总兵官。
隆庆初年,俞大猷在广东、广西等地立功多多,分别平灭海贼曾一本、古田壮蛮韦银豹等,百年积寇尽除,威震南服。
万历元年,俞大猷病死,明廷赠左都督,谥“武襄”,褒誉甚隆。
俞大猷为将,廉而不贪,驭下有恩,先谋后战,珍惜士兵生命,忠诚为国,老而弥笃,确实是明朝难得良将。当时名将谭纶曾经写信给俞大猷,对他的评价非常中肯:
“节制jīng明,公(指俞大猷)不如纶(谭纶自称);信罚必赏,公不如戚(继光);jīng悍驰骋,公不如刘(刘显,当时另一抗倭明将)。然此皆小知,而公则大受!”
也就是说,俞大猷身上,汇集了诸人全部的优点,不愧古名将风范。
飚发电举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山东登州人。其父戚景通,做过都指挥一类的明朝中级军言,后入京城神机营为官。十七岁时,父亲戚景通病死,戚继光得以嗣职,后被擢升为都指挥佥事,在山东沿海备倭。后来,他又改任浙江沿海,抵御倭寇。
史载,戚继光自幼“倜傥负奇气”,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可称是武将世家不多见的文武双全好苗子。
嘉靖三十六年,他合同俞大猷一起在岑港包围王直属下倭兵,久攻不克,倭贼多有遁走,与俞大猷一起被免官,“戴罪办贼”。不久后,毕竟王直寇平,戚继光得以复官,改守台州、金州、严州三郡边务。
初入浙江时,他深觉卫所的职业明军战斗力太弱,而浙江金华、义乌两地民风剽悍,于是就在两地招募士兵三千人,jīng挑细选,教以击刺格斗以及使用长短兵器的技巧,日日操练,jīng习他自创的“鸳鸯阵”和“一头两翼一尾阵”,终于把这三千人练成抗倭的“王牌军”。
根据沿海地带多水洼崎岖地形,戚继光因地制宜,不求快马驰驱,专门训练兵士熟悉地形编制战斗策略,演习阵法,务求进退有方。而且,在他操练下,这数千军人的战舰、火器、兵械等物皆jīng益求jīng,旗号鲜明,时人称之为“戚家军”。但是,在嘉靖四十年以前,“戚家军”皆配合俞大猷等部作战,不是十分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