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立此殊勋,回京就被关进大狱,虽然日后放出,仍然终日怏怏不快。
贞观十七年,多年一起共事的老哥们张亮出任洛州地方官,与侯君集道别,侯君集乘机激怒他说:"怎么,被排挤出京城了?"张亮不乐,答道:"当然是你背后排挤我,还能怨别人吗?"侯君集闻言,激起心中积恨:"我功平一国,回来就被天子谴怒,哪还有机会背后挤兑你!这种日子我过不下去了,你敢造反吗?我和你一起反了吧!"张亮为人外忠内诈,一转身就把侯君集的话密告太宗。李世民毕竟大度君王,对张亮说:"你和侯君集都是我唐朝功臣,刚才的话只有你和他两个人知道,如果审验成狱,你们都不会承认有谋反之语。"太宗就把此事压下,对待侯君集如初,不久命人图侯君集等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
当时,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怕被父亲废掉,暗中准备谋反。知道侯君集心怀怨望,太子就通过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当时为东宫属官)与他牵线,两人数次密谋。侯君集深知李承乾气量劣弱不能成大事,但仍想借机旁图,就答应一起gān,举手对这位太子说:"此好手,当为殿下用之!"虽如此,毕竟谋反事大,侯君集常常夜中惊醒,一醒就再也睡不着觉,四转叹息。他的妻子很奇怪,劝他说:"您是国家大臣,怎么会这样?如有辜负国家之事,还是自首的好,肯定能保全性命。"侯君集也不应声。
不久,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供出侯君集。他那作为牵线人的女婿贺兰楚石为了活命,又诣阙上告岳父谋反的实情。对这么一个共事几十年的老功臣,太宗亲自审问,说:"我不欲令刀笔吏rǔ公,自己亲自问你案情。"侯君集最初还狡辩,但太子、贺兰楚石等人证及书信等等物证俱在,最终辞穷服罪。
太宗临朝,对百官讲,侯君集于国家未安之时有大功,我想活其一命。但谋反是封建社会不可饶恕的大罪,群臣争进,都讲:"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必诛之以明大法。"无奈,太宗又回到私室,对跪伏于地的侯君集讲:"与公永别了,从今而后,以君之故,我不忍复上凌烟阁!"言毕,皇帝唏嘘泣下,痛哭不止。君集也自投于地,泣不能起。
读各类唐朝史书,此情此景,均可感觉唐太宗的真性情感人之处,透过千年烟云,仍可想见李世民身为帝王之尊,当其时也,肯定没有一丝矫饰做作,他一定是回忆起这位勋臣与他自己年青时代的豪情友谊,想起连骑冲杀,攻城掠城的浴血艰难,加之故人病死、被杀无数,至此廖廖,不能不凄然伤情。
按刑法,侯君集被斩于四达通衢。这位大将临刑之时,容色不改,对监刑将军说:"君集我怎能真反呢,是蹉跌至此啊!念我为唐家大将破灭二国(高昌国以及与李靖一起灭的吐谷浑),还是有微功可陈。为我对陛下讲一声,留下我一个儿子活着以守祭祀。"(谋反应诛满门)监斩官驰奏,特诏原其妻及一子,徒于岭南。
助定奇策英年早逝——郯公张公瑾张公瑾,字弘慎,魏州繁水人。开始在王世充手下为官。高祖李渊建唐,张公瑾投归,后为尉迟敬德等人荐于李世民,引入幕府。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让占卜的人烧guī甲卜吉凶,张公瑾恰巧从外而入,拿起guī甲扔在地上,进言道:"凡行卜签,是以决嫌疑,定犹豫,现在应该举事不疑,用得着卜卦吗?如果卜不吉,势已不可停阻,希望大王仔细想想。"李世民深然其言。其年六月四日,张公瑾与长孙无忌等九人埋伏于玄武门之外,成为李世民日后登基的关键人物之一。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其党羽进攻玄武门,张公瑾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贞观元年,拜代州都督。后助李靖伐突厥,擒颉利,屡有战功,封邹国公。不久,在襄州都督任上,张公瑾病死,时年仅三十九。太宗不避辰日而哭之(古礼及当时风俗,辰日不能哭泣),谥曰襄。贞观十三年,改封郯国公。
骁勇虎臣义气将军——卢公程知节(程咬金)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估计提起程知节,除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肯定会出现许多茫茫然的脸,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位程知节是谁。所以,通俗演义小说的民间力量,可以把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涂改(或美化或丑化)得与本来全非。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他年青时就骁勇异常,善于马上击槊。隋末四海鼎沸,大乱之中,程咬金聚数百徒众,扞卫乡里。李密起兵,他前去投靠,署为内军骠骑。当时李密简选八千名勇敢异于常人的兵士,以四骠骑统领,号为内军,程咬金即四骠骑之一。李密常对人讲,"此八千人可当百万军".
李密与王世充jiāo战时,程咬金领内马军与李密在北邙山指挥。王世充率众猛攻单雄信统领的外马军(单雄信也是隋唐之际大名鼎鼎的好汉)
,李密见状就命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也是勇猛骑将,先行冲阵,行到中间被流矢所中,滚落马下。程咬金挺身而出,一骑先行,击杀敌人,王世充那些争前想斩大将人头的兵士望之披靡。程咬金下马把受重伤的裴行俨抱上马,两个人骑一匹马往回走。王世充又派骑兵追击,由于马上还有裴行俨这名伤员,程咬金的动作不如平时灵活,一根尖槊dòng穿其身(估计不是胸部等致命处),这位大英雄牙关紧咬,回身生生把槊把折断,顺手一带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斩其头,后面追骑大骇,谁都不敢再近前,最终两个人平安归营。(裴行俨就是《隋唐演义》中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的原型。正史中,他勇猛善战,号"万人敌",降于王世充后,心有不甘,想行刺未成,被王世充所杀。)
李密与王世充大小近百战,胜多败少,但洛水之战大败,败投李渊。程咬金、单雄信、秦叔宝等人不得已,归于王世充。
这位隋炀帝宠臣、西域胡人出身的枭雄对这几位大将"接遇甚厚",很希望他们帮助自己扫平天下。相处没多久,程咬金就对秦叔宝说:"王世充器量浅狭,平时胡乱妄语,喜欢诅咒发誓,迷信神怪,简直就是个跳大神的老娘们儿,根本不是拨乱济世之主!"(此外,据笔者估计,王世充是胡人后代,长相很想李金斗,没有人君之貌,也是众将不附的原因之一吧)
不久,王世充与李世民战于九曲,程咬金等人列于战阵,忽然与秦叔宝等人拨转马头,面向王世充说:"蒙您接待,极欲报恩。但您性多猜疑,身边又多小人,不敢在您身边久留,今谨奉辞!"言毕,与左右数十人跃马而奔唐军。王世充身后数万兵马,但因惧怕程咬金等人的勇武,只得眼睁睁望着他们离去,无一人敢蹑追其后。
归唐后,程咬金"每阵先登",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军功封宿国公。
高祖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为了剪除秦王李世民左右羽翼,把程咬金外调为康州刺史。情急之下,武人出身的程咬金对李世民以言相激:"大王手臂今并剪除,身必不久。我冒死不走,请大王您也速下决心!"玄武门之变后,升为右武卫大将军。贞观年间,改封卢国公,是唐太宗至始至终的忠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