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余睹,想与之联手拒金。结果,蜡书为金人所得。有了如此借口,金酋粘罕(宗翰)与斡离不(宗望)再次出兵深入宋境。宋使王云忙派人回京,表示要宋朝派亲
王到北方议和,否则金人会直取汴京。
钦宗皇帝诏任赵构出使河北,尊金太宗为伯父,携带衮冕、玉辂等皇家礼器前去孝敬。赵构一路不敢怠慢,经滑州、浚州,很快赶至磁州。当地的守臣老将宗泽起
劝说他不要再行:"肃王(赵枢)去不返,金兵已迫近,出使又有何益?"当时的康王赵构妄念不多,只想怎么向皇上大哥jiāo差,徬徨犹豫。于是,在宗泽安排下,他与王
云一起去嘉应神祠求签。半路,磁州百姓拦住赵构,泣谏他不要北去,并指斥王云有挟康王入金的意图,义愤之余,百姓一哄而起,把王云活活打死。
康王赵构本来心惊肉跳,见民意如此,就顺坡而下不再前行出使金国。很快,金军前锋陆续抵达磁州城下,赵构更怕。正巧,相州知州汪伯彦率兵来迎,赵构忙逃往
更安全的相州躲避。汴京混乱之际,钦宗皇帝在大臣劝说下,密诏赵构为兵马大元师,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师,让他们尽起河北之兵入援汴京。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yīn历十二月,康王赵构在相州开大元师府,得兵万人,分为五军而进,在大名屯营。老将宗泽率二千宋兵,连战连胜,破金军三十余寨,并
要求康王即刻入援。这时,宋钦宗又有诏书来,表示"金人登城不下,方议和好,可屯兵近甸毋动,"其实,当时的汴梁已在金军掌握之下。汪伯彦等人皆"信之",惟独宗
泽力谏:"金人诡诈,此诏必是皇帝受bī而下,目的在于迂缓我军。我们立刻发兵直趋澶渊,按部就班,稳扎稳打,以解京师之围".汪伯彦胆小而jian,yīn劝康王赵构派宗
泽拔军先行,把他调出指挥中枢。果然,宗泽刚走,康王赵构等人就跑到了东平。
转年开chūn,宗泽自大名至开德一路血战,十三战皆胜,气势如虹。边战边行,宗泽边上书康王赵构和其他三道宋军总管,希望他们"合兵入援".可恨的是,这些人"
皆以(宗)泽为狂,不答。"宗老将军携一支孤旅,死中求生,又在卫南一战大败金军,"(金人)自是惮(宗)泽不敢出。"
yīn历二月间,钦宗皇帝在金人胁迫下发诏要赵构入京,其手下将军张俊等人当然劝阻。此时的赵构,手下已有劲兵十余万,犹豫再三,就跑到济州躲避金军兵锋。
四月间,金人掳掠徽、钦二帝及皇族嫔妃等北去,宗泽闻信马上提军星夜兼程,想从大名渡河在路上邀击金军,抢回被俘的徽钦二帝,"而勤王之兵卒无至者,遂
不果。"金军十多万,归北时层层设防,宗泽手下区区数千兵马,康王赵构不发一兵一卒,老英雄只得仰天长叹。
金人撤退后,被迫为帝的张邦昌马上奉宋哲宗废后孟皇后"垂帘听政",这位元佑皇后深晓大礼,手书宣示中外,表示拥立康王赵构继承帝位。于是,公元1127年yīn
历五月十五日,康王赵构在南京(商丘)登上帝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当日,元佑皇后孟氏在东京撤帘,象征皇权jiāo接完毕。
赵构当皇帝后,遥尊被金人俘走的宋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所以,在宋史或宋人笔记中有"渊圣"字眼出现,指的就是那位倒霉宋钦宗。新政权又尊元佑皇后为
元祐太后,遥尊(赵构)生母韦氏为宣和皇后,遥立夫人邢氏为皇后(此二人皆被金人掠走),故而有"遥尊"、"遥立"之说。
赵构称帝后,立授huáng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huáng潜善是张邦昌僣位后第一个跑来通风报信的人,汪伯彦是第一个率相州军迎接赵构的人,二人
日后为祸甚烈,与高宗赵构小人相惜,磁场相应。武将方面,宋高宗当时能指挥得动的大概有如下数人:统河北兵的王渊、杨惟忠,统陕西兵的刘光世,统师府兵及招
降贼盗兵的张俊、苗傅。为了统一军政,赵构设置御营司,以huáng潜善为御营使,汪伯彦副之,任命王渊为都统制,刘光世为"提举一行事务",韩世忠为左军统制,张俊为
前军统制,杨惟忠主管殿前御林军。上述诸人,构成了赵构匆匆称帝后草台班子的主要支柱。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huáng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
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jīng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这首《苏武令·塞上风高》是李纲罢相后所写,满纸悲愤和激越,对徽钦二帝被金人北俘之事刻骨铭心。 靖康元年,金兵第一次侵汴京撤围而走,有力报汴京不
失大功的李纲被贼臣们合力排挤,外贬宁江。金兵再来,窘急的宋钦宗忆起李纲好处,召其为开封尹。当时李纲正在长沙,闻诏立刻率湖南的勤王兵马入援。行至半路,
汴京已经失守。宋高宗即位后,收拾天下人心,自然首先召李纲入朝,任其为尚书右仆she兼中书侍郎。
听说李纲被任命为相,宋高宗的大臣中丞颜岐急忙上奏:"张邦昌为金人所喜,虽封为三公郡王,应再加同平章事;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命相,应在他未来之前
罢掉他!"宋高宗不理,颜岐五次上表。赵构最终也烦,召来颜岐,历声说:"朕即位为帝,恐怕金人也不高兴吧!"一句话,"颜岐语塞而退。"高宗君臣之所以如此怕得罪
金人,主要是因为徽钦二帝在金人手中,所以,赵构即位后马上就表示对张邦昌以及其他附金大臣"一切不问".颜岐死心眼,一条路走到黑,自然引起高宗不悦。
汪伯彦、huáng潜善也不高兴,他们自认为对高宗赵构有拥戴之功,肯定能入相,结果皇帝反招李纲坐这个位置,自然yīn中忌恨。所以,李纲还未入朝,一股无形的反
对力量已经形成。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七月,李纲入见宋高宗,"涕泗jiāo集,帝为动容".李纲也不绕弯,立上"十事":第一,议国是。以守为上策,修政事,励士气,然后可议大举
;第二,议巡幸。建议高宗要回鸾汴京一次,以慰京中百姓之心。然后,巡幸天下,"长安为上,襄阳次之,建康又次之。"第三,议赦令。恢复张邦昌之前的宋朝赦书常仪。
第四,议僭逆。明诛张邦昌,以正典刑。第五,议伪命。清算附金伪官,以鼓舞士气。第六,议战。军政久废,应重申纪律,赏罚分明。第七,议守。金人狡狯,其势必重来入侵
,应先前在huáng河、长江、淮河一线置守御。第八,议本政。改变当前政出多门的情况,权归朝廷。第九,议久任。靖康年间进退大臣太快,应对官员慎择久任,提高信任度
.第十,议修德。建议高宗皇帝孝悌恭俭,以副四海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