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哲学_[美]戴尔·卡耐基【完结】(57)

2019-03-10  作者|标签:[美]戴尔·卡耐基

  总而言之,尽量不要对任何人都摆出万事通的样子,在私生活上,“万 事通”也许行得通,但在工作上,这可能就是致命伤。

  有趣的是,这种万事通先生,常是因为换了多次工作后,自觉得什么都 会了而自行创业,完全不像教科书上所教的,说什么典型的企业家是由于想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完成某个特别的灵感,所以才离开公司的。

  我们的调查显示:自己创业的人,往往有一大堆主意,不知如何着手才 好,而一旦自己做了老板后,将会比从前更“多才多艺”,由于未来的前景太多,他们任由客户牵引他们,甚至离开了自己专jīng的领域而不自知。

  这种情况正像 20 多岁的青年所发生的情况一样;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见到 的,许多年轻人在进入社会时,都极端自信能以自己的性格处理一切的问题,他们往往认为这是他们最有价值的资产。

  也许,当时看不出他们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妥,在 20 岁到 30 岁这个阶段 中,他们的“弹性”可以帮助自己应付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各种问题,没有人会告诉他们说,他们已走入了歧途。但是如果他们是在大公司工作的话,最 后总会有人提醒他们的。在大公司里,他们的职务已定,公司只期望他对这方面更专jīng而已,亦即对越来越小的一定范围,有越来越多的认识。然而, 如果自己创业的话,这种专jīng的过程,就倏然而止,而且往往会倒转过来。

  就我们所研究的几个自己创业的例子来说,他们就像那些 20 多岁的年轻人一 样,很有弹性却不专jīng。若没人提醒的话,往往就会离正途越来越远,绩效也差,而且永不知自己错在哪里,也无法改进。

  更奇怪的是,正像彼德的情况一样,他们自以为所做的,是人家期望他 们做的,是人家指引他们的路,但这只会引他们走上失败之途,因为他们承受到对自己伤害最大的内推外拉的压力:内推之力源于自己不同的兴趣;外 拉之力则来自与他们来往的不同客户与公司的要求。

  为什么这些压力对自己创业的人来说,这么严重呢?因为纵使只是在中 型的公司中,大多数员工的兴趣都会被忽视,员工只是被雇来做某种特定工作的,最好不要有其他的牵扯,以免侵犯到他人的职权。在这种情况下,人 往往会不自知的自我约束,留在自己的领域内。

  另一方面,公司里的人,也不会问他们专业知识外的问题,公司的人了 解,问他们职权外的问题,他们也不见得懂,纵使给了答案,也仅是帮忙而已;不管怎样,从他们那里得来的答案并不是绝对的,除非由主事者或外来 的专家下断语。举例来说:在伯特的公司里,没有人会问他有关运输的路线或时间的问题,他和彼德读企管硕士时,都是专攻财务方面的,但由于不同 的工作型态,现在客户只会问彼德这方面的问题了。

  简言之,由于伯特受雇于人,所以可能危害到他工作的内推外拉之压力 就消除了;而彼德却完全感受到此种压力,虽然他并不了解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追踪调查的结果显示,自己当老板的人若不能“自律”于特定的工作范 围,则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向,变得博而不jīng,成功的机率也相对的减小了。

  自己做老板的人,想要不重蹈覆辙,并不容易,但作这种努力却十分值 得。首先,这些老板得记下自己与人沟通的时间长短,当然,在这个拥挤的社会,真正要独自一人并不容易,但街上碰到的朋友寒喧、电梯里遇到的熟 人搭讪,或楼上的同事和你说话,都不能算,因为你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和他们谈工作上的想法,影响你行动的目标和重要的问题仍藏在你心里。家人、 朋友也许能帮得上一点忙,不过也很难说,因为工作者希望的是能与同行或相关行业的人,谈论工作上的问题,我们所要的资料,就是这种与工作有关 的谈话时间的长短,不管是面对面、通电话,甚至以信件来沟通都可以。

  结果我们发现自己创业的人,与人做工作问题上沟通的时间,都非常短。

  40%以上的老板平均每天花在这种沟通上的时间,还不到 35 分钟;当然,有 些人需时多,有些人需时少,但 35 分钟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对工作努力的人来说,花点时间与人分享自己工作的想法,并不是奢侈或仅为了 方便而已,而是一种需要,这些人至少该找一个同事倾谈,并且要防范自己对这位同事会反应过度。长期缺乏社jiāo的生活不仅会使我们觉得孤独,更容 易使我们失去方向感。当我们情感上很渴盼与人沟通时,任何与工作有关的接触,都可能会影响我们,使我们走向新、却未必是对的方向。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决定自己的方向,并持续地努力下 去是必要的,但这并不表示以后不能改变它,这个世界非常需要有新发明、新想法的人尝试各种新方法,然而,每个方法都该在放弃之前多试几次,等 到最后这些有新想法的人真正发展出某种专门兴趣时,他们就不会被心理上孤独、想与人沟通的欲望误导了。实际上,这些自己创业的人,应该在与客 户谈话,而感到自己太过兴奋、焦躁时,停下来想想:“我这么尽心的和他谈这个问题,只是为了解除自己一时的寂寞,还是真的对这问题有兴趣,以 后也想走这条路呢?”这个问题和答案就可以让一个人了解自己真正的工作兴趣所在,因为不管工作范畴是什么,一个人很难持续做自己不感兴趣的工 作,但实际上,锲而不舍却是成功最主要的关键。

  肇因于时间、jīng力和脑力的失败

  一旦上述的谈话结束,自己做老板的人又独处之后,可以做个小小测验, 看看刚才的谈话究竟对自己的事业有没有帮助。方法很简单,只要看看刚才谈话结束后,自己有多疲累就可以了。如果所谈的事是自己所了解或有兴趣 的话,应该感到自己很平静,而不紧张。如果所谈的并非自己专jīng的范围,或甚至一点兴趣也没有的话,就会觉得自己疲累不堪了。

  这种道理很简单:当人必须对所知不多的题材发表长篇大论时,就很容易疲劳;相反地,如果他们对所谈的事物越了解,就越不会觉得疲累。因为 使人疲惫的并非谈话本身,而是对谈话内容一无所知所带来的紧张。如果与人接触的欲望常迫使创业的人进入所知不多的范围的话,他们的事业就岌岌 可危,每次的谈话不但不能振作他们的jīng神,反而使他们更疲惫,几次下来,他们就会受不了,觉得自己筋疲力竭,甚至还没开始工作,就已经焦虑不安 了。

  在我们的报告中,自行创业者发生上述情况的,是受雇于人的职员发生 的 4 倍,而其中,又以像彼德这样多才多艺的“万事通”,最容易发生此种问题。当然,只要努力工作,自然会觉得疲劳,但这只要休息、娱乐就会好, 和那种“jīng疲力竭”的疲惫是不同的。

  虽然许多老板抱怨员工偷懒、不卖力工作,但实际上,据我们调查,每 一行每一业都有许多热爱工作的人。而自行创业的人,工作量不见得就比受雇于公司的职员多,虽然他们自称工作得更辛苦,但事实证明,双方每周平 均的工作量却大同小异。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7/19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