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09:两汉两罗马_易中天【完结】(22)

2019-03-10  作者|标签:易中天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它有三大特征。

  首先,天是终极创造者和最高主宰者。它创造了世间一切事物,也决定着人的命运。比方说,谁当天子,谁坐天下,要不要改朝换代,等等。授予治权就叫天命,更换王朝则叫革命。所有的王朝,都不过奉天承运而已。

  诞育万物并当家做主的,是天。

  但,天又不是上帝或安拉那样无形的神。它甚至就是自然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按照一定规律和规则结构而成的。物质有金木水火土,规律则是yīn阳五行,因此天不是信仰的对象,反倒可以研究和琢磨。

  什么是yīn阳五行?

  yīn阳主要是《周易》的概念。按照这种观点,世界或宇宙的构成、运动和变化,总规律就是yīn阳的关系。任何事物和事件都有yīn阳两面,它们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孤yīn不生,独阳不长,而且yīn会变成阳,阳会变成yīn。

  显然,这是哲学,不是信仰,就像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数与数的和谐”。

  五行也一样。它首先是五种物质或自然现象,同时又是两种关系,即相生相克。相生就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则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岂非规律?

  有物质,有规律,可认识,岂非自然界?

  然而这个自然界却有意志,有感情。chūn就是喜,夏就是乐,秋就是怒,冬就是哀。天命和革命,则体现了天的意志。天甚至还有道德,比如天道行健或厚德载物。

  既是自然界,又是有情人,还是主宰者,这就是天的三大特征。而且,这也是当时中国人的共识。

  这样一种存在,不要说西方人,就连现代中国人恐怕也很难理解。明明就是创世主,却又不是创世神;明明就是自然界,却又有喜怒哀乐,你说是什么?

  也只能叫老天爷。

  是的,一个好心肠又爱发脾气的老爷子,却绝非玉皇大帝或观音菩萨那样的人格神。他可能跟上帝或安拉一样也是无形的,却又有着坚qiáng的意志和丰富的感情。

  这样的天,其实就是人。

  唯其如此,董仲舒才说“天人一也”。

  在董仲舒看来,天与人是同构的。比方说,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有三百六十六小节;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大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明暗昼夜,人有睁眼闭眼;天有chūn夏秋冬,人有喜怒哀乐;天有yīn阳刚柔,人有君臣男女——岂非同构? 8

  同构则感应。所以,社会和谐,则风调雨顺;民怨沸腾,则天崩地裂。因为天与人不但同构,而且相通。生命相通,道德相通,情感也相通。

  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天人相通,这就是正宗原装完整版的“天人合一”。

  问题是,这套说辞有什么意义呢?

  以天道说人道。

  话,首先是说给统治者听的。董仲舒对汉武帝说,臣读《chūn秋》,最感到惊心动魄的,就是如果君王无道,上天便会先用灾害来谴责,再用怪异来警示。倘若冥顽不化、屡教不改,那就要发动革命来进行惩罚了。

  汉武帝读到这里,恐怕着实吓了一跳。

  好在董仲舒又说,如果君王有道,则会出现祥瑞(凤凰或麒麟之类),证明当今圣上是尧舜之君。

  汉武帝这才松了一口气。

  董仲舒这样说,很可能有一种良苦用心,那就是借用皇天限制皇权。是啊,天子的治权既然来自天命,就不能弄得天怒人怨,知识分子也就有了发言的权利和理由。

  这是备受后世赞扬的一点。

  可惜董仲舒没有想到,他用来对付皇帝的,皇帝也可以用来对付臣民。比方说,要除掉某个并无过错又看不顺眼的大臣,便可以使用“天厌之”的名义。

  中国的皇帝,可不是狄奥多西。

  更何况,要让皇帝服从天意,就得承认他是天子,并以皇天上帝的名义赋予他崇高地位和绝对权力。

  三纲之说应运而生。

  需要说明的是,把三纲理解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是白虎观会议以后的事,董仲舒说的只是三种关系。只不过这三种关系最为重要,所以是纲。

  那么,为什么是三纲,不是四纲或五纲?

  因为要以自然说社会。汉儒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无非天、地、人,叫三才。三才对应的当然是三纲。换句话说,君臣就是天道,父子就是地道,夫妻就是人道。

  这就叫“天人合一”。

  天道有三才,人道就有三纲;天道有五行,人道就有五常。五常是个人品德,三纲是社会伦理。后者高于前者,因此纲为三,常为五,就像三皇五帝,三王五霸。

  呵呵,中国人的说法,总是三五成群的。

  剩下的工作是解释。

  解释三纲的是yīn阳:君为阳,臣为yīn;父为阳,子为yīn;夫为阳,妻为yīn。阳是主宰和支配yīn的,yīn离开阳则不能存在。所以,臣服从君,子服从父,妻服从夫。这就是“王道之三纲”,而且“可求于天”。

  五常则利用五行来解释:仁为东方之木,义为西方之金,礼为南方之火,智为北方之水,信为居中之土。只不过,这个解释是《白虎通》的,不是董仲舒的。

  这样一来,三纲五常就变成了一种“天启道德”。由于来自天启,也就具有了类似于天启宗教的性质。儒学有如神学,儒生有如神父,孔子有如教主。儒家思想和礼乐教化被称为“儒教”,并非全无道理。

  看来,汉武帝时代的两位大儒都不再纯粹。公孙弘当然是官场老油条,董仲舒则更像一个巫师和道士。而且正是他开创的今文经学派,还把儒术变成了巫术。

  那可又是一台好戏。

  ☆、政治化巫术

  公元56年,也就是罗马的尼禄皇帝上台后两年,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封禅泰山,修建明堂、灵台、辟雍,宣布图谶(读如衬)于天下。

  第二年,光武帝驾崩,享年六十二岁。

  也就是说,这是他最后的动作。

  明堂是宣明政教之处,灵台是夜观天象之台,辟雍则是天子的学宫。起明堂,筑灵台,建辟雍,自然是为了从武功转向文治,与天下臣民共享太平。

  那么,图谶又是什么东西?

  谶,就是谜语式的预言,且由来已久。据说秦代就有“亡秦者胡”的谶语,结果秦始皇花大力气对付匈奴,却没想到亡秦之胡不是胡人,而是胡亥。

  这就真不知道是靠得住,还是靠不住了。

  不过民间是相信的,就像相信耶稣死了又复活。我们民族没有宗教,也没有信仰,还多灾多难。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群众,安全没有保障,jīng神失去寄托,灵魂无处安顿,就只有相信谶语、八字和风水。

  后来统治者也信了,带头的是王莽。

  王莽为什么相信?因为他就是靠这玩意当上真皇帝的。当然,把王莽扶上帝位的,除了谶语还有符瑞(吉祥物),比如那块白石头(请参看本书第三章)。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2/2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