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_易中天【完结】(13)

2019-03-10  作者|标签:易中天

  748 天宝七载 六月 赐安禄山丹书铁券

  750 天宝九载 二月 第二次出宫事件

  五月 册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

  751 天宝十载 正月 杨玉环为安禄山行洗儿礼 二月 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

  七月 唐玄宗与杨玉环海誓山盟

  755 天宝十四载 十一月 安禄山反

  756 天宝十五载 六月 杨玉环死

  很难猜出杨玉环当时的心情和想法,然而上一页的年表却表明,她和安禄山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命定前缘。他们几乎在同一年登上历史舞台,又几乎同步地得到玄宗的宠爱,尽管最后要分道扬镳。那么,当安禄山提出认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六岁的女人为gān妈时,她会不会心中一动呢?

  不知。也许,这不过是游戏。

  玄宗皇帝的恩宠却有着政治考量。由于继承北周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唐帝国的军事重心一直偏于西北。吐蕃的崛起和大食(阿拉伯帝国)的东进,更是使他们无暇顾及华北和东北,尽管契丹和奚人也在骚扰帝国边境。这时,最好的选择便是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代理人,帮皇帝陛下和中央政府看守好被称为“河朔”的huáng河以北地区。

  安禄山,就是这样一条看门狗。

  表面上看,这个人选是合适的。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以来,河朔就一直是胡汉杂居之地,不但民风彪悍,而且情况复杂。朝廷派去的使臣,常常被当地人欺负或驱逐,就连张守珪这样的大将也感到头疼。安禄山却不同。他比胡人还要胡人,比土匪还要土匪,还怕摆不平那些混混?

  何况安禄山又是忠诚的,至少曾经忠诚。玄宗皇帝甚至想不出他不忠诚的可能性和理由——安禄山没有qiáng大的部落势力作为资本,自己反倒是他的再生父母和救命恩人。

  安禄山也没有让皇帝失望。他总是不断送来对契丹和奚人作战的捷报,尽管这些战争其实也有一些是他为了军功而挑起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个番将每次进京都会献上大量的战利品,这就等于实实在在地证明了河朔地区的安宁。

  于是,安禄山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也越来越大。也就在被杨玉环扔进华清池洗过以后一个月,他成为平卢、范阳以及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平卢节度区治所营州,在今辽宁省朝阳市;范阳节度区治所幽州,在今北京市;河东节度区治所太原府,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这真是好大的地盘。

  至于三镇的兵力,加起来近二十万,占全国边防军的百分之四十,是中央军的两倍有余。

  呵呵,谁还能说安禄山没有谋反的资本?

  就算过去没有,现在也有了。

  但,有资本谋反,并不等于一定要反。因此,也有人说是被bī出来的。而且这个bī反安禄山的人,竟然就是他名义上的gān舅舅、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37]

  [33]本节述安禄山事迹如无另注者,均见两《唐书》之安禄山传,同时请参看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

  [34]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天宝二年正月条。

  [35]以上均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天宝六载正月条。

  [36]见(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

  [37]如《旧唐书·杨国忠传》即称,杨国忠屡于玄宗前言安禄山必反,“由是禄山惶惧,遂举兵以诛国忠为名”。

  杨国忠惹事

  杨国忠这个名字,是唐玄宗赐给他的。他是杨玉环的远房堂兄(共曾祖父),本名杨钊。父亲是个小官,母亲是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妹妹,自己则是酒鬼、赌棍和色láng,据说跟杨玉环的姐姐(后来的虢国夫人)关系暧昧。这个家伙出身既卑微,品行又不佳,临近不惑之年也没能混出名堂,只好娶了个从良的jì女,凑凑合合在成都过日子。[38]

  谁都没想到,此人也会时来运转。

  不过,杨国忠的咸鱼翻身和飞huáng腾达,倒不完全是沾了杨家姐妹的光。他最早引起玄宗注意,其实是靠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赌博。当时,宫中流行一种名叫樗蒲(读如初葡)的游戏。玄宗自认为天下无敌,国忠更是jīng于此道,结果两人棋逢对手,让皇帝陛下龙颜大悦。

  当然,杨国忠能够进宫,是靠了杨家姐妹的推荐。

  玄宗皇帝却看出杨国忠是理财的好手,便任命他担任了户部(财政部)的官员。以后,此人虽然一路攀升,兼职也非常之多,为帝国理财却始终是他的主要任务。

  事实证明,杨国忠比他的前任宇文融、裴耀卿等人更加能gān也更有办法。他甚至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中央库藏不足的问题,让好大喜功和挥霍无度的皇帝可以大手大脚。满心欢喜之余,唐玄宗应其请求赐名国忠,意思是国之忠臣。

  这时,就连李林甫也奈何不得了。

  李林甫与杨国忠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láng狈为jian到反目为仇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当然是杨国忠的权力和野心都越来越大,势必与李林甫一决雌雄。天宝九载(750)四月,杨国忠折其左膀,御史大夫宋浑被判流放。两年之后,杨国忠又断其右臂,户部侍郎王鉷(读如洪)被赐自尽。最后,当李林甫抓住机会绝地反击时,老天爷叫走了他。

  据说,李林甫临终前,杨国忠曾前往相府探望,诚惶诚恐拜于chuáng下。一生嫉贤妒能排斥异己的李林甫,则泪流满面地托以后事。但这些都是不管用的。这位盘踞相位十九年的老政客尸骨未寒,就被杨国忠诬以谋反。玄宗皇帝也翻脸不认人,下令打开棺材,夺走了所有的陪葬品。[39]

  当然,杨国忠也如愿以偿,成为首相。

  安禄山却不gān了。

  节度三镇爵封郡王的安禄山,一生只怕一个人,那就是李林甫。而且,他对李林甫是由衷地畏惧和敬佩,心悦诚服地自认为不是对手,以至于每次线人从长安归来,他问的第一句话都是:十郎(李林甫)怎么说我?

  所以,李林甫在位时,安禄山是不敢妄自尊大,更不敢轻举妄动的。在他眼里,李林甫才是帝国的顶梁柱,唐玄宗则不过是坐在屋顶看风景的老头子。尽管那风景确实“这边独好”,但没了李林甫,就会“落叶满长安”。

  实际上,由于多次进京,安禄山早已将帝国的底细打探得一清二楚。那可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皇帝懒惰,官员欺瞒,中央军久违沙场,当权派纸醉金迷。本应用于通报政务军情的特快专递,送来的竟是贵妃娘娘的荔枝。就连杨国忠这种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小混混,也居然成为首相。如此腐朽不堪的政权,还有存在的合理性吗?

  安禄山嗤之以鼻。[40]

  杨国忠也咬牙切齿。因为那个每次见到李林甫,即便在寒冬腊月也会汗流浃背的安禄山,居然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于是,杨国忠一有机会就说安禄山要谋反。他甚至对唐玄宗说,请陛下召安禄山进京,他肯定不敢来。

  结果,安禄山一叫就来。

  天宝十三载(754)正月初四,安禄山在华清宫最后一次见到了玄宗。他泣不成声地说:臣本胡人,不认识字,赖陛下恩宠才有今天,现在可是要死在杨国忠手上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3/3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