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_易中天【完结】(9)

2019-03-10  作者|标签:易中天

  事情也很简单。有一位将领打败了契丹,并将契丹王的头颅传送京城,让皇帝郁积多年的闷气一扫而空。因此按照李唐王朝出将入相的惯例,玄宗提出任命此人为宰相。

  张九龄却说:宰相职位不是用来做奖品的。

  唐玄宗说:给个名义,不管政务,行不?

  张九龄说:名义也不能随便乱给。刚刚打败了契丹就要当宰相,将来消灭了突厥又赏他什么?

  唐玄宗被呛得半天说不出话来。[4]

  过了一年多,张九龄与唐玄宗又起冲突,原因仍然是官员的任命。这次皇帝要奖励的是河西节度使牛仙客,因为他节约开支,勤于政事,让防区之内兵qiáng马壮气象一新。玄宗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提出给他加封尚书的头衔。

  张九龄照例反对。

  其实张九龄与牛仙客并无个人恩怨,反对的原因也仅仅由于在他看来,宰相和尚书应该是像他这样的士大夫,而不该是长期在地方上工作的基层gān部,更不该是军人。因此他极其傲慢地说:牛仙客当了尚书,朝廷会因之蒙羞。

  玄宗只好让步:封个爵位总可以吧?

  张九龄说:那也不行。爵位是用来奖励功臣的。牛仙客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哪有功劳可言?陛下如果一定要予以嘉奖,多赏些金银财宝就可以了。

  皇帝终于忍无可忍,勃然变色说:天底下,难道什么事情都得由你说了才算吗?

  张九龄跪倒在地说:臣愚蠢,不敢不实话实说。

  玄宗皇帝一声冷笑:你口口声声讲资格,嫌牛仙客出身卑微上不了台面。那么请问,你自己又是什么门第?

  张九龄说:牛仙客生于中原,是华夏正宗,确非臣这岭南边鄙野人可比。但,臣在朝廷毕竟任职多年,牛仙客却是边境小吏,胸无点墨,又岂能担当重任?

  玄宗皇帝恨得牙齿发痒。[5]

  实际上这次皇帝发怒是有原因的。此前,为了从洛阳还都长安,他就跟张九龄闹得很不愉快。玄宗希望尽快,张九龄却坚持等到入冬,理由是当时正值秋收。这件事最后是靠李林甫解决的。李林甫私下里对皇帝说:长安和洛阳不过是陛下的西宫和东宫,想住就住,挑什么日子?

  封赏牛仙客的事也如愿以偿。这同样因为李林甫私下里对皇帝说:只要有才gān,何必一定要会写文章?何况用人乃天子之权。天子想用谁就用谁,用谁不是用?[6]

  玄宗皇帝很高兴。

  老天爷也似乎要帮李林甫的忙。离开洛阳那天,长安发生地震。玄宗趁机免去两京当年的赋税,又提拔奖赏沿途地方官员,赦免罪犯,于是一路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

  更凑巧的是,回到长安不久,洛阳也地震了。这就让玄宗认为,他和李林甫的决定是正确的。而且,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地震意味着宰相不合格,应予罢免。[7]

  张九龄却不知道自己危在旦夕,依然我行我素,结果由于为某个涉案官员辩护,而被认为是结党营私。更何况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他也与玄宗意见相左,终于让皇帝下定决心搬走这块挡路的石头,将他和裴耀卿一起罢免。[8]

  推波助澜的,当然又是李林甫。

  实际上张九龄并无意于争权夺利,他甚至写了一首名为咏燕的诗送给李林甫。在诗中,张九龄以燕子的口气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9]

  可惜,鹰隼并不会因为燕子与世无争就不下手。李林甫既然要大权独揽,就不会放过张九龄和裴耀卿。于是,并未与张九龄结党的裴耀卿,也只好成为城门失火之时被殃及的池鱼。据说,宣布任免决定时,两位前宰相悲愤难言,李林甫洋洋得意,旁观者则窃窃私语说:一雕挟两兔。[10]

  是的,李林甫笑了,笑得又yīn又冷。

  [1]见两《唐书》之张九龄传。

  [2]见两《唐书》之裴耀卿传,《旧唐书·食货志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八月条。

  [3]见《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八,《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开元二十三年三月条。

  [4]见《新唐书·张九龄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开元二十三年正月条。

  [5]以上见《旧唐书·李林甫传》,《新唐书·张九龄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条。

  [6]以上均见《新唐书·李林甫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条。

  [7]见《新唐书·玄宗纪》。

  [8]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条之综述。

  [9]见张九龄《归燕诗》。

  [10]见《新唐书·李林甫传》,(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

  李林甫擅权

  李林甫笑眯眯地看着大家,比哭还难看。

  这是开元二十四年(736)的年底。十一月,张九龄和裴耀卿同时被免,李林甫接替张九龄任中书令,牛仙客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耀卿留下的侍中职位空缺,宰相班子由三人变成两人,李林甫成为不折不扣的首相。

  新首相的第一把火,是召来谏官训话。我们知道,朝廷设立谏官,原本职在提出不同意见。然而首相大人为他们树立的榜样,却是宫廷仪仗队里的立仗马。这些高高大大的骏马养得漂亮之极,任务则只是站在殿前一言不发。于是李林甫说:大家看见那些马了吗?可都是三品待遇。但如果乱叫一声,那就什么都没有了。如今圣上英明盖世,哪里用得着你们多嘴多舌?要不要作仗马之鸣,诸位自己看着办。

  据说,朝堂之上便再无反对的声音。[11]

  此事真伪难辨,因为李林甫在历史上被妖魔化了。后人甚至说,他的为人是甘言如蜜,腹中铸剑,由此产生了“口蜜腹剑”的成语。可惜李林甫的同僚,包括被他扳倒的张九龄和裴耀卿都没有这样说过,因此同样可疑。[12]

  毋庸置疑的是,他担任宰相的时间最长。此前,宰相任职一般三年,最长的一个九年五个月。唯独李林甫,任职十九年,独裁十六年,堪称空前绝后。[13]

  这不可能没有原因,也不可能没有道理。

  原因一般被认为有两个,一是李林甫狡猾,二是唐玄宗糊涂。可惜这说不通。李林甫是否狡猾另当别论,但可以肯定唐玄宗并不糊涂。安史之乱时,已经成为太上皇并且避难成都的李隆基曾经与身边人评点历任宰相,数到李林甫时说了一句非常jīng准的话:此人的嫉贤妒能举世无双。

  身边人问:既然如此,陛下为什么用他那么久?

  李隆基默然。[14]

  这一沉默往往被理解为玄宗自知理亏,或者证明他在李林甫时代已经变得昏庸,其实不然。因为这次谈话中,李隆基对宰相们的评论都很jīng准,甚至对宋璟评价不高。他的原话是:那个人的耿直,不过是沽名钓誉的手段罢了。

  请问,头脑如此清楚,能说是昏庸吗?

  结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玄宗皇帝明明知道李林甫嫉贤妒能,也要用他,而且重用,正如他十分清楚宋璟未免“卖直以取名”之嫌,也仍然要委以要职一样。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3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