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球记_孔二狗【完结】(45)

2019-03-10  作者|标签:孔二狗

  老刀急,大学生也急。因为到了07年下半年,他们的收入锐减。如此下去,再过半年,他们就没钱赚了。

  从此时起,大学生开始动他表哥那些做股票私募的客户的主意了。虽然大学生以前从未拉来一个他表哥的客户,但他一直在维护和这些客户的关系。大学生一直想拉几个他表哥的客户下水赌博,但是由于他以前收入情况尚可,所以总觉得没必要这样去做。但到了现在,大学生不得不真去拉这些新的客户了。

  据二狗所知:大学生在07年下半年一共给老刀拉来了大概7、8个客户。这7、8个客户中,二狗所熟知的有两个:一个叫禹总,一个叫小曾。之所以二狗对此二人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两个人的的赌博之路太过离奇。

  小曾是琪琪介绍过来赌博的。尽管琪琪在那次被高利贷催债以后就不再赌博,但是大学生和她还保持着很好的关系。琪琪还是涉世未深,总是觉得大学生其实人还不错

  小曾这个人生在上海这个金融城市,似乎也正是为了“金融”而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曾这个人非常的传奇,至少在二狗眼中他是十分的传奇。

  如果乍一看小曾,绝对看不出他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人总爱讲上海话,可小曾却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般上海人总是衣着光鲜,即使是从棚户区里走出的姑娘小伙穿得也是光鲜靓丽,和从高档公寓里走出来的姑娘小伙差别不大,可这小曾穿得可够破的,秋天时上身儿穿了件羊毛衫,可这羊毛衫的袖口已经脱线了,他却还不以为然。下身还穿件阿迪达斯的毛绒运动裤,那运动裤上的毛绒都起球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买的是假货。上海人就没一个好意思敢穿成这样上街的!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认为小曾是个没什么文化而且长得很难看的人。其实则不然,小曾不但长得很帅而且是个数学天才,而且,长得还不错,细看颇有点张国荣的意思。但他打扮成这样,一般人自然也不大会关注他究竟长什么样。

  穿得邋遢点儿自然不会成为传奇,因为这世界上邋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再邋遢也还在正常的范畴之内。二狗认为他的传奇之处在于他的人生经历:他从上海某名校毕业,毕业后直接就去了一家特大的跨国企业,但是在仅仅工作一年以后就莫名其妙的辞职。据说辞职以后,他至少面试了五家公司,不知道是因为他实在是穿得太破还是谈吐太差,反正,没一家公司愿意要他。

  结果,小曾在chuáng上躺了一个月,没日没夜的睡了一个月。醒来以后,他下chuáng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办信用卡,而且,一下就填了20张信用卡表单。20张!二狗第一次听说他这事儿的时候有点不相信,因为在二狗心中,似乎全上海也没20家银行,可的的确确是真的有这么多。这堆银行卡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jiāo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以上说的算是大的,小的真是连听都没听过,小到可能只在上海有一个营业点。就连这些银行,他也办了!

  据说一个月多后,小曾收到了办的20家信用卡中的16张。据说16张已经是国家允许持有信用卡的上限了,小曾的确也只办到了这16张。

  收到这16张信用卡之后,小曾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他不停的刷卡套现,不停的跟银行申请提高自己的信用额度,不停的奔走于各个银行间还款。而且,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他都在持续的gān着这么同一件事儿。刷卡、套现、还款然后再刷出,他把这种行为叫“洗卡”和“养卡”。据说,他从来没被任何一家银行追过信用卡欠款。他也不可能被追欠款,因为他为了还信用卡制作了一个特别jīng致的EXCEL表格,表格上明确的写着每一张银行卡的具体还钱时间,每到这个还钱的时间,小曾必然会在前一天把所有欠款都还进去,然后,第二天再刷出来套现。然后,再用套出来这些钱还到下一张信用卡上,然后,再刷……再套现……这就叫洗卡。

  这一切,都因为,信用卡有21天的免息期,他把这个规则运用得真是淋漓尽致。后来,gān脆自己家里装了pos机。而且,小曾也跟上海众多以“信用卡套现”为业的“商家”有了很好的关系,一旦急需

  他就这么不停的奔波于各个银行之间,银行给他的信用额度蹭蹭的上涨,没过多久,他已有多张信用卡的额度达到了5万!其它没达到5万的信用卡,也基本全达到了2、3万。据说,很快,他的16张信用卡的累计额度已经达到了59万!

  什么叫做白手起家?!这就叫白手起家!尽管这钱其实并不属于自己。其实很多人尤其是上海人,只要具备这个意识,都可以接近零成本使手边儿有这么一笔钱,可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意识。

  就这样,小曾就从一个下岗小白领变成了一个手里有笔可用的“闲钱”的人。很多人有了信用卡以后经常过度消费,今天刷个名牌的包明天刷个新cháo的手机。小曾可绝对不是为了能透支点钱才办的卡。他是为了什么?!炒房!!

  第五十六章 刷信用卡炒房

  刷信用卡炒房,可行吗?!绝对可行!小曾就是典型的案例。

  小曾的父母还都有工作,父亲是没什么油水的小公务员,母亲是中学老师。还有个早已嫁出去多年的在外企当白领的姐姐。一家人都是安安分分、小富既安,住在80年代多层的老公房里,虽然没什么钱,但是日子过得也很舒心。他的父母每天都不知道儿子在忙些什么,只知道儿子虽然一年都不上班,但是不跟家里人要钱,每天似乎都忙忙碌碌,但又每天什么都不gān。

  在小曾开始炒房的前几夜,他的爸爸还认真的找小曾谈了谈。

  “儿子啊,你如果实在不愿意出去工作那也无所谓,咱们家还有点闲钱,你看看做什么生意赚钱……”老曾说。

  “爸,我不太愿意做小生意,我就是觉得现在炒房子不错。”

  “炒房子?什么叫炒房子?”当时炒房子这词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老曾还不清楚。

  “就是买一套房子,等房子升值呗!”

  “能升值吗?”

  “不能升值,起码保值吧!再说我研究了,上海的房价肯定要涨!”

  “能涨多少?!”

  “每年起码5%!”

  “能有这么多?”

  “差不多。”

  事实证明,小曾估计得还是太保守了。那几年上海的房价,每年起码以20-30%的速度迅猛上涨着。

  “那你炒房子哪儿来的钱?咱们家现在也就是有30来万……”

  “恩,暂时用不上你的钱,以后可能用上。”

  “那你哪来的钱?”

  “我从银行贷的。”

  “银行贷的?!”

  “恩。”

  “你用什么抵押贷的?”

  “没任何抵押。”

  “那也能贷?!”

  “我说能就是能,你别问了,你就看我的吧!”

  小曾懒得跟老曾解释。老曾对小曾说的话将信将疑。当晚谈话过后,老曾也没太把小曾说的话当回事儿。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5/5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