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湮没了。
我解着她的衣扣儿,双手哆嗦得和她白天解着自己的衣扣一模样。到末了,我没有把她的扣儿解开来,而是把那枚扣儿扯掉滚落在了chuáng下边。可无论如何说,她胸前的光洁和红亮,是又一次砰的一下崩裂在了我眼前。那红兜兜也呼地一下挺在我的眼前了。我终于可以那么近、那么清晰地看到我那年龄无可截止的渴念了。一瞬间,我怔在那屋子里,双手发抖,喉咙发gān,看着眼前的物物景景如呆了一模样。好在那痴呆只是一瞬间的事(时间短得没有一指长)。那一指长的时间过去后,我就粗野地用我的双手去抚摸我红彤彤的欲念了。
.
第6节:3.终风(2)
说几句落落大方的话,她那圆润饱满的rǔ房,真的像一对火热的水球从我的手上滑过样。我一碰到它,她便本能地朝后弹一下,猛地身子一歪站起来,推开我,咬着自己的嘴唇不说话,脸上大块大块的涨红朝着地下飘飘旋旋地落。
那地上和走廊一样都是砖铺地,砖缝笔直,砖面发绿(偶尔间,有的砖缝和砖面上还有cháo生的绿青苔,踩上去柔柔滑滑,像踩在一块胶皮上)。屋子里的霉味多半都是从那些带有苔色的青砖和缝里出来的。可是那一会,那霉味没有了,dàng然无存了,被我和她身上年轻轻的火热烧gān了,烤焦了。取而代之的,是屋里她和我身上年少的肌肤的香味和汗味。忽然间,我们俩就那么彼此不动地相望着,她的那种既不冷硬、也不柔热的目光牵着我们俩,也推开了我们俩。chuáng上有卷在墙里的旧蚊帐,蚊帐下是别人盖过她接着要盖的chuáng单和毛毯。chuáng头上是她不知包了什么的蓝布包袱儿,再就是我俩急促的呼吸和彼此望着的目光了。是她因为呼吸而翕动的鼻翼和鼻尖上闪闪发光的汗珠了。
这时候,她忽然把身子躲我似的朝后缩了缩。
这突然的拒绝,使我有些不知所措地呆在那儿了。
就那么木呆着,过了好一会,我有些哀求似的说,玲珍,我明天一走,怕要半年、一年见不着你了你知道不知道?
却说,杨科哥,你给我说句实话,你会娶我吗?
却说,娶了也会离婚呀。
却说,只要你对我说句你这辈子会娶我,不变心,我今夜就把身子给了你。把我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给你,丁点儿不剩地都给你。
她话说得并不快,声音也不大,可一字一句,风声鹤唳斩钉截铁,该重了就重,该轻了就轻。说完这些后,目光火燎燎地在我的脸上烧一会,看我一时不说话,便把那目光冷下来,淡下来,从我的脸上移到我的身上、腿上、双脚上。
她盯着我赤luǒ的双脚看一会,又扭头瞅瞅我进门后丢在门口的鞋,然后自己系着扣儿到门口,把那双鞋拿来放在我脚前,回身坐在了chuáng沿上。
就在这时候,就在那张chuáng嘎的一响间,我弯腰穿上鞋,起身站在她的面前说--
付玲珍(她姓付),我不再碰你了。不结婚我就是急死也不再碰你了。可你不信我,你要不要我跪在你面前对你起个死誓呢?
.
第7节:4.(艹+择)兮(1)
4.(艹+择)兮
就这样,我到清燕大学报到了。
四年的欢乐苦读中,因为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教《诗经诠释》的赵教授,发现我的家乡中原huáng河流域耙耧山脉那儿,正是《诗经》中一大批农事诗的发源地;还因为我在中文系大三的昼读夜耕间,有一篇《<(艹+择)兮>新考》的论文发表在了学报上(那可是惊天动地的一桩事儿);因此他就(有预谋地)鼓励我报考他的研究生。硕士毕业后,还又网开一面地让我考了他的博士生。这种顺水推舟、chūn暖花开的命运,让我一戴上博士帽,就留校成了这一名校的年轻讲师,成了最年轻的《诗经》研究界的半个专家。当然,也当然水到渠成地,成了赵教授家的如意门婿,成了赵教授寄予厚望的关门弟子(他最大的愿望是通过我这个得天独厚、勤奋好学的弟子的研究,让《诗经》研究成为中国大地上的一门诗经学)。而我的妻子赵茹萍,她高中没有毕业(早恋而辍学),原本是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可我们刚一结婚(那时候我们过得门当户对、两情相悦,日子像开在蜂蜜上的花),她因为对学历和虚荣的要求与渴望,就夹着一打儿电影画报和国内外影人逸事的书,去报考了京城一家艺术学院的校外本科函授班(居然录取了,只是学费拔地而起,和这京城一夜梦醒后出现的摩天大楼一样高)。到后来,我因为对《诗经》研究的新意迭出,不断有分量超重的论文问世,而提前晋升为了学校副教授。此时茹萍也因为对一大批国外影帝影后的趣闻和身世的探究与着迷,而又成了那家艺术学院的校外函授研究生(学费高得比摩天大楼还要高,把我所有的稿费都用尽了)。再后来,这个国家的事情悄然间猛地不同了,忽快忽慢、转瞬即逝的变化,让你以为刚到huáng昏天却大亮了,以为太阳刚刚升起,却又星月满天了。
那一年,茹萍刚拿函授本科毕业证,这个学校与时俱进地准备成立影视艺术系。又一年,茹萍刚拿到了她的函授硕士学位证,应运而生的影视艺术系,因为她的文凭和父亲,把她调到系里当了老师。再一年,她刚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人家关于电影艺术探讨的四篇论文取长补短,穿插组合成自己的专著寄往出版社,却又成了清燕大学影视艺术系的副教授。
也就在这几年间,我的命运水来可以土淹,而兵来不能将挡了。在国家的GDP上涨到百分之八时,我发表论文易如反掌,稿费单隔三差五地寄到中文系的古典文学教研室。到GDP上涨到百分之十时,我发表论文却是只有铅字而没有稿费了。到了GDP上涨到百分之十二那一年,再发表论文,不光不给稿费,编辑部和出版社还倒打一耙,反过来向我索要发表和出版的经费了。
问题不知道出在了哪儿,如同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患有癌症那样--我不知道为何别人发表我的论文,反而要向我要钱了。原本在文科还是重中之重的古典文学课,曾几何时,我去讲授《诗经解读》的大教室,也算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可在不知不觉间,以《诗经》为代表的古典文学课,成了这个社会的木乃伊,除了研究再也没观赏和实用价值了。不知道为何,连续几年里,我遮遮掩掩,又争争夺夺,让系里上报把我的副教授晋升为教授时,学校的评审委员会,都先后堂而皇之地把我从晋升的名单上一刀抹掉了,像冬天一来我就应该草枯叶落样。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什么变化了。
不知道我曾经顺行于世的命运的船头弯在了哪儿。可毕竟,我是来自于这个社会最底层的耙耧山脉人,坚韧、执著、忍让、奋斗的美德,在我身上就像种子早已埋在土里那样,只要捕捉到点滴的阳光和雨水,就必然会生根、开花和结果。也就风chuī雨淋地到了5年前,到了那年夏天第三次我的名字从晋升正高的名单上霜打叶落时,学校为了提高老师们的授课能力,组织了一场各专业相互jiāo叉的听课活动(是运动)。以为听课,也就是日常间的派差开会,于是间,中文系自自然然派了我的差,我也就逆来顺受地去听了人家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