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中的历史_李淳风&袁天罡【完结】(51)

2019-03-10  作者|标签:李淳风&袁天罡

  韦昌辉一听就火了,你谁呀你,不就是石达开吗,好,你等着。当即也不吱声,等到了晚上,却偷偷地带了人,将石达开一门老小杀了个jīng光。燕王秦日纲也够倒霉的,北王兵围了府邸,秦日纲出门问是怎么一回事,回答他的是当头一刀。这帮患难老兄弟,彼此之间也不知哪来的这般深仇大恨。

  石达开不知怎么事先得到了消息,独自一人缒城逃掉了。

  接着韦昌辉包围了天王府,准备将洪秀全宰掉,洪秀全急忙派人求和,韦昌辉坚决不允许,一定要全部杀光光才成。结果还没被杀光的东王府人马又卷土重来,和天王府的人马会合,一起来攻打韦昌辉,韦昌辉只好单独一个人逃掉,结果全家老小也被杀得jīng光光。而他逃到半路上又遇到了东王府的人马,被活捉了回来,洪秀全把他给千刀万剐了。剐是剐了,可这个韦昌辉的脑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看看他做事的风格,他这不是处心积虑地找死吗?

  其实何止是他,这段历史实在让人无法卒读,事件中的所有人物,竟然没有一个神智稍微正常一点的,简直是一群疯子在胡闹,真是让人拿他们没有办法。

  接下来的事情更麻烦,翼王石达开受到洪秀全的猜忌,被迫出走,大渡河全军覆没。而洪秀全则对李秀成说什么,朕的天兵多如水,尔不扶,自有人来扶。扶来扶去,扶到了兵困南京,城中给养不继,洪秀全舒服惯了,gān脆服药自尽,图个痛快。

  也许他早就应该痛快点才对。

  太平天国就这样成为了过去,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自毁欲望是怎样毁灭了一次极有希望的机会。

  其实,历朝历代也都是这样,不惟太平天国。

  第三十五象 英法联军直bī北京火烧圆明园的预言

  象三十五 戊戌 震下兑上 随

  谶曰: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

  帝出不还,三台扶倾。

  颂曰:

  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

  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

  这一象是我们最为伤心的血泪史,野蛮的英法联军兵犯北京,火烧圆明园。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这一脚踢得大家窝心啊,但这个窝心始自于乾隆爷时代。乾隆爷时,西方发现了人,我们却无缘无故地管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叫爷,英国工业革命了,这位爷却下令“片船不得出海”,其闭关锁国的政策,由来已久。

  闭关锁国可以让国民愚昧,让清廷的日子过得舒服些,但面对世界竞争,单靠一群傻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但这个事儿清廷就顾不上了。

  于是就有了叶名琛这样的官员。

  追究圆明园被烧一案,可以上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但这位叶名琛却是这起具体事件的导火索。

  叶名琛当时因为“公忠体国”,升任两广总督,适逢英政府更换领事,就向他递jiāo国书,老叶不予理睬。英国人派来了一个巴夏礼,左一封国书,右一封国书,老叶只当没收到。搞得巴夏礼神智恍惚,以为自己染上了狂犬病。

  这时候海上来了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洋船,清兵一瞧船上的水手都是中国人,当即不管不顾上前逮住,报到叶名琛这里,老叶吩咐全部当汉jian关起来——堂堂的中国人跑到洋人的船上去了,不是汉jian还能是什么动物?这就是老叶的理解能力了。

  巴夏礼很闹心,来函质问叶名琛为什么不顾国际公法,乱来一气。老叶仍然是老战术,装听不见。巴夏礼气得火冒三丈,于是驱英舰进攻huáng埔pào台。名琛接报,大诧:我靠,我老老实实的没招谁没惹谁,gān吗要打我的pào台?就问手下人:洋人到底有多少?手下人答:有个一千来人吧。老叶闻言大笑:我靠,就这几个人也敢惹我,我广州城中军民几十万,就算我们几十万人一人吐一口唾沫,也淹死洋人了。遂不理会。

  叶名琛这水平,别的人可想而知。城外的“爱国兵勇”就“愤怒了”,聚集起来把洋人的商馆及洋行统统烧毁。叶名琛闻言大悦,曰:好,好,爱国行动,驱逐洋人,就靠这些爱国青年了。

  美利坚的会馆被烧掉,于是老美来函追问:gān啥烧我的会馆?老叶不理。

  法兰西的会馆被烧掉,于是老法来函追问:gān啥烧我的会馆?老叶不理。

  老叶的态度就是这样,不理不理就不理,活活气死你。

  洋人继续来函。

  老叶坚持不理。

  洋人要求赔偿。

  老叶装没听见。

  于是跑来了六千英兵,攻占了海珠pào台。隔日英法组成联军,来找老叶算账,老叶还是那两个字:不理!

  守城的军民经过连番苦战,到底搞不过洋人的洋枪pào弹,飞报叶名琛,答复是不理。合着这位老兄不光不理洋人,连非洋人也不理了。无可奈何,城中竖起白旗,洋人进城了,跑到总督府找到叶名琛,老叶还是一个不理,被洋人qiáng扭住拖走了。

  逮到了叶名琛,英法俄美就组成了四国舰队,自广东驶至上海,沿途欺负各家pào台,最后这四家舰队抵达天津白河口,又在大沽口一通乱轰,轰得大清兄弟们撒丫子飞逃。咸丰闻知大怒,申斥逃跑的官员,派了僧格林沁来解决这个问题。

  僧王还是很有面子的,到达以后,俄国和美国热热闹闹地充当中间人调节,英法则要求一个说法。咸丰这才把一颗心放回到肚子里,就派了官员前去议和。议和的时候又节外生枝,原来以前的条约答应英人两年后入广州城,可这都过了四五年了,如果英国人不提着洋枪洋pào,地方官还是不让进,洋人为了这事好大的不乐意。于是英人提出五十六条,法人提出四十二条,内容是各派公使驻京,允许洋人持护照经商,增开商埠,诸如此类的条文。

  这些条款到了朝堂,众臣一致坚决反对,痛哭陈词,qiáng烈要求让别人去和英法联军拼命,自己在家里爱国就行了。咸丰看看这帮家伙的嘴脸,没奈何地叹息一声,就在条约上签了字。

  这就是《天津条约》。

  俄国和老美也趁火打劫,搞出了个条约让咸丰签。咸丰到了这个地步,是一头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gān脆都给签了。

  《天津条约》规定,至年互换——意思是提醒双方别忘了还有这么一回事——于是到了咸丰九年,各国的舰队又跑到天津来了,正好又是僧格林沁在天津,就命令洋人从北塘驶入。

  大多数洋人还算乖,都听僧王他老人家的吩咐。但是英国舰长卜鲁士,这家伙缺德,公然驶入大沽口,把截住港口的铁链,拿洋pào炸裂,紧接着又有英法小轮船十三艘,耀武扬威地驶进来,升起红旗,摆出一副要与中国开战的架势。僧格林沁大怒,当即不跟他们客气,一通pào轰,打得英法破船七零八碎,死了有好几百人。

  僧王大捷,朝廷欢庆。不想隔年英国人又来了,仍然是战于大沽,僧王一面派重兵守住大沽南岸,一面在北塘密埋地雷。没想到英国人狡猾狡猾的,竟然偷偷划了小破船上岸,到了北塘把地雷全都给挖了出来。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1/6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