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武术界称呼个“佛”、“仙”的很多,就是个江湖名号,没什么特别意思,而且尚云祥对自己的这个名号,是很不喜欢的,但日本人一听绰号有个“佛”字,就不一样了,所以他们来是毕恭毕敬的。
他们要让尚云祥教拳,当时尚云祥刚写了本拳论,他们就说要印刷成小册子,在日军中派发。尚云祥一口拒绝,那本拳论也就藏了起来,几十年过去,可能丢失了,没传下来。
日本人总来劝说,每次都很有礼貌,后来突然翻脸了,抓了尚云祥几个徒弟(好像是四个),他们都没能回来。
当时有一种说法,日本人抓他们,不是为了威胁尚云祥,而是退而求其次,师父不教让徒弟教。这四个人到了日本人的榻榻米上,脚下一用力,榻榻米都碎了。
日本人觉得真是“铁脚”,应该是尚云祥的看家本领,就让教这个。他们一教,伤筋震骨的,学的日本人,腿都出了毛病,严重的下肢瘫痪,一怒之下就把这四个人给害死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那四个人给抓到日本本土去了,至于他们在日本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注释:】
『①神气即内劲。内劲者,寄于无形之中而接于有形之表,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著也。然其理则可参究。
盖志者,气之帅也,气者,体之充也。心动而气则随之,气动而力则赶之,此必然之理也。有谓撞劲者,非也,有为攻劲崩劲者,亦非也,殆实粘劲也。
窃思撞劲太直而难起落,攻劲太死而难变化,崩劲太拙而难展招,皆qiáng硬踞形而不灵也。粘劲者,先后天之气,日久练为一贯也,出没甚捷,可使日月无光而不见形,手到劲发,可使yīn阳jiāo合而不费力。
总之如虎之登山,如龙之行空,方为得体。
②1933年的喜峰口血战,中日部队肉搏阶段,世传中方所用刀法是形意刀法,传自尚云祥。喜峰口战役情况如下:
1932年,日本在制造伪满洲国的同时,大造“热河为满洲国土”、“长城为满洲国界”的舆论。1933年,日军攻下热河,随即分兵攻击长城各口。
3月9日,服部、铃木两旅团联合先遣队进犯喜峰口,占领北侧长城线山头。驻遵化的西北军二十九军宋哲元部109旅旅长赵登禹派王长海团救援。王长海组大刀队500人,于晚间攻下喜峰口,大刀队多数壮烈牺牲。
10日,日军与二十九军主力相继抵达。二十九军待敌临近时,蜂拥而出,用大刀砍杀。日军虽多次进攻,终未得逞,14日后撤至半壁山。其后,日军在罗文峪、冷口分别发动过几次进攻,均遭守军抵御而未达目的。』
大道如青天
形意拳古有“入象”之说。入象,便是化脑子。到时候,各种感觉都会有的。碰着什么,就出什么功夫,见识了这个东西,你就有了这个东西——这么说,怕把年轻人吓着,但拳是这么玩的。
分不清,超出了身体的范围。恍然,跟常人的感觉不同,那时候出拳就不是出拳了,觉得两臂下的空气能托着胳膊前进,没有了肌肉感;两个胯骨头,能牵动天地;一溜达,万事万物乖乖地跟着……
这都是走火入魔,脑子迷了。但练拳一定得走火入魔,先入了魔境再说。有了恍然,处理恍然,是习武的关口,要凭个人聪明了。处理好,就鲤鱼跳了龙门。恍然来了,让它傻傻地过去,练武便难有进展。
把魔境的好处全得了,所有甜头都吃了,也就没有了魔境。形意拳对人脑开发大,培育智能。人上了岁数练,也很好,把脑子练出境界,方能延寿。一天到晚纳闷:“我怎么这样了?”——胆子小,就快点找个师傅吧。好多人都是练拳练怕了,所以才不练的。不是不能成就,是不敢成就。
师傅就是你的心态,告诉你:“要当好汉。没事,这么办。”一句话就救了命。师徒感情好,是师傅对徒弟生命的参与太大了,徒弟对师傅有依恋。师徒qiáng于父子。
拜师傅,就是当自己动摇时,找个能给自己做主的人。人是太容易动摇了,世上没几个天生的好汉。
尚云祥师缘不佳,学了一次,就离了李存义十年。但他自己把功夫练出了境界,自己能作自己的主——不是练拳的不知道这有多难,所以尚师是天生的好汉,有绝顶的聪明。
唐维禄幸运。师缘好,一开始就跟着李存义,得的好处一大片,跟上就不走,直到李存义赶他。当时唐师五十左右,李存义说:“再这么跟着我,你就老了。”说了好几次,唐师才走。
李存义把尚云祥找着后,尚云祥也是见了师傅就不走,给画龙点睛了。师傅是宝,师傅不赶,徒弟不走。没师傅了,师兄弟就得扶持,唐师便总找尚师相互印证。他俩说话很严肃的,两个不是文人的人,说出的话高深极了。两个平时不大说话的人,这时候也就有了口才。外人听不懂,也不让听。
我悟性不高,人也不够勤奋。回忆一下,年轻的时候,其实跟我的师傅们是说不上话的。能跟他们说上话,得多大修为?基本上是师傅说什么,就揣摩什么。
得着一句话是幸运,弄懂它就难了。体悟到一点,比考上状元还高兴。拳就这么邪乎,武比文难。练拳得常新常鲜。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失意的人看《聊斋》。”我六十岁以后,《聊斋》不离手,有时感慨,难道我也成了失意的人?
练武人容易单纯,要打抱不平,眼里不掺沙子。《聊斋》讲了世上复杂的事,欺诈jian盗,看看,便知道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聊斋》中都是被冤枉的人,心有苦衷,看看,能找到共鸣,便缓和了情绪。书里怪话多,怪话就是真话,怪事多有隐情。
薛颠读《易经》,没教过我。但年轻时毕竟受了影响,这些日子就想读它,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家里就有了本《易经》。很破,封面都没有,幸亏里面不缺页。一天到晚看,后来这本书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没了。年老不管家,家里人一收拾东西便再也找不着了。
总算晚年,过了几天读易的瘾。我也是直到自己老了,才明白了年轻时就知道的老理。此书对人生有好处,什么感慨都在里面,犹如练拳化了脑子的人,一切清晰了。薛颠读它是有原因的。薛颠的程度,我不敢推测,神鬼难知。
要珍惜时光,真正练进拳里去。得点智慧,人生就有了改观。找师傅学俩狠招——没人理会这闲茬(次要),找师傅就是找个人把自己脑子化了。化脑子没法写,写了也写不完,捅开这层窗户纸,形意里面的好东西多了。
化不了脑子,gān着急,这辈子等于白练了。练武的多,化脑子的少。化脑子的人里,得点甜头的多,化完的少之又少。
传拳不传意。技术可以传授,经验没法传授,顶多能感染一下。这个意,不是想出来的东西,而是得来的东西。一刻意就没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得了。
讲一点技术。唐师去世前嘱咐我照顾他的老朋友,他们出了事,一句话我就到了。其中有张克功、刘三丫,都是燕青门元老。铁裆功是内养,坐着练的,要有绵绵弹力,方可上下滋养——这是燕青门的东西,我说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