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荣想,我一个人抵抗项羽确实难,有陈余帮忙就太好了,当即拨了一些兵马给陈余。陈余大喜,征发自己管辖的三县兵马,加上齐国的援兵,突袭恒山国。张耳率兵迎击,打不过,大败而走,向西一路投奔刘邦去了。刘邦刚刚把章邯围困在废丘,在废丘城外隆重接待了他,指点江山道:“你看,章邯就像一只架在火上的大蚱蜢,蹦跶不了几天了,项羽也一样,我一定帮你报仇。”
那边陈余则迎回代王歇,重新立他为赵王。赵歇很感动,把代地封给陈余,让他也过过做王的瘾。陈余接受了,但觉得赵国新立,基础未稳,留下来辅佐赵歇,而让夏说代替自己去代国,以代相国的身份守卫代国。
张良见项羽留着韩王成,把郑昌派来做韩王,自己复国无望,对项羽也恨得咬牙切齿,巴不得刘邦来为自己出气,听说项羽准备全力对付刘邦,他马上给项羽写了封书信,信里说:“据说刘邦只想要回自己应得的关中地,如义帝所约,没有更多的欲望。”又大肆渲染齐国反叛的危险,把齐国和赵国jiāo通往来的书信打包寄给项羽,说这两国正密谋联合灭楚,危险性比刘邦大多了。项羽看了书信,相信了张良的话,齐、赵威胁在近,刘邦的威胁在远,还是解决近的威胁要紧,就不再理会刘邦,部署军队准备亲自率兵进攻田荣。
说起来项羽还真有点傻,刘邦的军队都进入南郡了,还相信他只是想要回自己的关中就满足。
这时北方的燕国也不宁静,原燕王韩广被项羽迁徙为辽东王,但他死活不肯去上任,新任燕王臧荼忍无可忍,将他击杀,把辽东国并入自己的疆域。项羽则bī义帝去郴州上任,义帝也不肯去,但最终拗不过项羽,怏怏地出发了。项羽身边的人见他对故主竟然这么绝情,都有些心灰意冷,渐渐找借口开溜。项羽倒不在意,密令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在路上劫杀了义帝,将尸体扔进了长江中喂了鱼。这只怕是诬陷,杀一个义帝,还用得着费这么大劲,命令三个王一起行动吗?这点小事,项羽就能命令三个王,后来和刘邦打得不亦乐乎,这三个王却置若罔闻,没道理啊。
杀了义帝,项羽觉得还没过瘾,又gān脆把韩王成也杀掉了,躲在韩地的张良一看韩国没指望,一溜烟逃到陕西去正式投奔刘邦。刘邦刚刚全面占领了关中,见到张良特高兴,封他为成信侯,一起进攻河南王申阳,申阳投降,刘邦将河南国置为郡,本来想派张良率兵去收复韩国旧地的,但张良这家伙长得女里女气的,身体柔弱,经不起长途跋涉的辛劳,于是拜故韩襄王的孙子韩信为太尉,进攻阳城。韩王郑昌见抵抗不住,也赶忙投降。于是刘邦封韩信为韩王。
很快就到了正月,离秦朝灭亡已经一年多了,项羽的兵力部署完毕,开始全力北上进攻齐国,在城阳(今山东菏泽东北)和田荣军接战。田荣不是项羽的对手,逃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大概田荣也不得民心,当地百姓把他杀了。项羽于是立田假为齐王,继续进兵到北海。如果这时项羽聪明点的话,就应该抚慰齐国百姓,赦免战犯,给田荣降卒发路条路费,同意他们回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将局势稳定下来。最聪明的办法是武装他们上战场去打刘邦,让他们互相消耗,可谓一石两鸟。但项羽屠夫心态发作,选择了最坏的一着,把田荣的降卒全部坑杀,所过的城池,老弱妇女全部掳掠,城郭全部夷为丘墟。这样打仗哪里行?你要这么gān,至少也要得到局势稳定下来,把劲敌全部消灭了再说,那时屁民就算有什么不满,也没脾气了。而现在北有赵国,西有刘邦,你这么做不是太早了点吗?齐国的屁民们于是相继反抗,躲进深山,开始了对项羽的游击战争。
与此同时,刘邦在西边一日接一日地扩大其战果,他进攻北地,俘虏了雍王章邯的弟弟章平,彻底断绝了废丘城中章邯的内援,又从临晋(今陕西大荔东)渡过huáng河,进攻魏国,魏王豹举手投降,率兵跟从刘邦征伐,再南下进攻河内的殷王司马卬。而大约在此前,司马卬听说刘邦欲东,早就识相地通电宣布反楚,项羽听说了这个消息,问:“谁帮我去把殷国收复?”
帐下有一个人大叫道:“末将愿往。”
项羽一看,这个人是自己的上卿陈平。
第46章 yīn谋家陈平(上)
陈平这家伙可以说是汉初第一yīn谋家,满肚子坏水,他所gān的事在文明人看来都会觉得恶心,但大部分中国人不会这么认为,反而会觉得他有谋略,是个大大的英雄。按照老例,我们先简述一下他的出身。
陈平同志乃河南兰考人,战国时属于魏国,就是焦裕禄同志奋斗过的地方,那时叫阳武县,他有一个哥哥,家里有田三十亩,看上去家当不小,但其实可以说赤贫,为什么我这么武断呢?你听我分析一下就知道了,那时候一亩田大概可以收一石半谷子,三十亩能收四十五石,兰考纬度高,大概农作物一年只能熟一季,四十五石应该是一年的收成了。而一个人一个月就要吃一石半,一年吃十八石,两人一年就要吃三十六石米,剩下九石还要jiāo税,根本不够。我估计他们农闲时还得打打工,挣点钱补贴。毕竟打工一个月就可以挣240块,够做四五件衣服的,比耕地合算,只可惜那时市场经济不发达,内需少,打工的机会不会太多,所以耕地还是唯一保险的行业。
不得不承认,陈平这家伙命好,有一个好哥哥。他从小喜欢读书,哥哥就不让他gān活,自己每天耕田累得半死,还挤出学费,让他去学堂念书。有好吃的,都给他吃,自己吃残渣剩饭。这样的兄长估计打着灯笼也难找。因为营养充足,陈平因此长得又高大又帅气,一身缎子也似的白肉,就像《水浒》里燕青似的。养上一身白肉,是中国人普遍的梦想,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看见公家人头戴遮阳帽,身穿长衣长裤,脚踏凉皮鞋,羡慕得不行。乡下人天天在田里gān活,一个个黑得像泥鳅一样,外表上一看就知道身份。陈平的这身白肉引起了乡里人的百般嫉妒,有一次就赤luǒluǒ地问他:“小陈,你家穷得老鼠都不愿光顾,你吃什么东西了,竟长得这么肥白?”当时他嫂子也在旁,没好气地回答:“吃什么,还不是吃糠咽菜。有这样的小叔子啊,还不如没有。”
乍一看,嫂子的这句话有点矛盾,既然承认自己的小叔子是吃糠咽菜,那就不该后面兜头一句,有这样的小叔子,不如没有。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大嫂说的是气话,她知道家里好吃的都被自己老公留给小叔子吃了,吃糠咽菜的是自己两口子。第二种,说的是事实。陈平这厮懒,不gān活,才把家里搞得赤贫,乃至于只能天天吃糠咽菜。
这位大嫂也可怜,说这话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后果。这话马上就撒开两腿跑到她老公耳朵里去了,老公勃然大怒,当即到后山砍了一根大毛竹,劈成一片一片的,在火上烤。大嫂回家感到奇怪,问:“老公,你烤这个gān什么?”老公瓮声瓮气地说:“待会你就知道了。”大嫂说:“怎么啦,今天吃枪药啦。好了,我去给你馒头,今天采了新鲜榆钱,给你炒jī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