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高兴得合不拢嘴,四面八方赶来的汉兵像鬣狗一样,将项羽的军营围了数重。形势对楚兵十分不利,但项羽估计还想固守,同时派人出去招唤援兵,被困在壁垒中的他消息闭塞,只怕以为楚国至少还有半壁江山可以抵拒刘邦罢。但我们这些后世人已经知道,楚国河山基本丧失,老流氓刘邦是赢定了。
一头猛狮即将丧生于一群鬣狗之手。
说实话,在前面叙述项羽故事的时候,我对他还颇有些不满,因为他确实残bào,如果史家没有污蔑他的话,光他坑杀了二十万秦降卒,就该判他二十万次死刑;加上他刚愎自用的bào躁性格,把本来占据绝对优势的楚国搞成这样样子,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说明他的失败是应该的。但写到这个时刻,我仍不由得暗暗为项羽伤心。对一个人的怜惜,有时是没有理性的,要怪,只能怪司马迁用充分的史料证实了他非凡的才具;他不谙人类的yīn谋和贵诈,他只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却是一个十足的顽童;就好像许多文学上的天才,在为人处世方面,像白痴一样。如果楚国有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首脑,而将所有攻城略地的事物jiāo给他去办,刘邦必定不堪一击。我为项羽感到惋惜,还因为他的对手更不光彩,是个彻头彻尾不讲信义的流氓。
而我们都是汉族,是流氓的后代。
现在,就让我们来陪伴这头勇猛的雄狮,度过他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罢!
第57章 乌江自刎
这天晚上,寒风凛冽,项羽躺着在城壁内的chuáng上,听到外面的汉兵都唱着楚歌,大惊失色:“难道楚地已经全部被汉兵占领了吗,怎么都唱楚歌?”
他不知道,楚地确实基本都被汉兵占领了。何况刘邦和他手下那帮泥腿子,也基本是楚国人,又收降了那么多的楚兵,唱唱楚歌,也没什么奇怪。
项羽难过得再也睡不着,爬起来,天高月小,不怡中夜。他吩咐摆酒,饮酒解闷,由此开始演出了那出千古传颂的“霸王别姬”的故事。虽然具体细节不一样,但文人们能把这个场景渲染得那么悲壮,让后世无数人为之低徊不已,这说明项羽是不朽的,相比之下,刘邦反而平淡无奇,让人觉得索然寡味,虽然他是胜利者,建立了一个长达四百年的王朝。
在悲伤的气氛中,项羽慷慨高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乃若何
显然他对自己的失败非常不服气,要我们是他,肯定也不服气,至少我在写他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应该不服气。
他唱了数阙,虞姬也婉转歌喉,给他唱和。身边的将领士卒都大受感染,泣不成声,低首掩面,不能仰视。两千年过去,我现在读到这段,仍旧为之动容。
戏剧《霸王别姬》里写虞姬唱完就自杀了,希望项羽能轻装逃跑,以免自己连累他。而且文人们帮她臆造了一首诗,诗是这么写的:
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诗写得也很悲壮,一副欲和夫君同生共死的悲壮。不过显然是后人伪造的,因为那时还没有这样成熟的五言诗。
我记得我在本书的前面写过这么一段话:“很多人看到司马迁写的霸王别姬那段,就为之流泪,觉得是英雄末路。我就不这么认为,像项羽这种变态的屠夫,早死早超生,快走不送。”但不知怎的,当我真的叙述到这里的时候,禁不住也对项羽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为之低徊不已,这似乎是矛盾的,但我不知这是什么原因。
史书上没有写虞姬的命运,总之这天晚上项羽当机立断,决定立刻突围,他jīng选了八百个骑士,趁着夜色,突然冲出壁垒。汉军的合围并不可能像划一个圆圈那么紧密,至少有些山石坎坷、河流相jiāo、湖汊密布之处不会驻扎帐篷。项羽带着八百骑兵成功溃围而出,汉兵竟然丝毫没有察觉,一直到东方微明,才发现楚军壁垒几乎一空,只留下下老弱病残。刘邦当即命令灌婴:“快,你带五千骑兵去追,不要让他像我一样逃掉。”灌婴马上点齐人马,循着马蹄印一路追去。
这时项羽已经向南渡过淮河,准备回到自己的根据地江东会稽,天下之大,能容得下他的也只有江东了。但这一路上的逃亡也损失惨重,八百骑兵只剩下了一百多人,走到yīn陵(今安徽淮南市东)的时候,他们一行迷失了道路,这时正好看见一个田夫在耕田,就向他问路道:“江东应该走哪条路?”
那田夫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骗他们说:“往左。”
他们一行往左走,发现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湿地,四野茫茫,除非化成野鸟,才能出去。那混帐的田夫,如果有人想拍一部历史武侠电影,给项羽设计一个忠实卫士,他一定会回来找那个田夫报仇。当然,田夫也必定要安排得武功高qiáng,打起来才好看,最后忠实卫士突然不想报仇了,对田夫说:“我悟到了,项羽其实早就该死了,你骗他,其实是为了天下百姓,你太伟大了。”这样的电影据说既卖座,还很有品位。
不过在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当时正是十二月,冷得要命,大地还没化冻,显然是农闲季节,大清早的,一个田夫跑到郊外来gān什么?汉画像砖上经常能发现项羽向田夫问路的画面,田夫画得总是执着锸,一副把农活gān得热火朝天的模样,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或许这个田夫是个神经病,大清早跑出来玩的,听见项羽等人发问,也听不明白,于是胡乱指了一条路。那这个故事就更有悲剧性了:西楚霸王项羽原来是死在一个神经病手里。
因为在大泽里耽搁了那么久,汉骑兵当然就追到了。有了汉兵的追逐,项羽反而知道了正确的道路,于是带着残余的败兵继续向东撤退,一直狂奔到了东城(今安徽滁州西北),检点一下部属,只剩下二十八骑,而灌婴的骑兵至少有上千。这二十八的数目当然未必真这么准确,但古人有数字崇拜,二十八骑大概有上应二十八宿的意思。
据《水经注》,虞姬墓也在东城,如果真的话,那么此前项羽一直是带着虞姬走的,到了东城才死于非命。之前那么长的道路怎么跑过来的,期间发生了什么,值得小说家去好好发挥。
在东城,项羽知道再也跑不掉了,对那二十八骑说:“我从二十二岁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一共打了七十多场仗,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从未败过,才霸有天下。现在落到这步田地,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仗不行。今天已经跑不掉了,我愿意当着诸君的面快速杀敌,一定要战胜三次,为诸君杀开一条通道,斩其将,搴旗,让诸君知道,确实是天亡我项羽,不是我战力不行。”于是他把二十八骑分为四队,每队七人,各站在四个方向。这更可看见有上应天像之义,看来司马迁对项羽真是太崇敬了,这时候还要暗示大家,项羽和他的二十八骑实际上是天上的星宿,他们不是战死,而是要回归天上去了。
这时汉兵又重重包围上来,我也有点难过,为什么上天不再来一阵沙尘bào,像帮助老流氓刘邦那样,把汉军chuī得找不到北呢?这样项羽就能逃出去了,那中国的历史将会怎样?有一次我奇怪地痴想,刘邦和他的后代统治了中国四百年,是真的吗?是不是梦幻?为什么这会是确切不可改变的历史?能不能回到古代去改变它?也许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有对历史的痛惜和不确定感,才会写作穿越小说,让人回到古代,帮助失败的人成功,以建造自己希望的历史。在写完项羽这段结局之后,一连有好几天我都郁郁不乐,想如果项羽那时有一挺机关枪就好了,把老流氓刘邦一gān人扫得七零八落。或者项羽能有一辆吉普车,开着车呼啸着冲入敌阵,把那些汉兵撞翻,然后呼啸着开往江东,回到他的拥护者中去,然后卷土重来,让老流氓刘邦心惊胆颤,食不甘味,枕不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