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跟我的一个朋友说:“闷户橱很有意思,它底下有一个闷仓,可以藏东西,你们家的细软都能藏在里面。”他听着,两眼放光,说:“有机会你替我找一个。”后来我就真帮他买了一个闷户橱。他拿回家后,跟我说:“我把我们家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搁里头了,还没搁满,里头还挺大。”时隔几年之后,有一天,他哭丧着脸跟我说:“我们家进小偷了。”我说:“小偷翻你的闷仓了?”他说:“没翻,小偷直接把柜子拿走了。”我估计小偷回去,把这抽屉打开以后,会非常高兴。
在家具中,储具似乎有些默默无闻地承担着家居重任。但实际上,由于它的高度,除具备基本功能外,还有极qiáng的装饰效果。尤其是大型储具,有时甚至高达3米多,古称一丈,堪称家具王者。加之古人的财产观与今天大异,各类家具还承担着传宗接代的责任,延续财产的同时,也延续了文化。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 07 别具匠心--屏几
中国最古老的家具是屏风,周朝就有了。截至2006年,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具创造的最高纪录就是屏风。2003年香港佳士得有一个紫檀百宝嵌的屏风拍了人民币大约2500万。
【屏风的功能】
古代屏风的功能要比今天大得多。《水浒传》中有这么一段:柴进转到一间偏殿,殿上挂着金书的匾,“睿思殿”,是皇上看书的地方。迎面一座大屏风,上前一看,画的是青绿山水,非常漂亮。柴进转到背后一看,屏风上写着“四大寇”,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哥儿几个都在呢!皇上每天都盯着,要把这几个人除掉。史书上还有记载,比如唐太宗把各州郡都督和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后,为的是在这些官员汇报政绩时,考察他们的优劣。
在这里,屏风上写字,完全是一种备忘录的形式。今天当然不需要了,使的都是电脑,甚至手机上都有备忘,但当时没有这些。屏风作为居室中最重要的家具,所以备忘尽量在不起眼的地方写。除了提示自己,还捎带有装饰作用,因为中国书法本身有极qiáng的装饰性。
屏风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象征权力。这个作用在今天已经不太受重视了。过去每逢重大场合,主人身后一定要搁一座屏风,它意味着气势。《礼记》有载:“天子当依而立。”这个“依”,就是屏风。“依”的另一个写法是“”。还有一个字,官邸的“邸”。“邸”的原意是木板,代指屏风,所以有“皇邸”、“官邸”之称,品位非常高。
第二个功能是分割空间。今天大致使用的还是屏风这个功能。比如在一些重大场合,或非常大的餐厅,可以用屏风挡一挡,使很多人有自己相对的一个封闭空间。
第三个功能非常科学,就是可以挡风。古代的屋子不像今天这么密封,常有穿堂风、小yīn风刮着。睡在地上,就需要三面都挡上屏风,防止睡觉时受凉、受风。这种三面挡屏风的习惯,逐渐演化出后来的罗汉chuáng。中国chuáng大都有三面围子,就是受屏风影响。外国人早期睡高chuáng,所以与之无关。
最后一种功能,就是装饰。屏风后期演变成各种形式,比如我们在桌上搁、炕上搁,就是为了欣赏这些屏风。《红楼梦》第六回,贾蓉向王熙凤借屏风。贾蓉就说:“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你们那玻璃的炕屏,能不能借我们家摆摆,我们家来客人了,风光一下,再给你送回来。”这里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玻璃炕屏开始进入中国。那时的玻璃非常贵,比我们想象的贵得多。将来讲玻璃器的时候,我会专门讲到。今天看玻璃非常普通,但当时人们觉得太神奇了,一个东西能这么透明,看得这么清楚,是不可想象的。所谓的玻璃炕屏,当时是非常名贵的家具。
【萧墙】
有一次看央视的《开心辞典》,某个选手上来以后,连闯十关。最后一道题考一个词的意思,“萧墙”。我一看,这哥们儿傻了,因为这一题太难了,让选手在五选一中选答案,备选答案有马头墙、女儿墙等等。我就觉得他可能选不中,果不其然,他在这儿翻身落马,让这么一道难题给忽悠下去了,没得上大奖。
其实萧墙就是屏风。但这个屏风跟后来的屏风有一点不同,有人认为它是砖垒的,类似你一进大门看到的影壁。“萧”跟“肃”通假,也就是说,你到萧墙这儿就要庄重、严肃。《论语》中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意思是说,祸乱不会发生在外,而是在你们家影壁之内,即内部要出大乱子。“祸起萧墙”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如果说“祸起屏风”,那听着就别扭了,但确实是这个意思。萧墙当时的作用,就是为了挡住视线。中国人贵曲不贵直,说话都拐弯儿。我想说一个人不好看,不能直接说:你长得不好看。人家得跟我急了。我得拐着弯儿说,对吧?
我国古代的建筑,包括宫殿、寺庙、园林,都不允许一通到底,一定要在中间遮挡一下,保护隐私。过去有的两居室,一开门,正洗脚呢,外人都看得见,以前是绝对不允许的。 过去的大家族里有时也摆一个落地大帽镜,这就是由屏风演变而来的。
【围屏与地屏】
屏风有很多形制。比较大的一种叫围屏,三面围着,古画上能看到。过去古人要睡在地上,这种围屏给他qiáng烈的安全感。我们现在很少有机会睡在地上了,以前的人睡在地上,心理上会不舒服,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显得非常高大,人就渺小了。如果用屏风围一围,心里就踏实了,也显得安全。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屏风实物,是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属于国宝。它的尺寸不是很大,但表明了我们最早实物的存在。
围屏都成组,一片一片衔接起来。后来出现一种很重要的屏风,只有一片,叫“地屏”,意思是直接落地的屏风。一般都有2米多高,比较大。这种地屏一拿出来,不管搁在哪儿,都是视线的中心,坐在前面的一定是主人。今天中南海的国宾接见,领导人身后都有屏风,表明了主人的地位。这个习惯不是今天才有的,两千多年以前中国人就这样做了,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会有一些改进,有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地屏了,而是直接在墙上画一幅大画,间接起到屏风的效果。
古人一到chūn秋两季,经常要做户外活动。原因是当时没有电,采光不好,人们很少在室内聚会。清朝中叶之前,绝大部分屋子都非常昏暗。南方的隔扇,被设计成每扇都能打开,为的是让外面的光线可以直接进入屋内。直到清代晚期,因为有了玻璃,屋里的采光效果才逐渐变好。所以,一到chūn天,大量聚会都在庭院中出现。而在院外聚会的时候,要有一个中心,于是这种地屏就被拿出来摆放。我们看到的大量实物地屏,在两端都有提手,表明它经常要被搬动。我最早看到这种屏风时,非常诧异,想不明白上面为何不是带铁环,就是带提手。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才知道,古人经常要搬动它,不像今天,一个大屏风往那儿一搁,多少年都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