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梦的解析_高铭【完结】(7)

2019-03-10  作者|标签:高铭

  于是,1881年的chūn天,25岁的弗洛伊德同学顺利通过了毕业所需的全部考试,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而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给他的成绩评定是:极其优异。

  写到这儿我也没话说了,只好再次重复那5个字——勤奋加天才。

  2. 指引与歧视

  弗洛伊德虽然勤奋刻苦,虽然成就斐然,但是他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期间依然只是个沉默的普通学生兼实验室最低等助理(无薪水)。那些光环、桂冠并没有为他带来荣耀和足以匹配这些成就的赞誉,其原因在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而且在大学生活期间,他甚至被学长暗示要低人一等。对此,愤怒的弗洛伊德曾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出身或者如人们所说的‘种族’感到羞耻。”

  但除此之外,年轻的弗洛伊德还能怎样?当时大半个欧洲对于犹太人都报以这种态度,他只能忍受并继续保持着沉默。这种事情在弗洛伊德一生中并非是最后一次发生,而仅仅只是个开始。

  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弗洛伊德接下来面临的是高校毕业生所面对的实质性问题——找工作。

  欧洲的医生从业制度非常严格,获得医学学位只不过是个基本条件——哪怕你的成绩再优异也一样(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理论上的优异并不代表着临chuáng经验的丰富)。年轻的毕业生必须经过漫长的实习期——几乎在每一个科都要待上一段时间才行。假如你是一个医科毕业生,并且志向远大想自己成立诊所单gān,那还需要更丰富的临chuáng经验,并且由所在实习医院出具相关证明(没有医院会胡乱地出具这类证明)。

  当时,年轻的弗洛伊德对于临chuáng医学并不感兴趣,他更喜欢医学研究,所以他选择继续留在布吕克教授的实验室工作,具体职位是“示范实验员”。虽然薪水少得可怜,但这毕竟是弗洛伊德的第一份有薪工作。为了弥补经济上的不足,他还跑到其他教授那里做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例如化学研究员等。虽然有两份工作的收入,但弗洛伊德也只是给父亲减轻了微弱的负担。实际上,雅各布还是需要给他一些生活上的补贴。此时,这个家庭已经是个有着众多人口的大部队了——弗洛伊德还有1个弟弟和5个妹妹。面对庞大的家庭开支,雅各布能供弗洛伊德读完大学并且获得博士学位就已经是个奇迹了。也正是这些来自生活的压力,导致我们年轻的医学博士终日闷闷不乐,当然,在学术上也就很难再有什么成就了。

  弗洛伊德在布吕克实验室工作了一年多后,布吕克教授主动找上他,并且明确地向他建议了应对目前窘迫生活的办法:“不要继续耗在实验室了,转入临chuáng医学,老老实实从头做起。”布吕克教授耐心地告诉弗洛伊德,想要在实验室混出头很难,因为示范实验员只是实验室教授助理中最低的一级,离助教还有两道门槛要过呢。要是想升到教授,起码还要再花上30年(这就算是火箭速度了)。并且教授名额是有限的,只有老教授去世或者退休,才轮到助教升上去。更要命的是,助教也是固定名额的,要等到助教去世或者……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要是想混到教授的位置,估计那会儿早就抱孙子了。所以,“去医院吧,以你的能力必将开创出属于你的成就”。

  于是在1882年6月,弗洛伊德怀着对布吕克教授的感激之情离开了实验室,进入到维也纳总医院开始接受临chuáng训练。

  我们的天才终于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抬起头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你必将开创出属于你的时代!

  从1882年到1885年这3年期间,弗洛伊德的生活终于不是很贫穷了,而是比这还糟糕——更穷。他在医院实习期间的收入简直微薄到令人发指,甚至可以gān脆忽略不计,用一贫如洗来形容当时的弗洛伊德也毫不为过。不过也就是在这期间,弗洛伊德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玛尔塔·贝尔奈斯小姐(她也是犹太人)。

  用今天的话来说,玛尔塔算是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了,祖父是一位知名的犹太教教士。她的温婉、优雅气质及端庄漂亮是公认的——对于这点我依旧没胡说八道,有照片为证。实习生弗洛伊德虽然刻苦学习认真工作,但也没学傻了(如果学傻了那就只能说明他不是天才),所以对于漂亮的玛尔塔当然是一见倾心。而玛尔塔对弗洛伊德同样也是这种态度(帅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不过虽然两人情投意合,彼此爱慕,甚至很快就订了婚,但当时的弗洛伊德实在太穷了,所以玛尔塔的母亲比较反对他们在一起(很像爱情剧剧情发展),并且因此还举家迁往汉堡(看来打算用疏远来毁掉婚约)。但异地恋却并没拆散这一对金童玉女,分离后两人开始频繁地书信往来。在分离的这期间(差不多3年),弗洛伊德同玛尔塔的往来书信多达1000多封,有些信件竟然长达20多页。粗算下来,平均一天一封信,看样子维也纳和汉堡各有一名邮递员会很抓狂。

  第4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3)

  既然写到这个年份了,那么让我们的天才先忙于写情书吧,这里另有个事儿需要单独一提。

  1884年,弗洛伊德在一位教授的jīng神病诊所实习期间,发现了可卡因在眼科手术中的麻醉作用。在那个年代,这项发现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一直到19世纪前半叶,欧洲的外科临chuáng麻醉技术就远远落后于其医疗外科技术。虽然18世纪发明的氧化亚氮(俗称:笑气,一种麻醉性气体)可以麻醉外科手术患者,但是由于剂量掌握以及个人体质原因,所以在很多手术中使用并不成功——麻醉剂经常会在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失效了,病人会因疼痛醒来并大喊大叫。这时候要么医生、助理一拥而上把患者死死按住,要么直接给患者一棒子打晕,甚至有病人反而因此丧命……而眼科外科手术就更不敢想象了。所以,无须再多解释,读者们肯定就能明白弗洛伊德的这项发现有多么重要了。

  遗憾的是,这项殊荣的桂冠当时并没有落到弗洛伊德头上——他把这件事儿告诉了一个眼科医生朋友,而那位朋友立刻用于临chuáng手术并且获得了成功,最后还对外宣布了,但宣布的时候他没提弗洛伊德的名字。几十年之后,弗洛伊德在著作中写到了这件事,有好奇的记者找到了那位眼科医生加以确认,在沉默很久后,他终于把这项荣誉jiāo还给了本应拥有它的人。

  看来在实习的这3年中弗洛伊德并不是上班糊弄事儿,下班全心全意写信给女友——这项可卡因麻醉发现就足以证明这点。牛人毕竟是牛人,工作生活齐头并进,啥也不耽误。

  1885年的下半年,挣扎在生活和感情边缘的弗洛伊德终于赢来了曙光。

  首先,弗洛伊德经过在内科、外科、皮肤科、神经科等一系列专科实习后,顺利获得了维也纳大学独立讲师职称。这个职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授课拿钱,不授课没钱,那么一个职位。

  要知道,在名牌大学不但入学竞争激烈,授课也同样竞争激烈。名校牛人多了去了,不是你有资质就能在讲台上威风,想讲课还得排队——排几年都不是新鲜事儿,就算急得你jī飞狗跳也照样得排着。这么看起来,似乎这个职称不但没啥用反而是添恶心的?同学,你错了!这个职称很重要很重要,因为只有拥有这个职称才能开自己的诊所。对于贫困的弗洛伊德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实惠的(没办法,天才也得吃饭)。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7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